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文化基因探究

作者:李真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12人气:86

一、文化认同水平的现状及问题

钢琴演奏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艺术表达形式,但整体上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在教育和培养模式上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目前,国内音乐院校钢琴演奏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论是使用的启蒙的教材,还是用于练习的各类作品,绝大多数都以西方音乐作品为主,而对于中国钢琴作品接触较少,所以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演奏思维也更多偏向于固定的西方作品模式,更有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固定和传统的西方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缺失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表达能力。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作品审美的不同。虽然中国近现代的作品,已经逐步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钢琴音乐曲库的进行了积极扩充和丰富。中国作品往往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西方作品则更多地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色和艺术传统。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在欣赏两种作品时,需要不同的审美视角和欣赏方法。另外,文化差异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尊重长辈、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独立自主和追求自由。这种价值取向的不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演绎中国作品时难以完全融入其中,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到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在演奏的情感表达方面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如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就会形成理解和演绎中国作品的认知门槛,难以在演奏中准确地表达出中国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这其中也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和不足。

二、钢琴作品的中国文化背景及特色研究

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钢琴逐渐被引入中国,从赵元任的《花八板与湘江浪》、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等作品开始,中国钢琴音乐便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这些作品大多以中国的民间音调为基础,结合西方的功能和声与钢琴织体,展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深入得研究和理解中国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音乐特色。

1.烙印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根植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949-1957年间,是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城乡人口的迁移和人民生活开始发生重要的转化和变动,作曲家们延续以前的创作经验,并加强了对民歌、民间音调的运用。例如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汪立三的《蓝花花》等作品,都充分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在这一时期的独特风格。

1958-1965年间,是中国社会的探索时期,工业化的发展明显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并一改曾经的生活模式,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也充分反映了很多变化和细节,音乐作品呈现出各地民歌为素材和深入生活的创作题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巴蜀之画》《谷粒飞舞》《解放区的天》等,这些作品充分挖掘了地方民歌的元素,利用更为丰富和高级的演奏技巧,展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样板戏为依据进行改编和创作,其目的是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推动文化大革命的进行。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红色娘子军》《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使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也受到较大的社会因素影响,也为中国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历史因素,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一时期的中国钢琴作品在思想上更具有影响意义。

1977年改革开放之后,作曲家们摆脱束缚、大胆创作,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和技法,如现代主义音乐、爵士乐等,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如《奴玛阿美》《云南民歌五首》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中国钢琴音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又保持了中国音乐的传统特色。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变迁,也展示了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技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它们以音乐的形式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如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同时,这些作品也展示了中国作曲家如何将西方音乐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又展示了中国作曲家对西方音乐技巧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能力。

2.结合传统艺术文化的音乐特色

中国钢琴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在旋律、和声、节奏、装饰音、曲式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魅力。

旋律和和声:中国钢琴作品常常采用五声调式为基础的旋律,同时结合西方和声的技巧。特别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朗朗上口,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音乐特色效果。例如,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王建中的《梅花三弄》、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等,都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

节奏和速度:中国钢琴作品的节奏常常富有变化,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律感。同时,在速度上,中国钢琴作品常常采用渐变的速度变化,以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情感色彩。不同于西方音乐作品的严谨,中国钢琴作品节奏更加自由,更依随演奏者的心境。就像中国国画里的“留白”意义,非常追求意境的层次。

装饰音:中国钢琴作品常常使用装饰音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这些装饰音包括颤音、倚音、波音等,常常用来模拟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或表现特定的音乐效果。例如《百鸟朝凤》这部作品,就是利用钢琴的一些装饰音演奏技巧,模仿出唢呐的各种音色,从而将各种种类的鸟儿的叫声模仿的惟妙惟肖。

曲式结构:中国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常常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如变奏曲、单二部曲式等,这些曲式结构能够更好地表现中国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作曲家的情感意图。

创作手法: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手法多样,常常采用主题变奏、对位、复调等手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

中国钢琴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传统音乐的精髓,并在旋律、和声、节奏、装饰音、曲式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魅力。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经典中国钢琴作品文化基因解码

1.红色作品弘扬革命传统

钢琴红色经典作品是指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以红色革命题材为主题,展现中国革命历程、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革命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红色经典作品的代表作品包括《黄河》、《抗日战争随想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等。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革命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也反映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传统作品凸显文化沉淀

传统钢琴文化作品是指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为主题,通过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来表现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精髓的作品。理解传统才能照见当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方式一代代相处,为的是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力,这些作品在弹奏技法上都蕴涵着传统钢琴文化的风格,并在曲风上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例如,《梅花三弄》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主题,通过钢琴的演奏,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平湖秋月》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题,通过钢琴的演奏,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浏阳河》也是在湖南民歌的基础上,改编成钢琴作品,继续将这首经久不衰的民歌作品发扬光大。

3.近现代作品引领文化创新

近现代钢琴作品指的是在20世纪以来创作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元素,代表了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方向。代表性作品包括《努玛阿美》、《皮黄》、《五魁》等,不仅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也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演出率也极其高。此外,一些现代作曲家也创作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如《多耶》、《伶仃洋》等,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语言相结合,在创作手法、音乐形式、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展示了现代钢琴音乐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音乐体验。

这些红色作品、传统作品和近现代作品都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它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革命历程、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创新,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四、提高钢琴演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举措

吴冠中先生曾言道:“文盲不多,美盲很多”。这其实也是中国钢琴教育面临的一个同样尴尬境地,相比于浩如烟海的西方的钢琴作品,中国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钢琴演奏专业学生入校之后,日常学习的重点就是在专业造诣方面进行锤炼,但随着技巧的提升,精神世界的丰腴程度很难保持同步,会逐步造成精神内涵的不足。对此,本文在中国作品的中国文化背景及特色研究和文化解码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教育和展开多位一体的教育实践,开展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的钢琴演奏大学生培养,具体举措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1.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对钢琴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的挖掘和引导

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要注重内涵与修养,尤其思想政治觉悟的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在追求技巧、内涵和修养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政治觉悟。对于红色作品,要理解音乐的背景、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将这些融入演奏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更加真实和动人的情感。在对中国音乐作品解读和演奏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自豪感等。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理解专业的基础上,要配合专业老师,通过思想政治和文化的教育大课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元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中国文化传承,提高对钢琴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研究

作为音乐院校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相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强化文化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本国文化,也可以通过文化类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和理解,增加中国作品的赏析和学习,专业课老师在解读钢琴作品时,要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包括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思想观念等,这将有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我们还需要组织中国文化作品研究的活动,组织学生与钢琴系专家教授进行文化研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不断拓宽的视野,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和时代的音乐文化,尤其是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通过对文化的多元化了解,增强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更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3.综合素养提高,引入多元化的作品和文化学习方法

运用多元的教育方式,如形式分析、音乐美学、社会学等,帮助大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钢琴作品。结合形式分析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从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旋律等方面的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逻辑,通过研究钢琴作品所表达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引导大学生思考音乐与美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将钢琴作品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分析,探究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时代精神等方面的联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组织大学生到相关的音乐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和文化氛围,增强他们的文化体验和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等综合实力。

4.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这些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实际收获,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钢琴音乐会、音乐讲座、音乐工作坊等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和红色经典文化,传播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品牌形象,传递了演奏者的爱国热忱,共鸣了受众的心弦。在这种喜闻乐见的音乐教育中改进认知,培养了兴趣,也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演出,激发他们对音乐表演和艺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加深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综上,要激发大学生探索中国钢琴文化作品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我们既需要建设适应大学生理解的理论阵地,也需要提高大学生审美和文化自觉的能力,通过对中国文化中美学的进行挖掘,以及思想政治引领、文化传承、综合素养提升、教学方式创新等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探索中国钢琴文化作品背后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达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