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警惕语文体验学习的误区-语文论文

作者:张立亭来源:原创日期:2012-07-01人气:681
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验,才能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而对文字语言的整体把握和对语境的深切感受,是学生体验的基础。语文学习就是学生感知文号,在头脑中系统组织文字符号所代表的音和义,并将这些音和义能通过感悟,同时进行情感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同时,语文学习也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心理过程,是文字符号信息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凭借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和技巧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内部言语。感知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都只是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体验性学习的目的是外化语言。上述案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与内化,让学生观后谈体验,但学生所谈的内容虽不无道理,但己游离于文本,在文本以外兜圈子,纯粹是舍本逐末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教者紧扣文本,调整该环节的教学,紧紧抓住文本中的一个关键字“蜷”,带领学生研读课文,在经历语言的品味与训练中让学生有效地获得体验、表达体验。具体如下:
先让学生默读理解课文大意,然后要求学生自学,划出文中描写小女孩悲惨生活的词句,并在学生互动议论的十几个有关词句中,选出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句中的“蜷”一字,组织品评,让学生经历体验的全过程:
1、读准“蜷”的音。师生议论学习该字应注意什么,顺序在“蜷”字的“巳”部位用红笔标明,提示注意写法。再议“蜷”字的意义,想想“蜷”字是怎样的形态、“蜷着腿缩成一团”说明了什么。
2、得“蜷”字的具体形象后,要求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会在墙角蜷着腿缩成一团,引导学生再次扣紧文本中有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小女孩外貌、形态等表象描写来思考。
3、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感受、质疑、归纳追问:①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②既然要去,怎么不穿鞋或者多穿些衣服?③冻得这么厉害,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④作者这样描写告诉我们什么?你觉得这种写法好吗?为什么?⑤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读一读,并与同桌交流感受。⑥看到小女孩处于这样的处境,你的心情怎样?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请尽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说得清楚些、具体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整节课老师紧紧抓住文本中的一个关键字“蜷”,带领学生研读课文,在经历语言的品味与训练中让学生有效地获得体验、表达体验。
二、尊重偏颇的见解——负效的独特体验
案例二 人教版第十册《穷人》
在教完整篇课文后,教师让学生续编课文。学生们有的描述桑娜与渔夫凭着自己的勤劳与善良为七个孩子提供了富足的物质生活:有的描述桑娜与渔夫后来意外地发了财,造了别墅,开上了汽车,不用出海打鱼了;有的描述七个孩子个个考上了大学,孝顺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教师在阅读这些续写文章时作了充分的肯定,大力赞扬学生们思维的丰富性、独特性。
新阅读理念告诉我们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做出反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重视其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既包含肯定与赞扬,但更重要的是要对一些有失偏颇的见解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上述案例中,教师就应帮助学生理清框架,引导学生敏锐地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题是要揭露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农民的悲惨生活。)也许是学生善良淳朴的本性,使他们为桑娜他们设想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在当时的情况都是不可能的。此时,教师就应进行调整和匡正。调整后的续写就符合原意了:
第二天早上。风不再吼得那么凶了,浪不再鸣得那么响了,渔夫和桑娜起得格外早,开始了他们更为艰难的生活。有时候,吃的黑面包也买不起,桑娜和渔夫就自己挨饿,骗孩子们已经吃过了。
一天、两天过去了,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过去了。这么长的日子下来,渔夫和桑娜依然咬着牙支撑着这个家,照顾着孩子们。尽管那么艰辛,他们也没有抱怨过什么。
又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声和狂风的怒吼声,想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还没回来,感到心惊肉跳。这情景与西蒙死的那个夜晚相似得可怕,桑娜的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不在焉地看着孩子们,久久地坐在床前。
桑娜的预感是对的,渔夫从那天以后再也没有回来。桑娜几乎彻底崩溃了,这个家没有了依靠。一个坚定的信念让桑娜勉强地支撑着,那就是七个孩子。
一个星期后的一个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桑娜帮孩子们晟后盖好一次被子,便永远永远地躺下了……至于这七个孩子,也只能静静地睡着,他们才那么小——最大的不过五岁,没有人有能力去同情他们了……
难道这就是穷人们悲惨的命运吗?
三、创设失败的情境——无效的情感体验
案例三 人教版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在学习了小壁虎要借尾巴的原因后,老师让学生去读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说自己的读后所知,再请了两个小朋友上台表演。老师给两位小朋友分别戴上头饰——“小壁虎”和“小鱼”,下面的同学不断议论:“那只小壁虎真难看,黑不溜秋的!”“×的头太大了,“小鱼”都戴不住了!……头饰做得不太合适,老师忙着调适,下面的学生们又说又笑,气氛很是热闹。开始表演了,两个小朋友没有进入角色,笑嘻嘻地说完了各自该说的话,跑下台去了,教室里又响起一片笑声。
创设表演情境的教学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舞台、以课堂内容为脚本、以学生主动创造为动力的综合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充分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体验,得到发展。上述案例中,教师想让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情节,让学生在课堂里扮演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小燕子借尾巴,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表演中充分地体验小壁虎的有礼貌、难过的心情以及小鱼、老牛、小燕子各自尾巴的功能。可实际效果却可以用“无效”两字来概括,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师缺乏经验对课堂没有进行恰当调控所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对如何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认识,在学生初步了解陈述性的知识之后,就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去体验小鱼、老牛、小燕子不愿借尾巴的原因,体会小壁虎的礼貌之情,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那效果就不一样了。调整后的同一环节教学实况如下: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书中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不能在水里游了,那么就可能被水淹死沉到海底。
生:老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
生: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不会飞了,那冬天来f临I拘时候会被冻死的。
生: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很机灵,他们都能保护自己,所以不借。
生:我认为他们三种小动物都很自私,不愿借怕自己受伤害。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谈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个的用途,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所以不是自私,是没有必要做出更大的伤害。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大家都有同感。对小鱼、老牛、小燕子有理解之心,那么能不能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呢?
生:(四人一组表演朗读)
师:大家评议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小鱼的话读得生硬,应该用商量的语气读。
生:老牛的话应该慢点说。因为老牛走路慢,是慢性子,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补充)书中说是黄牛伯伯,可见年纪大了,所以说话有气无力的,一定要慢说
生:燕子阿姨是长辈,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所以应该热情点。
师;热情点、亲切点、和蔼点就好了,继续。
生:去小壁虎的同学读得很好,看出有礼貌,尊敬长辈。
师:老牛听了小壁虎的话很激动,真替它伤心,同学们它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结果会怎样呢?请你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仿说一段话,小组商量后发言。
教育专家朱小蔓认为,体验要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建构,通过个体的想象、移情,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在体验性学习理论与体验性教学操作之间,应该去反思自己是否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的学习程序;是否让全体学生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感知与内化:是否为学生积累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是否达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