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悲哀的共鸣-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杜振东日期:2012-10-23人气:872

  一、儿童劣势视角的聚焦

  “儿童本位”往往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反映着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观念——即主观反映但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反映,而是依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所作出的反映,即为人们的社会建构的产物。源于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儿童本位”的认识也体现各自的特点。西方教育学者很早就认识到儿童的精神独立性。在西方教育学经典之一《爱弥儿——论教育》中,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这在儿童动画中则表现为承认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语言体系和生活态度,尊重儿童和包括儿童接触和使用媒介需求在内的各种方式。中国的“儿童本位”聚焦于儿童的局限的劣势视角看待儿童。儿童自然存在的特点很容易让人把他们建构为被动与脆弱的。因此儿童动画中也一直非常注重正面的励志的题材叙述。喜剧类文本对培养儿童的愉快情感和乐观情怀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动画故事内容始终走不出两大基本思路,一是以“趣”见长的“喜剧逗乐模式”;二是“英雄好孩子模式”。中国动画强调儿童本质中朴素的逗乐元素,人物形象大都设计得圆滑可爱,重在营造影片的喜剧效果。对人物的思想意识、内心世界刻画得过于单薄、肤浅、不真实,对各种问题矛盾的解决过于简单直白。

  悲剧文本凸显不幸与残缺,以否定的形式达到肯定的目的,所以悲剧人物的人生之路大都是令人遗憾的,成人对这种残缺的悲剧人生无意或有意地持冷漠批判的态度,视悲剧作品如染缸,似乎悲剧会染黑了孩子,伤害他们幼稚的心灵,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全。认为孩子的内心脆弱,看不懂也不应该看悲剧作品,不相信儿童需要而且能接受悲伤,这是儿童动画中体现出来的对儿童的极大不信任。

  二、传统圆满意识的束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柔不争”的圆满意识体现在动画制作中,表现为习惯于对理想世界的编织。动画内容沉醉于精神上浅薄的满足和超脱,无形中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半虚假的世界。在这个缺乏真实性的半虚假艺术世界中,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尚未形成的儿童,由于一向被快乐的氛围笼罩着,悲剧与苦难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天方夜谭的事。悲剧所塑造人物形态的残缺、丑陋,人生境遇的卑微、悲苦,往往让儿童对悲剧人生产生了恐惧感、厌恶感。不少的儿童也被引入审美的误区,看不到平凡人物的闪光点。圆满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儿童感情脆弱。事实上,痛苦与挫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视而不见而真的不存在,在引导儿童享受阳光的同时,儿童动画理应责无旁贷地强化和凸显悲剧类文本的价值,表现乌云、阴霾、风暴;引导儿童在分享快乐的同时关注人类的不幸与苦难,让儿童有同情人类的悲悯情怀,让儿童在多姿多彩的动画世界里真切地感受人类共有的苦难、共生的情感,体味人性的善良、坚忍和高贵。

  从儿童本位出发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但动画中的趣与乐只是反映着生活的一个局部,在对儿童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和鼓励一些正面的东西,满足不了儿童压抑的释放,使儿童的思维简单得只剩下美好,他们无法相信与接受适应生活中的一些苦难和意外,因为成人给他们塑造的世界里只有阳光与欢笑,而且由于动画片中习惯于对英雄人物的颂扬,对平凡人物的忽视,儿童习惯于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不懂得欣赏平凡的美以及残缺的正面意义。现实生活还不是那般的完美无缺,如果儿童一味地淹没在泡沫般的喜剧文本中,那么他们就只能永远脆弱地生活在镜像世界里。每个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的难题要面对。动画必须正视这些不完美,才能真正贴近孩子的心。这更需要通过动画进行准确的展示,从而引导儿童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因此,通过儿童本位与成人视觉的介入,给儿童带来哀而不伤的替代性满足,通过反思和超越悲剧再次显示动画片的深层动力,开启一种全新的儿童成长空间。

  三、儿童本位与成人视觉的介入

  儿童感兴趣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不感兴趣的不一定都是不需要的。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的苦难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并严肃地探求人在世界中的坐标,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对人类命运的无限关切。对儿童来说,它比喜剧文本具有更重要的成长价值。

  在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态的东西要多一些,但这并不等于只要“趣”,“趣”的局限在于它割裂儿童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联系。如果为了不断地迎合孩子,就不断地往下浅,那么儿童动画就会越来越失去它的灵性。从儿童本位出发并不意味因为儿童喜欢就判断为好的动画作品。“儿童本位”其实应该隐喻成人对儿童不断变化的态度和可能性行为,不停地塑造着儿童的社会存在。成人视觉的介入,目的是为了让儿童的视角从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介入强调成人创作者的主观认识与现实的儿童世界之间的一致性,即在遵循儿童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渗入成人的审美意志与文化期待,并由此实现儿童动画的美育功能和艺术使命。

  如果不改变看待儿童的劣势角度,根据习得性无助理论,儿童可能形成这样的结论,即自己的行为很少能产生有用的结果。因此,他们在思考、学习过程中可能变得更加焦急更加被动。儿童就真的会这样一直“软弱无能”下去,针对这种现象,建构主义者给出建议,既然儿童并非注定软弱无能,既然那只是一种建构而已,为什么不换一种视角——优势视角看待儿童呢?视角的转变会形成良性循环。从叙事角度上看,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复合使用体现出的成熟与幼稚、知悉真相与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能使童年的书写更为丰富、深邃。

  四、哀而不伤的替代性满足的提升

  德国美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游戏热情地眷顾着儿童的成长。动画艺术的游戏本性将沉痛的悲剧神奇地转化为独特的审美形式。动画审美价值中包含的发生机制和美学属性——欲望代偿和心理满足,是儿童动画作品审美价值的深层因素。在儿童的无意识深层中同样聚集着一定的情感欲望,时时要求满足和释放。如果一味地表现快乐与阳光的题材,对儿童悲伤性的一面给予回避,儿童就无法在动画作品中找到情感释放的出口。动画作品在给予孩子欢乐时,更应该以一种完全虚幻性的影像自由给儿童提供一种替代性满足,使其尽情倾泻、憧憬,使人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动画作品独有的审美机制导致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既在作品中展现了主人公的生命自由,又使观众在审美观赏中感受到了生命自由,整个身心进入愉悦状态,在哀伤情感中打破了生活的秩序,实现短暂的个人自由。如果动画作品在审美意象中不能蕴涵认知、思想和道德的潜在价值,其作品将是贫乏而肤浅的。因此,动画作品也要给人精神的享受与提升。单一的喜剧,单一的悲剧,要达到一定高度是有难度的。能把欢乐和不幸,喜剧和悲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才是好作品。儿童动画既不能单纯刻画纯真的童心童趣,又不能如成年人的青春剧一般去展现复杂的情感冲突,因此儿童动画中的悲剧表现起来相对难度较大。那么如何把悲剧题材表现得哀而不伤呢?

  换个角度看问题。要注意对悲剧题材中相关正面内容的表现,既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又能给儿童心灵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对人与自然、生存方式、自我认同等诸多问题予以深刻思考,并注入了自己的感伤情怀,在表现哀伤时要让儿童体验到“哀”,在“哀”的情绪中触及儿童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与同情,同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有些悲剧题材可以做成自然类或知识类的动画,这样可以免去一些品质上、道德上的争议。把悲剧性题材做成中性倾向,并不是否认儿童的真实感受,只是在关注儿童生活中不完美的一面的同时也需要审美动画制作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动画引导儿童悲剧情愫的释放,通过悲剧情怀的介入,引导儿童正视这些不完美,让儿童在多姿多彩的动画世界里真切地感受人类共有的苦难、共生的情感、共同的命运,体味人性的善良、坚忍和高贵。有了这种对天地万物的爱心,人就能产生博大的同情和无尽的宽容,也就寻找到了一种善良的对待人和自然的方式。只有把悲剧性文本当做磨炼儿童心灵的砥石,才能使他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富有韧性。

  即使在某一时期由于某种原因,社会在一段时间更倾向于游戏、娱乐,从“游戏”的感性冲动中挣扎出来,反思和超越会再次显示它们巨大的力量 。这才是儿童动画不会走向消逝的深层动力。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8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