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础日语教学中心理策略运用的研究

作者: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葛菁菁来源:《大学教育》日期:2012-10-04人气:802

摘要:本研究以基础日语这门专业基础课为突破口,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在日语语言教学前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教学中个性化心理干预、以及“心理契约”等心理策略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为提高日语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日语;教学;心理策略;心理契约

基础日语(精读)是日语专业一二年级最为重要的课程,专业学生最终日语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平,往往就看他这门课程掌握得如何,日语基础打得扎不扎实。因此不管是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还是独立学院,基础日语课程都是日语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设立日语专业的独立学院,其教学体系一般都依托于母体大学,日语专业的教学要求并没有因为生源质量降低而下降太多,学生同样需要参加专业四级和国际日语能力一级的考试,同样要达到大学日语教学大纲“听说读写译”的专业要求。要在生源质量相对薄弱、良莠不齐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理想的日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并为接下去的专业方向课及国际日语能力考试打好基础,最后能保证学生毕业时的日语水平,保持学生较高的就业率,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随着八零后学生也毕业走向了社会,今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不是九零后,就是零零后了。这一代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个性张扬,自尊心强,因此除了要在教学方法上多加尝试外,心理策略的运用也愈发重要起来。本研究就以基础日语这门专业基础课为突破口,围绕具体教学实践,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在基础日语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外,心理策略所起的作用,希望为提高日语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教学前引导学生树立目标

在刚入学时,对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加以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在接手11级1班23名新生,入学后第一次师生见面的时候,基础日语担当教师作为班级导师询问了一下他们选择日语专业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门,但除了“为了将来就业”(5人);“喜欢日本动漫、游戏、日剧等”(3人)“想去日本留学”(2人)外,剩下的13名学生一片茫然,对日语完全没有概念,对自己也没有规划,甚至有4名学生对日语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完全是由于家长的原因才填报这个专业的。那时任课教师就意识到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日语专业学生这个角色。于是介绍了日语专业的要求、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以及有名的动漫电视、游戏、流行歌曲等等。在轻松的气氛中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好好思考并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管学生是因为现实目的还是娱乐兴趣而学习日语的,让学生有努力的方向,这样才会有用四年掌握一门外语的动力。

在正式开始基础日语教学的时候,任课教师正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大部分学生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其中12人希望通过掌握日语这门技能提升就业砝码,3名喜爱日本动漫、游戏、日剧的学生依然选择了兴趣动机,想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增加到了4位,对日语无兴趣的学生减少到了3位。

而且随着学习日语时间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开学时都思考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开始第二个学期的时候,有两位学生因为个性原因和就业预期原因转了专业,任课教师对剩下的21名学生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学习目标中增加了“获得日语等级证书”的选项。调查结果:为了就业目标的学生增加到了15位,喜爱日本游戏动漫日剧的学生增加到了12位,想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也增加到了5位,对日语无兴趣的学生减少到了1位,而且同时选择“就业、留学”与“兴趣爱好”选项的学生有10位。这说明,随着日语的入门,以及对未来目标的预期,喜欢上日语的学生大大增加了。而由于对日语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等级证书的重要性也认识了,几乎全体学生都明确了考级的目标。

二、教学中善用个性化心理干预策略

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良莠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都差别很大。因此任课教师在实际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利用个性化对应策略干预学生心理,对09级日语1班24位学生进行了跟踪实验。

对于有天分,本身就喜欢日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就很有乐趣,因此取得好成绩也就比较容易。09级日语1班中有两位较有天分的学生,一位男生,对日本游戏很着迷,希望能去日本留学;另一位是女生,从十岁起就迷上了日本动漫,爱看原声卡通片和日剧,学习日语就是为了兴趣。这两位学生语感很好,听力水平提高很快,课堂内容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学生。针对他们,运用赏识和鞭策并用的策略,适度提高要求,给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更高一些的短期目标,让他们始终保持斗志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获得了理想的结果。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布置句型造句作业,其他同学只要完成每个句型造句两句即可,这两位学生则需要把整课学习到的句型和语法统一运用,连句成章,完成一篇作文,内容不限,文体不限。一般学生觉得很困难的作业,这两位学生却完成得很好,有时还写出了很有意思的文章。特别是那位女生,曾经写过散文、书信、新闻报道,甚至还有短剧剧本。老师每次都仔细批改他们文章中的错误和不够地道的表达,提出自己的意见,用建议的口吻与他们互动,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有时老师还在课堂上朗读他们的文章与大家共赏。于是,这两位同学就成为了全班的榜样、模仿的对象,某些觉得自己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渐渐自愿加入到这个特殊作业的行列中,额外作业在这个班中不是负担,而是荣誉。结果到二年级第二学期,就有5、6名学生经常性完成这种额外作业了,其中还有两名原本成绩很一般的学生甚至还成了优等生。

而对于天分较差,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老师尽可能用激励策略。在课堂提问、作业中都相应放低一些难度,有一点进步也会大力表扬。比如批改作业时,有时写“这课句型掌握得不错”、“书写有进步”等等;上课互动时,那些较容易的句型练习就往往请他们来做,完成后会表扬鼓励,如果完成不了,就会请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起来帮忙,而且允许他们相互探讨,共同完成练习。这样就让后进生也不再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也能一天一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提升了学习日语的自信心。对于一般学生,则尽量在进度安排范围内,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体现在单词和句型文法的教授过程中。然后通过每一课知识讲授结束后的互动练习,将全班的进度统一起来,缩小差距。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进度,又能兼顾个体差异。

三、拉近心理距离,善加利用师生间的“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原本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正式定义,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原本这被用于企业管理当中。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除了签订有关工作职责和报酬的雇佣合同外,彼此对自己付出怎样的努力,从而能从对方得到怎样的回报,会形成一种相互的期望和隐形的承诺。这种期望与承诺虽不成文,但期望满足程度和承诺的达成度会在心理层面影响雇佣关系,并对工作职责完成的效果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近几年,“心理契约”的理论也被逐渐运用到教育领域。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一般雇佣双方间的经济关系,心理要素在双方的关系中反而显得更为单纯和重要了。比如:我们小时候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爱上这个老师所担当的课程,从而为了不辜负这位老师的心血而努力学习这门课,这门课的成绩也就好;反之,如果讨厌某位老师就会连带地讨厌他所教的课程,自然成绩也好不了。这其实就是心理契约的表现之一。在大学,学生选择某个专业,选修某门课,自然会对担当的教师有所期望,期望从这位教师身上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而担当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成就感,也会对学生有所期望。当双方经过互动沟通、情感交流后,学生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并愿意为了达成这个期望而在内心做出努力学习的承诺;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并为了不辜负学生对自己的期待而努力履行工作义务。这样双方内心都能感知到各自应该履行的责任,也就在师生间达成一种心理层面的隐形协议——“心理契约”。

在基础日语的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是必修课,共开4个学期,每周上3或4天共8个课时,而且1个班一般都是由一个教师连续带两年,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在所有课中最长。因此双方相互的了解程度也远远超过其它课程。这为教师从心理、感情上影响学生创造了条件。这时如果能善加利用“心理契约”的积极影响力,自然会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起促进作用。

要想能够充分利用“心理契约”,那首先必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俗话说“三年一代沟”,如果教师本身刚从学校毕业出来,自然就容易跟学生打成一片,但如果是中年教师,那从年龄代沟上、学生本身的认同度上自然就差强人意。那如何克服呢?其实“分享”是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的最好办法。大学生与小学生、中学生的区别就在于:不再认为老师是权威了,他们会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并经常会对老师有所质疑。那教师不再把自己当成权威,而是把自己摆在朋友的位置,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经常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探讨学习问题,这样就容易跟学生交朋友。因此,当学生对上课内容提出异议,老师一下子回答不上来时,不要觉得难为情,只要老师能诚恳地说:“这个问题老师的确没考虑过,回头我们都去查查资料,下次上课时我们再探讨,行吗?”这样谦逊的态度反而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促进教学相长。

除了教学内容,生活点滴也是可以与学生分享的内容,比如:最近看了什么动漫啊?哪部日本电影很小清新啊?现在哪位日本歌手最有人气啊?最近去日本又发现什么好东西啦?曾经有段时间教学内容偏枯燥,学生有意见,于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天堂之吻》这部最新日本偶像电影的片段,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普通高中女生走上时尚梦想之路的励志故事。除了让学生掌握一般日本年轻人交往中常用的日语外,教师还分享了自己对梦想的看法,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梦想的讨论,结果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对教师也变亲近了许多,上课的效果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心理契约”也在无意识中形成。有几位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因为某次测验成绩不够理想,而在作业本上写:“老师,对不起!这次没考好,下次一定赶上!”而平时成绩处于下游的几位学生,会因为某次成绩有提高,而跑过来很得意地显摆:“老师,这次我很棒吧!上80分了!”学生有了进步,会觉得达到了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会更努力;学生一旦退步了,就会觉得没达成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对不起老师,也会更加努力。于是“心理契约”就起了非常正面的作用。

这样通过利用“心理契约”,将日语语言教学与心理策略、情感交流内在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主动性,将外在的驱动力变成内在的驱动力,提高了日语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外,教师在心理策略的运用上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样才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从内心爱上所学的专业,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庆荣.关于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

[2] 柯静.情感干预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的教学策略[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 裴利华.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契约[J].当代教育论坛,2012,(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