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无限循环中“能看得见的音乐”-音乐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人民音乐》炎艳日期:2012-09-23人气:600

  一、听觉与视觉上的无限循环

  创作“看得见的音乐,听得到的颜色盾在其“有机音乐”形成体系时的一种创作理念。这种理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前期大量创作中逐渐形成的。在《圆》中我们就能体验到这种看得见的音乐。

  在音乐表现方式上,谭盾一直致力于打破传统的表演模式,把交响乐、剧场表演、视觉空间和音乐欣赏融合起来,构成剧场视觉效果,力求在听觉、视觉、空间上给人一种独特新颖而又置身其中的感觉。②作品《圆》在演出时,将乐队的布局在空间上进行了独特的设计。乐队被分为四个三重奏小组:钢琴、打击乐和贝司一组,弦乐三重奏一组,木管三重奏一组,拨弦乐三重奏一组,分别安置在位于中央观众的前、左、后、右四个方位,从而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结构。音乐进行中出现了大量的由这四个组连续演奏的十六分音符均分的节奏型,一拍之中的四个十六分音符被分别分配给每个小组,递次出现在音乐中:前方的钢琴、打击乐和贝司一组—→左方弦乐组—→后方木管乐组—→右方拨弦乐组。乐队围绕观众形成了一个听觉空间上流动的圆形循环。在欣赏过程中,观众对乐队表演视觉上的关注打破了传统正前方模式的局限,真正看到了音乐围绕他们旋转循环了起来,一时间仿佛被音乐所包围、包容,你会不由自主地扭头去关注背后发出音响的乐器,但当你捕捉到它时,音乐已一闪而过,转向其他的方位。在这种听觉空间与视觉表演的循环刺激下,极大增强和加速了观众对音乐的融入感体验。这也正契合了作曲家创作的观念,打破视觉与听觉的界限,统一转化在作品中。

  二、音乐元素时空轮回的无限循环

  《圆》中的主题采用公元前1世纪的古希腊塞基洛斯墓志铭的音乐片段(酒歌),歌词大意是:“只要你还活着,就轻松愉快一些吧。让你的一切都无忧无虑。生命太短暂了,时间使它消亡……”。全曲旋律起伏不大,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圆》的曲式结构属于回旋变奏曲式:酒歌出现3次,中间插入两个对比性段落。③

  音乐内容表现上,酒歌在和谐宁静之中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们的内心状态,呼唤人们“轻松愉快一些”,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两段对比段落描绘当代人糟糕的生活状态,社会压力,与大自然的紧张关系(第二段中模仿鸟鸣的变化)。面对生活社会的压力当代的人们感到窒息,作曲家通过远古的歌声(酒歌)呼唤人们“轻松愉快、无忧无虑一些”,因为“生命太短暂”,呼唤人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指挥对人们的询问就是要引导人们解放内心世界,人们以各种方式热情回应指挥,最后作品以宁静、悠远的酒歌结束,一切结束在和谐之中。

  旋律音响上,对比段的嘈杂与酒歌的宁静形成听觉上巨大的反差。远古+当代+远古+当代+远古的结构中,每一次酒歌的出现伴随着音符的缓缓奏出,产生的效果给人一种与过去、与未知世界进行交流的时空轮回的循环感。人们开始从音乐中反思自身,从音乐中体会文化层面上的问题。作品《圆》向我们呈现出:人的本质就是生命的实在,其最基本的层面就是人的本能;追求“自然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用音乐来体现生命的哲学。

  三、动与静之中的情感循环

  情感的表达在音乐中除了运用音高旋律表现以外,还要借助表情记号及力度记号来细致描绘。传统模式的音乐作品中力度记号大多标注在音符上,而休止符往往因其听觉上的空白不在标注范围之内。

  因受其导师约翰·凯奇的影响,谭盾对无声的休止符的认识打破常规,如作曲家自己所说:“我记得当我在纽约遇到凯奇的时候,他告诉我无声也是音乐,没有了无声,音符就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在音符之间就是无声,无声是音符之间的桥梁,它其实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其实无声是不存在的,当你保持沉默时,你能听到你自己的声音,再也没有什么比听到自己的声音更具有震撼力了,这就是最美丽的音乐。需要用含义相同的语言表达出来。”⑤在《圆》中我们看到休止符标着?押突强“sf”、弱“p”、渐强、渐弱四种力度记号。每一次休止符力度的加强是作曲家希望引导人们沉静下来,更近地贴近自己的心灵,同时也将情感表达在休止符中延续连贯了起来。这样就将音乐中动与静片段中的情感连贯循环起来。

  四、角色交替的循环

  作品《圆》不仅在音乐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同时也在音乐表现内容上增加了新颖的成分。作曲家加入了指挥与观众的互动内容,将乐团演员和观众的界限打破,邀请现场所有观众共同完成作品表演,现场观众的声音将成为整部作品的一部分,观众声音的变化也同时决定着作品的变化,使观众与演员置于“平等”地位,从而形成了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出。作品中有三处现场观众共同参与,可以说全场观众都变身成为演员。指挥用英语问现场观众“你们看到声音了吗?你们能在天空书写它吗?”等问题。此时指挥正如作曲家所言变成了“大祭司”,由被欣赏者转变成对观众发出号令的引导者与命令者,引导观众关注心灵,彻底解放想象力。而观众在听觉与视觉循环刺激下已完全融入音乐的状态中,通过指挥的引导具有了更强的主体意识与行动积极性,由欣赏者转变成表演的参与者,用叹息、即兴的窃窃私语甚至大声叫喊热情地回应着指挥。这种角色的不断转换的循环,带给无论是指挥还是观众以新颖体验。而这部分的互动“也成为音乐家、指挥与观众之间的交流,类似一种宗教仪式。这部分以声音、空间和静默形成一个‘气场’、一个循环,覆盖整个音乐厅”。

  五、音乐创作上的回归也是循环的一种

  回归本土,回归传统,符合当代音乐“更深更贴近人们心灵表达”的宗旨。在谭盾的人生历程中,经历了从湖南农村到首都北京,到发达的美国,再回到湖南农村(采风);同时也经历了从原始巫楚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到学院式的正统音乐创作思想,再到纽约交织纷繁的世界文化的熏陶,再回归到原始巫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音乐家的他,以丰富的创造力与敏锐的音乐洞察力征服了世界,并逐步成为先锋音乐的代表人物受人瞩目。其创作视野日渐开阔,思路不断清晰,同时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回归”、“循环”。他一直是在打破—重组—再打破—再重组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着自己的音乐创作。在这种创作环境与思维的基础上,作品《圆》是其创作思想体现的一个点,启发着其后大量作品的创作,也影响着其他年轻的音乐家。

  结 语

  从《圆》中我体会到了这五种无限的循环,体验到了生命的哲学,其中的一切:美妙的音响、嘈杂的反抗、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限的感慨都借助于“圆”的吸附力、向心力相互转化、交织、融合在一起,在时空的隧道中为每一个参与的人开启那扇心灵的大门,走进那个没有喧嚣的、纯净的世界。其实每一次《圆》的演出也是一次循环。虽然没有约翰·凯奇《4’33”》中表现得那样极端,但是让观众融入演出、追求音乐不确定性的理念却和凯奇一脉相承。《圆》的循环(演出)没有一次是重复的,不仅是因为每次参加的观众不同,每次现场出现的情况不同,同时也因为每扇大门之后的那个世界更加玄妙、神秘。在纷繁喧闹的今天,能真正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庇护所来修整疲惫已属奢望,《圆》让我看到了精神家园的一片希地,呼唤心灵的回归。也许音乐就像生活的涟漪,只有你的生活似平静的湖面时,那段自以为很好的旋律才会激起我们共同的精彩。《圆》只不过是我们平静湖面当中的一波涟漪,真正的精彩才刚刚走出帷幕。此时墓志铭那淡淡的歌声仿佛从远方飘来,萦绕在耳际断断续续“生命短暂……无忧无虑……”

文章来源于《人民音乐》杂志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