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德国影片《浪潮》为例解读银幕“教育小说”-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殷倩日期:2012-10-02人气:2717

当代德国电影的新“浪潮”

  德国电影在风格上与好莱坞电影相差甚远:它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精美画面;德国电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善于分析人性和体现人物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之间激烈的思想斗争。拍摄于2008年的德国影片《浪潮》就是一部写实的 “教育电影”,影片通过生活中的“小人物”—— 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自我教化和感悟,刻画了“后冷战时期的青年一代如何理解和如何抵制法西斯极权主义和纳粹极端主义”这一严肃的主题。片中年轻的主人公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这说明现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和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

  德国影片具有浓郁的民族个性:它们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的冷静,理智和内敛, 战后“新德国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社会的直言批判;德国电影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把种种人性中的非常态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导演科波拉对旺盛时期的德国电影作过如下的评价:“过去的10年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惟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电影又掀起了第二波新浪潮——“新新德国电影”。德国柏林电影节主席科斯里克曾经说过:“德国的电影制作水平很高很稳定,观众对于能够影响生活的事件和题材更感兴趣,而许多成功的德国电影都触及到真实生活的现状”。

  解读德国影片《浪潮》的象征手法和现实教育意义 从《浪潮》一片的取材来看,它具有浓厚的写实色彩和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它的故事改编自发生在美国加州库柏莱高中(Cubberley High School,California)的真实事件。美国现实生活中普通的社会学实验课程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必然关系。1981年,Todd Strasser 创作了写实的美国教育小说《浪潮》,它成为作者最为人知的作品并于当年被搬上美国的电视屏幕。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甘赛尔(Danis Gansel)将其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除了地点和故事的结局与现实情况和小说情节不尽相同,影片成功地保持了事件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

  (一) 《浪潮》的象征手法

  导演甘赛尔以探讨政治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长,2004年他推出过《希特勒的男孩》。《浪潮》表现的“极权与极端主义”是他拿手的题材。本片以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为背景,一群年轻的德国高中生参加一门社会实践课程为主要线索,讲述在六天内一场名为“浪潮”的“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开场、到最终惨淡收场的过程。《浪潮》的“推进”过程就是一幕生动的社会现象微缩,生动地说明了极权和极端主义的罪恶。

  纳粹是怎样“炼”成的?在民主的大环境下,我们距离法西斯式的极权独裁究竟有多远?年轻的甘赛尔做出了一份足以令观众惊愕的答卷:我们距离纳粹极权只有短短的六天。甘赛尔通过巧妙地运用大量的细节,采用象征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推进了“浪潮”的发展。《浪潮》以一段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开场。镜头锁定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主人公赖纳?文格尔是一位老师。当他被告知自己感兴趣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老师取代时,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一课。故事围绕着接下来的一周课程展开:周一,课程初始,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之气。“如果我是你们会去上无政府主义的课,而不是听这倒霉的独裁统治。” 这是他的开场白。当他将“Autokratie”(独裁统治)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在看闲书、发短信,东倒西歪。他撇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通过尝试教学试验,让学生们自发的参与课堂,主动体会独裁的含义。独裁的主要特征是“纪律性”。他严厉地纠正大家的坐姿,要求上课必须坐端正而且发言时必须起立,必须尊称他“文格尔先生”和使用“您”,而不允许直呼其名或使用“你”。学生的精神风貌经过“纪律”的整顿前后对比强烈,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集体感;周二,文格尔再次走进教室时正襟而坐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文格尔先生”。文格尔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是否需要穿着统一的服装来体现统一的集体,大家一致同意将白上衣定为他们的“制服”。周三,课堂上唯有卡罗继续穿着红色上衣,她显得与其他“白衬衫们”是如此得格格不入:色彩的对比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不再属于这个集体。洁白象征纯洁,谁能料想白色在浪潮中正是一颗颗充满潜力的“极端主义种子”,只要六天的时间,这些貌似纯洁善良的种子就会在没有底线的极端主义的驱使下结出罪恶的纳粹果实:文格尔无视”红衬衣”卡罗的存在,把她视之为令人不快的异类。有人建议给班集体取个名字,“浪潮”从同学们提议的众多名字中脱颖而出,被大家认可,提议者正恰恰是“红衬衫”卡罗的男友马科。细节的设置巧妙地体现了冲突的产生,为故事的推进和矛盾的激化做好了铺垫,既合情理又让出人意料。

  在“浪潮”中学生们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成员在课上提出每个团体都应有自己的手势,浪潮也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势:这是一个右手在胸前划波浪的手势。它极大地触动了人们的神经:第三帝国的袖章和致意的手势似乎随着浪潮成员涌动的手臂又被扯回了人们的视线,人们首先能想到的或许正是德国人向希特勒欢呼的场面!周五,课程接近尾声,马科乞求文格尔能终止这一切,他指责这所谓的“纪律”不过是法西斯的极权和极端主义罢了。周六,学校礼堂。一切都该结束了!文格尔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他假装煽动学生们将提出异议的马科揪上台。在一片“叛徒!”的高呼声中,马科被昔日的同窗好友争先恐后地推搡到台上接受“惩罚”。接下来文格尔出乎意料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法西斯当年做的。”在学生错愕迷茫的目光中,他宣布“独裁实践课结束,浪潮组织解散”!可故事并没有按照文格尔的意愿或者观众们的推测发展下去。甘赛尔采取的是一个典型的“欧?亨利式”故事结局:狂热、神经质的学生蒂姆拔出手枪,打伤同学后绝望地吞枪自尽——浪潮的故事推进到矛盾的激化点便戛然而止。

  《浪潮》运用大量细节呈献给观众一个现代版“纳粹速成班”。影片的另一叙事特点是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极端狂热的蒂姆的结局恰恰是《浪潮》作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区别与小说原创的关键之处:蒂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对他来说,“浪潮”意味着他梦寐以求却无法得到的力量,“浪潮”的成立给处于“校园生活底层”的蒂姆带来改变生活和进取的希望。“一个人信仰乌托邦并非恶,真正的恶是这种乌托邦被赋予魔力,人们丧失理智从而具有进攻性。 ”在《浪潮》中,蒂姆是隐喻,是被信仰唤醒了觉悟的极端分子,是教育小说和此类题材影片中的“负面典型” ,他的悲剧恰恰是读者和观众要引以为戒的教训。

  (二)《浪潮》的现实教育意义

  《浪潮》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校园内的“纳粹德国”被激发、“狂热的纳粹分子”被“炼成”的过程;它具有张力地呈现出“个体是如何在集体主义这面本应是正义的旗帜下被极端主义异化”的过程。当理性变成集体主义光环下的奢侈品时,“浪潮”成员们大都失去了警觉,沉醉于他们所谓的互相友爱和共同理想之中。正如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结束之时,罗恩?琼斯曾对他的学生所说的:“和德国人一样,你们很难承认竟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结 语

  《浪潮》这部改编自美国当代同名教育小说的德国影片具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朴实风格。影片通过朴素平实的语言,平淡的生活化场景成功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意识。它将沉重的“反法西斯”,“反极权主义”主题与惊心动魄的校园枪击事件紧密交织,从细节着手,构建鲜明的对比,结合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展现严肃的教育文学的深邃内涵;影片敢于“实话实说”,批判地审视和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生活。德国的电影文化工作者们通过现代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起源于德国的教育小说成功地推向了另一个文化传播“浪潮”的高峰。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6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