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扑灰年画非遗技艺的创新研究
一、引言高密扑灰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呈多元化的趋势,高密扑灰年画传统技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高密扑灰年画传统技艺进行改革,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时至今日,当前 |
图像符号学视角下绘本传统文化符号的表意构成
当前中国原创绘本多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等为内容,结合各种中国美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风格,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成为儿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媒介。本文采用图像符号学结合绘本设计学研究绘本中的文化符号类型与表意构成,以符号在绘本中的表意作用为出发点,梳 |
参与式设计理念下的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
一、博物馆及博物馆文创1.1博物馆的概念及功能现代博物馆源自两个古老的传统,一个是对知识和哲学的冥思,一个是以收藏柜为表征的对器物的收藏,物与思想的融合一直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内容。历史是人类总体思维的产物,博物馆是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是一种能够与消费者文化观光体验相适应的体验 |
宋词的音乐特征研究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其精炼、含蓄、婉约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宋词注重音韵美感,追求言简意赅,凝练精炼,在词曲相依的模式下,既为读者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也带给了读者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本文将目 |
对歌剧《伤逝》中主要唱段《风萧瑟》的演唱探究
一、歌剧《伤逝》与《风萧瑟》的概述(一)歌剧伤逝的简介歌剧《伤逝》,施光南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年而创作的一部民族歌剧,由韩伟、王泉编剧,于1981年首演于北京。该剧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打破以往歌剧以故事剧情为分幕依据的传统,首次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时间线索来发展剧 |
传统美术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动漫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受众和影响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设计师们不断探索和运用各种创新的技巧和元素。然而,在追求新潮和前卫的同时,传统美术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也备受关注。这些传统美术元素包括色彩、线条、构图等,它们经过时间与实践的 |
循证实践:民艺实践研究的新视角
得益于循证医学的成功,在公共管理、教育、心理学等众多领域掀起了一次循证实践运动的浪潮。如在教育领域,循证(Evidence-Based)指基于证据、遵循证据,备受教育界的热切呼唤并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解决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冲突的新范式,已逐渐成为当今教育 |
云冈石窟飞天形象的艺术价值
在北魏时期,由于石窟寺大规模兴起,所以“飞天”形象多以石雕的形式出现,并施以色彩。然而,此种“飞天”形象气韵生动的特点就明显逊于壁画,但是其所具备的立体感却是壁画上的“飞天”难以比拟的。 云冈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之一,其飞天图像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其中,最具特色 |
连南瑶族长鼓舞舞台服饰设计研究
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边缘化,导致文化的消解和精神传统的断裂。因此,研究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连南瑶族长鼓舞舞台服饰的设计,通过对其文化教育价值 |
林风眠画风及其发展研究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绘画史,对画家来说,绘画形式语言的研究是基本功,但在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中能取得非凡成就的,可以说微乎其微。正是因为林风眠一生都在坚持探索绘画的形式语言,才诞生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风眠体”。他是融合中西艺术的典范——他的绘画已经被普遍地认为“是融合中西的艺术形 |
浅析“二徐之辩”背后的美学观
一、中西交融背景下的“二徐之辩”(一)1929年“全国美展”与徐悲鸿的“惑”1917年,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替代宗教”说,这一美学教育主张很快在北大和全国范围内得到响应和实施,美术学校和现代画会纷纷成立,一时间,美术研究和美术创作的热情空前高涨。1922年,蔡元培、张君劢、刘 |
写意性色彩语言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注重对写意性色彩语言进行运用,不仅可以体现出文化自觉感,还能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审美。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写意性色彩语言运用和表现不当的情况,对当代写意油画创作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需要加强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研究与分析,准确把握色彩主观性表现、写意油画色 |
展示空间设计中视觉与触觉的审美构建
一、展示空间的设计发展展示空间的发展依从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展示空间从无到有的实现过程即为展示设计。展示空间设计范围极广,信息时代下,可将其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本文主要针对现实展示空间探讨。展示空间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雕梁画栋的博物馆、大型博览会,有玲琅满目的商场, |
元代草虫绘画的隐喻性研究
一、元代绘画艺术的“隐喻”元代是中国历史上被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统治者对汉族和汉族文化采取的强硬态度以及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使汉族士人社会政治地位卑微,他们无入仕之阶,经世济民的入世理想与天下家国的胸怀逐渐地消泯磨灭,在长期理想抱负空落的境遇下看破世情,加之元初思想文化自由,群体 |
互动体验艺术激活城市空间
引 言: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传统艺术形态的虚拟化和数字化逆袭。在这个数字孪生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正在逐渐融合,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从造物到体验、从容器到内容的质变。当下,决策层更加注重公共空间设计的公共性与互动性,增加公众的参与性与公众话语权。与此同时, |
基于阿恩海姆艺术视知觉理论的欧普艺术研究
“欧普艺术”一词最早见于1964年10月的《时代》杂志。西里尔·贝雷特在其著作中将“op”这个词与光效应或者视觉上所产生的幻觉相联系,也称其为光效应艺术。欧普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反应是来自于观者的心理反应,只不过这种心理反应只有在作用于人类视网膜的时候才可被感知,也正是因为欧普艺 |
安塞尔姆·基弗艺术语言分析
1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AI绘画技术的兴起,传统绘画形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迫使当代艺术家开始从新的方向去研究和探索艺术语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想要了解一种艺术,那么就得从这门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开始研究,本文主要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
潘玉良及其自画像
潘玉良(1895年-1977年)江苏扬州人。父母早丧,14岁被舅舅卖到妓院,17岁遇到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被赎身后纳为小妾,随夫姓更名为潘玉良。潘赞化看其有绘画天赋,鼓励她继续学习。1918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画,开启了绘画之旅。后续又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高 |
浅谈现代意笔人物画中形与趣
提到中国画在画什么,说“意”相信大部分人的人都认同。因为写意画是一种中国绘画一种表现观念,而其中是由技法,强调情感、意境和艺术家的个性共同的表达。而本文笔者想通过意笔人物画中的趣味性作为切入点,并用于现代意笔人物画来浅析他们在形与趣的表现关系。在意笔人物画中,形与艺术之间的联 |
突围:近代中国画的传统与新变
一、“中国画”之辨“中国画”作为明确概念在五四时期被康有为、陈独秀等人提出,新概念的出现或可视为一种新话语权建构的尝试。中古时期多以“丹青”指代绘画,在文人画语境中也称其为“墨戏”,而“中国画”一词则是近现代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产物,既可被理解为“由中国人创作的绘画”,也指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