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街舞文化破圈现象探究与价值省思

作者:李佳,樊孝珊,颜雅英来源:《尚舞》日期:2024-04-25人气:39

20世纪90年代开始,街舞文化传入国内,涌现了许多街舞文化实践者。但是,在这30年间,街舞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却举步维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本土舞蹈文化,作为外来舞蹈文化的街舞在国内难以被大众接受。2018年综艺热榜节目《这!就是街舞》将街舞文化广泛曝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喜爱。《这!就是街舞》是优酷视频推出的一档街舞选拔类真人秀节目,目前已播出至第五季,每季收视率均居优酷综艺榜榜首,仅《这!就是街舞》第三季有效播放量就达5.28亿,第五季播放量占台网综艺全端的9.28%。探讨《这!就是街舞》综艺节目破圈成功,研究其背后成功的原因,对外来文化本土化与亚文化转型等文化融合具有典范意义。

1.街舞文化发展概述

1.1街舞分类

“街舞”是美国黑人城市贫民的舞蹈,属于嘻哈四大元素之一,“源于嘻哈文化的舞会活动。”“街舞的种类很多,包括迪斯科(Disco)、霹雳舞(Breacking)、机械舞(Popping)、锁舞(Locking)等。”纵观国内现在街舞相关研究文献,学术界主要从街舞的年代发展、运动强度、舞蹈风格三个方面对街舞进行划分。首先,吴延年、金山、黄璐等学者按街舞的年代发展将街舞分为旧派街舞(Old School)与新派街舞(New School)。八十年代前的街舞为Old School,即兴起于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的霹雳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地区的布加洛舞(Boogaloo)、机械舞(Popping)、锁舞(Locking)等拥有共同音乐基础的放克舞。八十年代后的街舞为New School,简称嘻哈舞(Hip-Hop),New School承袭了纽约黑人地区舞蹈的摇摆传统,身体上下左右的起伏摆动是动作的主要特色,无标准化的舞蹈动作,只需契合音乐,律动较Old School更为轻盈、舒缓。2005年学者黄璐在《对街舞运动分类的归纳与探讨》一文中指出,当前视角下Funky Style Dance介于Old school与New school之间,而真正的New School街舞产生于九十年代初。其次,按街舞的运动强度,国际上将街舞分为霹雳舞(Breacking)与嘻哈舞(Hip-Hop)两大类。“霹雳舞(Breacking)是类似体操的一种地面动作,以旋转为主,翻身为辅,以手部为主要支撑点,肢体在空中的翻腾、旋转为特色的技巧性街舞。”要求舞者拥有较高的力量。嘻哈舞属于舞蹈型街舞,强调舞者具有较高的协调性与舞感,肢体的灵活性与控制力。再次,按街舞的动作风格可以将街舞分为:拥有高难度技巧的,以摇摆步(Top-Rock)、地板步(Footwork)、冻姿(Freeze)三种形式组成的霹雳舞(Breacking);模拟机器人形态的机械舞(Popping);以手腕、手臂的高速翻绕移动并突然停顿为主要动作特色的锁舞(Locking)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街舞从民族特征视角可以划分为欧美街舞与日韩街舞,从街舞运动目的层面可以划分为健身街舞、竞技街舞与表演街舞。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有关街舞分类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无统一论述,多数学者认为以动作风格划分街舞相对合理,且能够适应街舞极快的发展速度。笔者认为,目前国内街舞相关研究存在街舞溯源研究极少,部分概念不明确,街舞分类重叠,无确切分类衡量标准,整体上缺乏对街舞的系统研究等问题。未来对街舞的研究应加强对街舞溯源的探析,对街舞概念的确立,形成系统合理的话语体系。

1.2国内街舞发展历程

街舞文化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海岸纽约布朗克斯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两地,各自独立发展,后相互影响合二为一。

1984年由裘伊·西柏指导的以街舞为题材的美国音乐电影《霹雳舞》上映。中国“街舞之父”陶金受到该电影熏陶并因此与街舞结缘,1988年,由陶金导演的中国第一部街舞电影《摇滚青年》上映,1989年陶金编排的街舞节目《让我们跳起来》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街舞因此家喻户晓,掀起了国内第一次街舞热潮。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人们对街舞文化的错误解读,导致国内街舞跌入发展断层,仅少部分舞者凭借自身热爱继续坚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街舞被注入新鲜活力。国内经济较好城市的青年人通过购买香港进口的街舞相关视频学习街舞。广东、上海、北京出现首批国内街舞团体,共同引领了中国街舞的发展。

80年代美国纽约嘻哈艺人向全世界推广街舞文化,该文化进入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地区。90年代末,韩国将街舞文化本土化并融入韩国偶像组合的表演中,韩国偶像组合“HOT”、“神话”等在国内火爆,极具流行性与娱乐性的“韩流街舞”在短时间内也吸引了大批青少年步入街舞行列。另外,国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对国内街舞的传入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他的作品中几乎所有代表性舞步都学自地下街舞艺人,这些街舞元素伴随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发酵,风靡中国。

    街舞虽然在海外已有较为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在国内发展的三十年间一直囿于圈层之中。《这!就是街舞》的播出为街舞在国内的发展迎来了转折——街舞文化在国内的“破圈”。“‘破圈’又称’出圈’,最早源于粉丝群体和二次元网络空间,是指某一事件、明星或者是小众话题从亚文化的小众视野走向大众视野的过程,现也用来表示原属于某一特定群体的事件成为公共事件”“自2018年节目播出至今,节目总观看时长超过10亿个小时。第四季参与的舞者不仅国际化,同时节目还在190个国家与地区同步播出。”《这!就是街舞》无疑成为2018年最具话题性的综艺节目,2018年也因此被大众称为“中国街舞元年”。“目前为止,全国街舞联盟发展为32个省级联盟,联盟内街舞机构8000多家,国内街舞从业人员超过百万。”原属小众文化的街舞成功走向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习街舞文化,街舞受众人群年龄扩至40岁,“现象级”的街舞热潮正在逐渐改变街舞小众化的现状。

2.街舞文化破圈的原因分析

2.1人民思想进步,异文化接受度提高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不断进步,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

首先,随着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接触的事物增多,包容性逐渐增强,对异文化的接受度随之提高。其次,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文化都从彼此独立状态走向交流融合。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传统思想开始发生变革。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人们的文化交流意识也逐渐增强,思想上虽有所保留,却相互兼容,与异文化的对抗性减少。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全面小康的建成,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提高。因此,现代社会人们通常愿意主动接触新事物,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街舞》以小众文化街舞作为节目题材,能够激起大众的好奇心,满足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

2.2国家政策扶持,中西文化融合发展

世界文化交流频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待不同的文明,应持包容态度,提出“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与他国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共同发展。

《这!就是街舞》节目组对推进中西文化融合进行了尝试,鼓励舞者将街舞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行创作。节目第一季选手杨建曾在其作品中扮演中国著名神话人物孙悟空;第三季作品《侠隐》,运用了中华侠客文化,另一部作品《丹青》则将中国水墨画艺术呈现与观众面前。节目第四季赛制要求中国舞者与外国舞者共同创作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街舞作品。带有棋、琴、古筝、旗袍等中华文化符号的街舞作品比比皆是。另外,每季节目末节目都会采取“跨舞种对决”的赛制,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也融入街舞作品的创作当中。

2.3科技高速发展,节目播出效果提升

科技赋能与舞美设计的结合,为表演舞台增添了新色彩,为街舞作品的呈现开创了新空间。

《这!就是街舞》将舞蹈与舞台设计、镜头拍摄、视频制作等技术相结合。首先,在舞台的舞美设计方面,高科技制作的街道舞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接,生活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初赛中节目组将舞台打造成特殊三维立体空间,构建1:1的篮球场、滑板公园、涂鸦艺术街道等立体建筑。在保持中国风格的同时完美还原了嘻哈文化特质。在风格设计上,借鉴赛博朋克美学风格,以暗色为主调,搭配霓虹光感的对比色,体现出强烈电子科技的未来感。其次,镜头拍摄方面,节目组采取“子弹时间”拍摄手法,即将舞者的动作瞬间定格,并进行360度环绕播放。以此捕捉与保存舞者的精彩瞬间,同时有助于提升全民街舞审美水平。考虑到对街舞了解程度较低的受众,制作组在视频剪辑中增添了注解,针对选手所跳舞种,基础动作元素,部分舞姿的专业术语进行标注。有效化解了圈层外受众的困惑,普及了街舞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节目的后期制作大量采用了虚拟技术,极大提高了节目的播出效果。 

3.街舞文化破圈的价值与意义

《这!就是街舞》的成功破圈为街舞文化传播、街舞人才培养及街舞精品剧目的创作提供了助力。 

3.1街舞类综艺助力街舞文化传播

首先,街舞类综艺兼具娱乐性与新奇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迅速,综艺节目能够令人感到娱乐与放松。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容易审美疲劳,新颖多变的节目形式或内容通常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街舞作为一种小众文化出现在综艺节目中,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目光。其次,综艺节目拥有多种传播途径。综艺节目的宣传途径涵盖了新闻与视频媒体、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搜索引擎、自媒体论坛等,多平台的传播途径能够迅速聚集群众的目光,将街舞文化高效的传播推广。最后,任意一档综艺节目都有其内核。街舞类综艺通常具备街舞独有的文化属性,爱与和平的精神内核传递着爱与温暖,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

3.2街舞类综艺助力街舞人才培养

国内街舞类综艺都为选秀节目,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参加节目的选手在角逐的过程不断成长,不仅舞艺提升迅速,还能够扩充见识与发散思维,实现了舞者自身的进步,有利于优秀街舞人才的养成。一位出色的街舞舞者是培养下一代街舞人才不可或缺的。参加节目的舞者各有千秋,节目中任何一位选手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对手。最后,每一位舞者的阅历将更为丰富,舞艺愈发精湛,拥有专业且精良舞艺的舞者对培养优秀的下一辈街舞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艺节目丰富的传播渠道能将街舞艺术推广至目标群众以外的其他群众,传播的广泛性与文化的独特性能够极大限度吸引街舞圈层以外与之引起共鸣的人们,为圈层带来新鲜血液,为培养的街舞人才数量的增加提供可能。 

3.3街舞类综艺助力街舞作品创作

一方面,街舞类综艺节目的竞赛性质要求参赛者在每轮比赛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而评审们重视作品质量并以作品完成度作为评比标准。因此,创编高质量的作品极其重要。比赛的高压情境下将推动选手们不断突破自我,同时,为避免评审的审美疲劳,选手们将不断赋予作品新的创意,促使着优秀作品的诞生。另一方面,部分街舞类综艺的参加选手都为专业街舞舞者,有些甚至是圈内知名舞者。优秀舞者齐聚一堂更有助于思维发散,配合舞者们积攒多年的舞蹈经验,使得他们所创作的街舞作品创意与质感兼具,作品质量普遍较高,当中产生优秀作品的可能性高。最后,优秀作品往往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照应了人民生活,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在国内街舞类综艺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街舞文化碰撞融合,街舞逐步实现着本土化的转型,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街舞作品愈加增多。

4.结语

街舞类综艺《这!就是街舞》的现象级热播,极大增加了街舞艺术在国内的曝光,促使街舞艺术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尽管《这!就是街舞》的成功离不开新时代下国家对街舞艺术的推崇,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思想的进步,但令节目充满魅力的关键则是节目中街舞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创新。《这!就是街舞》虽然为名义上的综艺节目,其更是努力实现街舞亚文化与国内主流文化统一的优秀实践,成为未来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亚文化本土化转型建设的成功范例。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