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人公心路历程分析-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张丽日期:2012-10-30人气:4181

  《辛德勒的名单》是由真实的历史事件与真实的历史人物经历改编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的纪实性影片,此影片的主题思想具有极为严肃性的特点,导演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再现了纳粹组织对犹太人实施的暴行,并讲述了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冒死营救1 200名犹太人的过程与故事。

  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党不断给予犹太人种种不公平待遇并极力迫害,与此同时奥斯卡?辛德勒想要凭借自身左右逢源的能力来大发一笔战争财,于是他依靠史顿的帮助取得资金并成功建立了搪瓷厂为战争前线提供餐具和子弹,因为犹太劳动力的廉价,精明的辛德勒自然将犹太人作为主要劳动力,而史顿尽量将工作资格给予一些急需被解救的犹太人,犹太人也因此对辛德勒很感激。直到1943年,纳粹党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的政策,辛德勒通过贿赂官员保护了一批犹太人,同时搪瓷厂也成为许多犹太人的避难所,在此后辛德勒一如既往地冒死致力于解救犹太人,并且在军工厂的生产中持续七个月没有进行合格产品的生产,最后辛德勒倾家荡产但是同时得到了犹太人最崇高的赞扬与尊重,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后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辛德勒的心路历程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主人公辛德勒从影片中出现到影片结束其价值观与追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影片并没有直观地指出是怎样的具体事件触动了辛德勒而使他能够致力于不惜倾家荡产解救犹太人的行动中,同时辛德勒也没有做出与之相关的豪言壮语或长篇大论,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部影片才能够更加耐人寻味,同时使观赏者在品味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有较大的空间进行一些关于人性的思考,能够对人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辛德勒的出身入手,根据辛德勒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来分析辛德勒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一)唯利是图的奸商

  影片对辛德勒的出场给予了多个镜头,对辛德勒的穿着打扮与生活品位进行了较有针对性的描述与特写。首先是辛德勒对衣着的选择上甚至能够细微到袖口的袖章,即使说辛德勒如此在意打扮是为了接近官员而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但是也从侧面表现出辛德勒对生活的挑剔,体现出辛德勒乐于品味生活与享受生活。然后当风流倜傥的辛德勒出现在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时,他的花天酒地与行贿表现得极其自然老练,说明了辛德勒就是一个生活奢靡而善于结交权贵的人,而这一切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发财。他起初追求的东西就只是财富,他的目标也在和老婆的谈话中有所表露:“这里的人都难忘我辛德勒,他的事迹不同凡响,能人所不能,来时赤身空拳,行李包一个,走时带着一货柜的钞票,满满两货柜,荣华富贵,应有尽有。”此时的辛德勒也为了这一目的在不择手段,他明白当时犹太人的处境并不乐观,于是让史顿帮忙介绍投资人并对犹太投资人进行近乎敲诈的协商,同时运用擅长的行贿手段为自己的产品取得了无比可靠的销路,同时在雇佣的工人上放弃要求报酬较高的波兰人而选择几乎零报酬的犹太人,这一系列行为完全是一副阿谀奉承、乘人之危的可恶嘴脸,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形象也被丰满地刻画出来。此时的辛德勒对犹太人完全称不上拯救甚至没有丝毫的同情,或者是认为当时情况下的犹太人并不值得同情,因为犹太人仍旧能够生存并且比他富有得多,他没有同情犹太人的理由,甚至只有如此的敲诈犹太人他才能更加心安。

  在影片前期对辛德勒的刻画中,辛德勒的形象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形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辛德勒这种在动乱的历史时期还能大发战争财的能力,才使他能够有办法在纳粹党的高压统治下营救出如此多的犹太人,就像《辛德勒的名单》原著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所说的那样:“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唯有那些讲求实际的无赖才能担当起拯救灵魂的重任。”所以说辛德勒如果能够一直维持着自身唯利是图的心理,那么他一定能够在财富上获得成功,但是如果他要决定去拯救犹太人,他本身具备的这些堕落的根源也会变成他追求道德与人性的力量,对辛德勒的描绘与刻画可以理解为后期他多次顺利拯救大批犹太人的原因与伏笔。

  (二)在人性与物欲之间的挣扎与矛盾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辛德勒的价值观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而对他至关重要的助手与朋友史顿却在不断地拯救面临丧命的犹太人,并给予他们工作的资格以保证他们不会被迫害,史顿的这些做法使辛德勒的搪瓷厂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第一次对辛德勒心理造成触动的是独臂老人鲁荣斯坦先生,他向辛德勒讲述了他的悲惨遭遇并十分谦逊而诚恳地当面向辛德勒表示了谢意,那时候辛德勒由于在意赚钱与否而对史顿的行为提出异议但是并没有赶走那些并不是很符合标准的工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辛德勒善良的一面,随后鲁荣斯坦被纳粹官员用枪射杀,而在被杀前的鲁荣斯坦还在微笑地、自豪地说:“我是奥斯卡?辛德勒的工人。”因为鲁荣斯坦的死,辛德勒以一名优秀工人被军队随意杀害而以近乎警告的态度向官员要求不要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此时的辛德勒仍旧对军队以及官员抱有幻想,所以不可能开始放弃赚钱而去营救犹太人。第二次对辛德勒心理造成触动的是1943年纳粹军队对犹太人B区的屠杀,当辛德勒看到一幕幕悲惨的景象后,他也只是转身离去,心理上存在对犹太人的同情但是不足以让他去放弃他的荣华富贵,这个时期的辛德勒与做生意初期的辛德勒的心理发生了一些不是很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初期的辛德勒从犹太人身上只能看到财富,与犹太人交流的惟一目的也是财富,而现在的辛德勒看到了犹太人生存现状的悲惨,并且纳粹军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涉及他的身边并影响到了他的工厂,不得不引起了辛德勒的关注,在关注的过程中对犹太人的遭遇只有同情而在是不是拯救更多的犹太人这个问题上仍旧没有明显的转变。

  辛德勒从同情犹太人或者说是因为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意开始受到了两个人对他的影响,一个是史顿,而另一个是纳粹党的官员阿蒙?葛夫,无论是出于何种的原因,这二人都是辛德勒的朋友,但是二人在影响辛德勒的做法上却是截然不同的。辛德勒曾经将史顿从送往奥斯维辛的火车上解救出去,这一次的拯救可算是辛德勒完全出自自我意识的第一次救出犹太人,但是考虑到史顿与辛德勒的友情与关系,辛德勒的这一次拯救只是体现出他重情重义或是为了工厂的顺利生产。而后辛德勒对几个犹太人的拯救就稍微显示出了辛德勒本人人性意识的苏醒,辛德勒在史顿的恳求下用一个打火机拯救了一位制铰工的性命,虽然此时他仍旧犹豫,但是他还是伸出了援手,然后又用一盒香烟换来了一个小孩的性命并给予了那个孩子一份工作,此时辛德勒善良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当蕾珍?普曼找到辛德勒并恳求辛德勒能够解救自己的父母时,辛德勒得知自己工厂已经变为犹太人的避难所,这种情况使辛德勒很难接受并当面拒绝了蕾珍?普曼的请求并将她赶了出来,此时辛德勒的心理是矛盾的,他看到了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残害但是仍旧保持着对纳粹党的幻想,在与史顿的交流中,辛德勒认为应当为葛夫设身处地的考虑,认为只是战争将人类的邪恶显露了出来,但是他仍旧将普曼的父母救了出来,此时辛德勒的心理矛盾完全显现出来,具有很浓的自欺欺人的意味。随后辛德勒也与葛夫讨论了关于权力的定义,用国王与刽子手作出了对比,葛夫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也试图来饶恕犯错或者不犯错的犹太人,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克制住自己内心深处对权力的定义与欲望,仍旧一如既往地进行着残忍的杀戮。而辛德勒此时无论是出于同情或者是有意识地拯救犹太人,都力所能及地为犹太人做一些事,比如向火车车厢内的犹太人喷水以止渴,等等。随后对辛德勒触动最深的一件事发生了,纳粹党将所屠杀的犹太人的尸体统一焚化,滚滚的浓烟与气味以及惨不忍睹的景象终于成功地唤醒了辛德勒这位资本家的良知与人性,他已经对纳粹党以及军队丧失全部的幻想,在准备带着资产离开的时候终于决定去努力拯救更多的犹太人。

  (三)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全世界

  在辛德勒决定带着自己全部的资产离开之前向史顿道别,辛德勒内心认为这一切的灾难终究会雨过天晴,或许是他已经不忍心再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幕幕惨剧,但是在经过重新的思索后,辛德勒决定带着所有的工人将工厂迁到捷克境内。当辛德勒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他的追求与理想在这一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辛德勒已经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也从人性与物欲之间的挣扎中解脱出来,他的人性得到了完全的复苏,并且此时讨论辛德勒是一个好人或是一个坏人都已经毫无意义。辛德勒用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从阿蒙?葛夫那里买下了所有的工人,凭借自己混迹商界多年的能力成功地将所有的工人送上了开往捷克的火车,此时被拯救的犹太人内心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辛德勒的感激,而辛德勒倾家荡产换来一份象征救赎的名单也让史顿感到十分惊讶与佩服。然而运载女工的列车被错运到奥斯维辛,辛特勒又一次用自己所剩无几的财富将所有的女工与儿童换了回来,并在自己的家乡向当地的驻守官兵恩威并施来确保犹太人的安全。随后辛德勒的工厂连续七个月没有生产出合格的军用产品,此时辛德勒的人格已经得到了升华,他内心中不仅希望解救更多的犹太人并且不愿意让战争顺利进行,这与最初要大发国难财时的辛德勒是截然不同的。最后辛德勒的破产几乎与德国的解放同时到来,辛德勒在哭泣中后悔自己没有解救更多的犹太人,辛德勒人性的光辉被彻底释放出来,当然也得到了犹太人最诚恳的敬意。

  奥斯卡?辛德勒的心路历程成功地演示了人性在物欲中迷失到重新得到复苏并重新放出光彩的过程,这种对人性的完美诠释相信能够带给人们很多的启示与思考,如同辛德勒演绎的那样:人性与善良之心是不分时代、不分民族而一直存在的,并且是能够互相感染的。而人性本身的光辉就像犹太人的那句俗语一样: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全世界。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8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