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下的消费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改革与战略
一、消费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二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存这种形式 |
劳动力价值体现着劳动者“人的再生产”代价——改革与战略
(一)劳动力价值的社会性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不能取决下生产与再生产它的生活资料价值。因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与再生产不仅是经济系统的过程,更是社会系统的过程。因此,劳动力价值是基于社会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经济系统分析的价值慨念。劳动力所有制具有很强的社会系统意义。这里,经济学界必 |
从劳动力价值看人的发展——改革与战略
一、问题的提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包括按要素分配在内的多种收入分配方式”。这里出现的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两个概念,实际上,真正对立的概念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因为“要素”包括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土地等在内 |
苏州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双重化转型的主要内容——改革与战略
从苏州“三区三城”建设需要和社会建设发展实际出发,苏州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在今后10年左右时间内可以考虑双重化转型方案。 所谓双重化转型方案,其转型目标是要实行社区主要管理服务机构“准事业+准自治”双重性质,履行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和组织社区自治双重职能。社区居委会(至少其中的社 |
苏州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调整重构路径选择——改革与战略
(一)社区行政化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改革要求 其一。社区行政化很容易走向将社区事务、社会生活全面纳入行政管理调控范畴,侵占居民社会生活空间,形成社会生活过度组织化的局面。其二,社区行政化导致行政机构下伸扩张,社区发展成“小政府”,与社会管理体制扁平化改革方向相悖。其三,社 |
发达地区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双重化转型实证研究——改革与战略
随着社会结构急剧调整、社会环境复杂多元以及国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苏州社会管理体制面临进一步调整创新的挑战和机遇,社区管理体制调整创新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苏州市区7区32个街道、17个镇的403个社区(居委会)为范围,以横塘街道为样本,研究探讨大中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调整 |
中原经济区投融资的发展战略——改革与战略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投融资现状和资金需求,可以考虑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投融资的发展。 (一)发展区域性商业金融机构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构建。第一,吸收合并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区域性的大型商业银行。组建后的商业银行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吸收公众和企事业单位存款,银行可利用资金增多 |
中原经济区投融资发展战略研究——改革与战略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从地方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它主要涵盖河南省全部,涉及与河南省相邻的河北、安徽和湖北等周边省份的局部地区,包括29个地级市,人口数量在1.7亿左右。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以河南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区域规划,对 |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改革与战略
农村卫生保障作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命质量提高、生存和生活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民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 |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农村金融生态改善带来的机遇——改革与战略
自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针对西部农村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实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中的机遇。 (一)资金方面 一个重大项目的成功落实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国家为西部大开发每年拨款数千亿元,这数千亿元资金进入到西部,它的流动需要很多载体,这 |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改革与战略
一、我国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金融生态是指各种金融组织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金融组织内部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并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所以,要分析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就必须从金融组织本身及其所生存的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 |
构建规范浙江民间融资的监管机制——改革与战略
规范浙江民间融资的监管,需要构建规范化的监管体系,确立政府监管、行业监督和自我约束的三级监管机制。 (一)政府监管机制 在民间融资规范化监管体系中,政府的综合监管机制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民间融资的监管应以立法为基础,明确相关监管机构,主要针对民间融资的业务运作防范风险,维护 |
浙江民间融资监管困境及其监管机制构建——改革与战略
民间融资作为最原始和传统的融资方式,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2010年浙江省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55.1%和30.7%,银行贷款仅占13.9%,利用外资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微乎其微,与2004年相比,企业自筹资金比 |
企业融资过程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索——改革与战略
一、当前我国企业融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融资过程的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宏观经济的运行环境和微观经济的主体行为两个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机理。 (一)企业融资过程宏观环境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影响 企业在融资中所处的宏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其变化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 |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其存在的认识误区——改革与战略
当前,我国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似乎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共识,但是,许多人却并未能真正理解利率市场化的确切涵义,还有许多人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解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不走出这些误区,就不能正确认识到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处的困境。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将利率 |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或者说是成本,而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因此,利率的自发波动能高效地引导资本流动和转移,使市场经济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国家的大量经验表明,正确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显著地提升经济增长的绩效,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最 |
我国物权法对银行业发展影响的应对思考——改革与战略
(一)转变观念,切实增强现代金融发展理念 思想是行动先导,理念决定发展思路。银行业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求生存,争发展,切实做到最强做大,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做到“四个转变”,增强现代金融发展理念,形成专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经营。 1.从效益发展理念 |
我国物权法的相关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改革与战略
(一)物权登记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1.产生物权公示公信效果,有利于银行债权实现。物权法第14条、16条规定不动产自登记生效,并且具有公示公信的权利推定效力。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登记产生对抗效力,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效力,有利于银行债权优先实现。实行不动 |
我国物权法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改革与战略
物权法对保障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担保制度对防范银行业风险所具有的作用尤其突出。毋庸置疑的是,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从我国物权法理念、物权法制度等方面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思考在物权法影响下银行业发展的对 |
海淀园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战略选择——改革与战略
通过以上对海淀园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可以看出,融合创新、以用兴业、模式突破、产业集聚是海淀园物联网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 (一)重点关注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 融合创新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主旋律。海淀园物联网产业的重大技术变革和重要的商业机遇,来源于感知技术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