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

作者:中州期刊来源:日期:2013-12-29人气:942

一、什么是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

    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构建了隐喻理论的框架,从而将隐喻从文学、修辞学的传统隐喻理论拓展到更为广阔的认知范围。隐喻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修辞手法,还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具体而言,隐喻是通过人类的推理等认知过程将一个概念域系统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思维不仅仅是“一种超越型思维,直接诉诸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彭文钊:39)。这种思维广泛的存在于隐喻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之一。

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学习者的隐喻思维,对于阅读内容和技巧等采取隐性教学(implicit learning)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利用母语或者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类比、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联想、推理、思考。本模式中的隐喻不是特指教学内容,而是指教学过程:将已知的领域的思维方式投射到未知领域。这里投射的可以是词汇,可以是语篇结构,可也可以是背景文化或者先前获取的经验和知识。以词汇为例,笔者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遇到“indulgence”这个单词。因为学生大多有电子词典,因此虽然这是个新单词,学生还是配合教师说出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赎罪符”。这时候,教师不去讲解这个单词在中世纪的用途,而是调侃的说“这个赎罪符让我想起来祥林嫂的捐赠的门槛啊”。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笑而不语,然后让学生课下去翻阅单词查找这个单词的含义。在这次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头脑中的已知域中对祥林嫂的捐赠的门槛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在未知域中”indulgence”的含义。它们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前者是封建迷信中愚弄人民花钱购买来赎罪的工具,后者是中世纪教会欺骗民众敛财的手段,两者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很容易让学生在未知域中建立起新的概念来。投射如前所述,不仅仅囿于词汇之间,对于语篇、结构、风格等都可适用。并且,已知域中的成分也不一定是来自学生的母语文化,建立联系的域中的成分之间不仅仅是相似的关系,任何能激发学生联想和理解的关系都适用。在讲授《大学英语精读5》的时候,很多学生很难理解《猪之死》这一课。学生不能感受英语中的通过对语言的夸张而取得的幽默效果。如果教师在分析段落篇章的时候一味的强调文章行文幽默、风趣,而学生对此茫然不能感受,就成了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自己的观点。这种对外语语言的幽默的不能理解的现象也反映了学生对外语阅读和母语阅读的区别对待。学生阅读母语时候,只是在低年级偏重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对高级学习者而言,更多的关注对篇章的理解和欣赏。而对于外语阅读,即使学生学习了很久,仍然不能摆脱把学习短语、句式放到首位的模式,学生阅读的时候更多的注重语言知识,忽略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当然,这种对幽默不能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因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psudo-solemnity(故作庄重)这种手法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很多已知域,来自不同的已知域的投射可以强化学生对未知域中的成分的认识。

此外,除了建立投射联系,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具有权威性,相应对于阅读的内容没有判定权,不能把自己的理解作为标准答案。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是隐性教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域之间的映射的时候,还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喜好和偏见,以免选择的时候有倾向性。这样对于域之间的投射就更多个体性和开放性,正如谚语所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然,对文本的理解也不能是任意性,要基于文本而不能是天马行空。在理解《荨麻子》一课的时候,学生对女主人公的感情不能理解。在讨论时候,有同学对她的婚外情大加鞭笞,痛斥其不道德。对学生的理解重心的这种偏差笔者并不加评论。而是给学生介绍了荨麻这种植物的特点和文章中这种植物的象征意义。文章的结尾处讲到了作者封存起美好的感情。对比这种尘封回忆和隐忍的态度,笔者给学生放了《卧虎藏龙》中的一个片段。这样,笔者帮助学生自发的转移研究的重点,把重点放到对感情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道德层面的批评。当然,是否主人公最后对感情的处理方式和《卧虎藏龙》中李慕白的感情是一样,教师也不置可评,教师帮助建立一个映射,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映射的强度和广度则需要学生自己思考探求。

二、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的认知过程

    阅读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不断互动的过程(Rumhart 1977)。线性的 “自下而上” 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虽然解释了一些阅读现象但没能揭示读者与文本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诸多互动模式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图式理论。根据Rumhart,图式是“相互作用联系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块”。在阅读中,读者在从文本中获取新的信息之前,大脑中已经储存了很多图式,如以往的个人经验和获取的知识。在阅读中,这些图式同文本中的信息相互作用,读者运用图式对新的信息进行预测、选择、检验、肯定和修正。这种基于图式理论的交互阅读模式更好的解释了读者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获取,但对于隐喻型阅读教学模式而言,这种解释理论稍显泛化,本文从认知域的角度对这教学模式进行解释。

    隐喻型教学模式是帮助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即从已知域或(source domain)向未知域或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

由于关联,始发域中的成分投向未知域。对始发域中成分的知识和经验对未知域中的相对应的成分发挥影响,从而使读者理解未知域中的成分。这个思维过程不一定遵循推理等认识逻辑,可以通过已知域和未知域之间的投射,直接指向未知域,如顿悟等。未知域新获得的成分反之对已知域中的相对应成分产生影响,进而两者不再是单向的投射,而是相互影响和对话。如前所论,投射不能是任意的,它受到认知语境的制约。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