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战争的游戏化与死亡的数字化-电影论文

作者:胡琼方来源:《电影文学》日期:2012-08-24人气:585

  《南京!南京!》是陆川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拍摄的一部力作,这部电影自放映以来,舆论压力始终不断,观众对这部影片的放映褒贬不一,有“回归历史说”“媚日说”,等等,究竟这部影片该做何评论现在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记住沉痛的历史这个事件本身。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在这次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南京!南京!》这部影片名字翻译成英文是“Cityoflifeanddeath”,意为生死之城,这部影片还原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用密密麻麻的尸体和惨不忍睹的废墟再现了历史的真实。该影片采用第三人称的角度通过一个日本军人角川来看整个战场,让观众通过他国军人的视角来审视这场杀戮,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可以让人产生更多的反思,用冷静客观的心情来看待和反思历史的现实。战争不过是一种游戏,死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代码,一个数字。

  一、死亡的数字化——屠杀的新形式

  阿多诺在战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残酷的。”叶胡达也说:“奥斯威辛之后,没有信仰。”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历史,一种更为“仁慈”、更为“隐蔽”、更为“高效”、更为“安全”的大屠杀正在普遍化。这种大屠杀最为典型的模式是由美国发动的经济制裁。按照乔姆斯基的说法,美国所发动的经济制裁,在南美洲、中美洲、中东等地所引发的食品短缺,所造成的饥饿,已经使得数千万人失去生命。有谁会认为这是一种屠杀呢?但是又有谁能否认这不是一种屠杀呢?美国政府从来就没有打算为此承担责任,他们转而是不断地贩卖人权,不断地贩卖他们所谓的西方式的民主。就伊拉克而言,如果说萨德姆确实屠杀了5万名反对者的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屠杀了500万无辜的伊拉克人民。当各种新型的大屠杀出现之后,南京大屠杀的意义,不再是我们对于日本政府的申讨,不再是仅仅要求日本政府承认、道歉或者是赔偿等。南京大屠杀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价值,它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大屠杀,理解战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看待战争的游戏化

  南京大屠杀正离我们远去,作为后人,我们该对历史作何反应,如何看待战争被游戏化给平民带来的伤痛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日本青年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样残酷的事实,茫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缄默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不得已的选择,背负如此沉重的历史包袱,无论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这似乎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同样的缄默,会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之中,在这种缄默的同时,中国人的“抗日情绪”却在不断地被煽动着。作为人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缄默,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可以。日本的缄默,是一种缺乏民族自信力的表现。这种缄默,可能在战后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它的恶果逐渐浮现出来。这种缄默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战后日本的文化,在这种缄默的作用下发生了极端吊诡的演变。虽然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经济泡沫崩溃之后,日本出现了极高的自杀率、精神病发病率,我们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这是“自杀传统”的影响,恰恰相反的是,战后的缄默才是现代日本社会疾病的根源。所有的日本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隐藏的眼神”之下,当他们无法承受秘密之时,除了自杀与发疯别无选择。因此,打破这种缄默,对于日本民族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少数极端右翼分子的这种妄图逆转潮流的做法,不但非常可笑,而且是非常有害的。

  三、杀戮的数字化导致战争的数字化

  人性与杀戮之间到底可不可以兼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中国人,他们的价值观一直是:日本人是没有人性的。有人性的人就不会搞这么残忍的大屠杀,从小很多人就被灌输了恨日的心理,因为南京大屠杀。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谈到日本人的时候,她的情绪很激动,她反复地说,日本人不是人,日本人是畜生,是狗。这是一种很直白的表达,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达,从这种表达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更为深刻的人性。我可以这样地说,我们所有的人,最无法接受的是被人伤害。因此,我们会选择否定日本人是人,借此可以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甚至是一种辩解,我们辩解我们的恐惧,我们辩解我们所受的屈辱,我们辩解我们的软弱。因为我们都知道,人是可以被征服的,不能被征服的是禽兽,被禽兽伤害,并不是可耻的。对于受害者而言,无论如何表达他们内心的悲痛与仇恨都是不为过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如此,因为我们承担着更为艰巨的责任,我们不能继续辩解下去,我们不能继续软弱下去,我们不能继续逃避下去。我们要让日本人承担起人的责任,日本人首先需要忏悔的对象不是中国人而是“人”,中国人不需要非人的忏悔,日本人如果没有重新成为“人”,即便他们作出忏悔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一定要把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愤日的理由的话,那么人们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大屠杀。一些人,在看到杀戮者的人性之后,有些愕然了,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甚至为自己的不相信,找寻各种借口,最为卑鄙的是,认为陆川媚日。然而真正导致他们不相信的是他们自己的麻木。他们本身已经成为“杀戮者”,这是一个人被异化到无以复加的时代,这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时代,尤其是网络游戏、网络暴力泛滥之后,“杀戮”不仅没有罪恶感,相反充满了快感。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前所未有的“杀戮”,在他们的脑海中,有的只是数字,杀戮被游戏化。这里没有鲜血,没有疼痛,没有负罪感。有的是一种空前巨大的成就,杀戮是虚拟的,但是快感是真实的。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所要反思的,已经不是南京大屠杀本身,而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杀戮”的世界,我们的人性是否还存在呢?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虚拟的杀戮,时常会演变成现实的杀戮。没有理由、没有恐惧、没有歉疚、一脸茫然地将尖刀刺向任何一个人。杀戮的数字化,直接引发的是战争的数字化。像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瞬间就可以让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以至于他们是否存在过都变得令人怀疑,何谈这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罪行。面对这样的杀戮方式,南京大屠杀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战争的数字化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战争的认知,甚至更可以轻易地掩盖战时的罪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日本对南京实施核打击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凭什么指控他们呢?而数字化的战争就有可能让这种悲剧发生。

  四、战争游戏化产生根源

  大屠杀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未来的问题。我们都清楚知道,战后的日本对于侵华战争保持着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缄默,持续这种缄默的原因有很多,这种缄默给予战后的日本一个巨大的生存空间,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一个西方霸权主义意识形态充斥的时代,在一个我们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要日本承认大屠杀是不现实的。正如乔姆斯基在《宣传与公共意识》所言:“罗斯福政府关心的只是,美国的在华利益,只要日本人能保障美国人的利益,至于南京大屠杀是否真的死了30万人,对于美国而言是无所谓的,更多一点也是无所谓的。”在另一段中乔姆斯基写道:“罗斯福还曾经夸赞过纳粹是一种极好的政治形式,如果不是后来它那么疯狂,令人忍无可忍的话,600万犹太人对于美国政府而言,不算什么。”大屠杀期间美国因为国家利益曾经谴责过日本的暴行,但是它没有进一步采取行动。可能有美国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遭了池鱼之殃,外国人的生命安全,可能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有充分保障的。但是,美国作为战后最大的人权贩子,会对南京大屠杀始终保持缄默,这是不言而喻的。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敢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历史,篡改教科书也是不言而喻的。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日问题,它已经成为中美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美国的暗中介入,这个问题早就得以解决了。事实上,美国正是希望在中日之间制造各种隔阂,以实现中日的相互牵制,以实现它的全球战略利益。

  五、死与生的二元对立

  《南京!南京!》中的拉贝与《拉贝日记》中的拉贝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象。我所要谈论的并不是哪一个拉贝更为真实,谈论真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真实是不可再现的。如果说一个导演以呈现真实为目的,那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注定失败。任何媒体都是通过虚拟真实而实现其存在的,因此忘掉真实,是所有人最好的选择。我要谈论的是两部影片的共同点,那就是希望与绝望。首先我们一同关注希望,拉贝的出现,给了许多中国人活下去的勇气。拉贝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传递,它被放大了,它让无数中国人感到,他们不是孤立的,他们没有被抛弃,他们还能继续活下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拉贝“救了”许多中国人。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拉贝一个人完成的,他有一个团队,因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在大屠杀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拯救无辜民众的外国人、本国人,是他们让南京充满了希望。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希望更为可贵的,更能让一个人活下去。通常谈到绝望时,有些人难免谈虎色变,尤其是面对自杀等极端事件时,仿佛绝望是罪魁祸首。事实上,绝望同样是一种可以支撑人活下去的力量,虽然它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力量,它不仅具有向死性,同时它具有向生性。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从否定的意义上去理解绝望。自古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可见绝望可以令人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鲁迅先生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也能够说明,绝望是具有双重性的。一个有勇气的人,是可以向死而生的。在《南京!南京!》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绝望,因为绝望,所以才会有抵抗。在《拉贝日记》中我也看到了这种绝望,因为绝望,所以才会有拯救。在很多情况下,是绝望引发了希望,因此绝望与希望并不是对立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绝望本身就是一种希望。

  六、结语

  《南京!南京!》用惊人的数字和令人发指的场面告诉了我们一个历史事件,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是以死亡和血腥来证明它的存在。无论何时,战争都是游戏化了的杀戮形式,死亡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数字化了的符号。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