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萌”文化视角下对性别角色的再认知

作者:周诗梦来源:《视听》日期:2017-10-25人气:1405

“萌”自进入亚文化视域以来,似乎总与女性脱不了关系。随着“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萌”维度的不断开阔,其适用对象不仅经历了性别跨越,也实现物种了突破。欲在“萌”文化视域下讨论其中的性别问题,需先在概念上对“萌”文化的做出正确的界定。

一、“萌”话语的生成语境

雷蒙·威廉斯指出一些重要的社会、历史过程往往发生在语言内部,我们可以通过梳理“萌”词义的演变过程来理解它。“萌”作为流行语始于2003年左右,发源地是日本,在中文中的本义是“萌芽”,后在以动画和游戏为中心的御宅族的世界中,用来表达“对特定的人物,或是对人物身上一部分要素(诸如制服、眼睛、关西方言等)深深爱慕的状态”。

“萌”流传到中文语境后,与日语的“萌”在词性和语义上有所出入,赋予了某种的文化政治的意蕴。中文“萌”一词可以作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来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萌”被理解运用为与“可爱”、“喜欢”以及“卡哇伊”接近的同义词。虽然“萌”脱胎于“可爱”,但并不等同于“可爱”。“萌”的表现形式要比“可爱”更加广泛,被称为“萌”的并不一定是普遍意义上认可的“可爱”。当一个人选择用“萌”而非“可爱”来描述对一个对象的情感意志时,表达的更多不是一种“可爱”的事实,而是主体强烈的意愿和表达的快感,这是一种无功利、个性化的审美活动,完全诉诸直觉。

“萌”还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仅在东亚文化圈大行其道。在西方国家,虽然也存在一些和“萌”类似的表述,但这些词很难传神地表达“萌”的意蕴。如“萌”联系紧密的“lolita”一词,出自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洛丽塔》,在日语里,被简称为“loli”(萝莉),用来表示6至12岁、长相很“萌”的女孩。但是在西方国家,人们对“loli”的热衷远不及东亚国家,由于其带有某种性幻想和情爱投射的含义,甚至会与“恋童癖”挂钩,西方女性也显然更倾向于表现成熟的美。而东亚各国深受儒文化的影响,崇尚这种温和无害的治愈系“萌”文化。本文所讨论的“萌”现象,多以中、日两国为主要采集点,因而也多适用于这两国的情形。

二、萌元素背后的他者凝视

Christine R. Yano在书中明确指出“卡哇伊”是“女孩文化”(Girl Culture),并用粉色来代表可爱和女性,“萌”的对象同样也经常被内设为女性,进而与情色文化、消费主义挂上钩。

萌元素是构建“萌”对象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理解这一系列文化成因的入手点。萌元素的涵盖类型很广,从发型、相貌、服装,到口头禅、招牌动作、性格设定等。它与单纯的恋物癖不同,是一种“从市场原理中浮出的记号……为了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萌而孕育成的记号”,这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消费主义的色彩,显然,这里的消费主体往往是男性群体。在日本,有一个专门的御宅族系搜索引擎“TINAMI”,该引擎系统将上述萌元素“详细的数值化、分类,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所好进行配置”,这种机械式的生产输出,是女性身体被客体化、符号化、理想化的直观体现,女性身体成为以消费为主要动力的、借以“萌”之名塑造的、男权文化包装下的性别意义突出的产物。

吊诡的是,在日式ACG语境中,这类萌系少女,或者我们可以笼统地归类于美少女,在性叙事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性暗示成分与性意识的流露并不成正比。乳房、内裤、大腿……这些性暗示元素经常在叙事中被强调,但“少女”身份的设定又限制了她们性意识的觉醒,或是只处于一种朦胧的发展阶段。这里的“少女”完全可以置换弗洛伊德“恋母”情结框架中的“母亲”形象,在社会伦理与生物性的规范下,孩子不会对母亲产生性意识的,也不会容忍其他人与母亲产生性的互动,但对性与性别最初的了解和认识却完全来自于母亲。纵观这类日式ACG中美少女的消费群体,往往都是些御宅族,一般与他们产生过亲密关系的女性都是母亲,他们对这类美少女的关注和互动似乎可以看成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御宅族心目中的萌系少女形象,其实与波伏瓦提出的“女性气质”是类同的,处于他者凝视下,以非本真的姿态固化,其存在是为了讨好男性。这种心理倾向演变到现实生活中,则成为人们对女性形象的一种判断评价。在这种“惩戒凝视下”,女性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变萌”、“卖萌”成为部分女性努力的方向之一。这种文化规训背后投射出的“男性凝视”,是一种性别化的观看权力,他者的凝视使女性成为对象,以非本真的姿态固化,男性从中获得快感。然而“女人的身体无论多么美好,都不应该被规定为所有妇女都适用的固定存在模式”,这对女性的独立性选择分明是一种诱导和限制。并且,随着萌元素的泛滥,同质化的倾向不可避免,人们的审美耐心也逐渐消减。在动画界有一个专门的称法叫“京阿尼脸”,所谓的“京阿尼脸”,指的是在日本京都动画公司的动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某种角色长相。这种脸本身具备很鲜明的萌元素,而且比较固定,在京都动画的作品里出现频率高,分辨率低,久而久之,人们就对这一类的萌系审美会感到麻木和疲惫。

三、“萌”带来的性别角色再认知

通常情况下,“生理性别”的自然性会在人们在接触某种文化时被其特定的认识体系先验地建立。如前文所言,许多学者在研究“萌”文化中的性别角色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研究对象默认为女性,这是有失偏颇的。“萌”最初只是对于女性而言,即用来形容可爱的年轻女性。后来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萌”一词可应用的性别、年龄段、物种等都扩大了,除了应用于人类女性外,也可以用于形容讨人喜欢的男性,甚至非人类。

故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总结出“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性”(sexless),并举例说我们目前所接受的“萌”对象,或是无性别的,或即便有生理性别却并无显著的性别特征。确实,在这个“万物可萌”的时代,“无性”对象占有很大比例,我们所认为的萌系男性群体,就属于性别特征不明显这类,但如果笼统地将其归入一个大系统讨论,很多问题、现象也会因此被忽略掉,故而不能不去细究其内部结构。

(一)恶心萌——突破传统性别审美的束缚

在日语里有“きもかわ”一词,是表示恶心的“きもい”和可爱的“かわいい”组合而成的形容词,指某种人或物看起来很恶心,但同时又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可爱的感觉,直译过来就是“恶心萌”。在这里,“恶心”与“可爱”绝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重叠、相互牵引、相互依存的,属于“反差萌”的一种。

“恶心萌”的提出其实与人们对“萌”的理解有关。正如上文分析到的,“萌”是一种好意的、感性的、即时的情感表达,当人们大呼“啊,好萌!”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忽略对外在的介入因素,这与传统的“漂亮”、“帅”等需要有一定条件成立才能存在的描述词不同。此外,“恶心萌”也是一种运用“萌”话语反向建构对“不怎么萌”的事物心理认同的机制——随着“萌”的事物越来越多,那些没有被称作“萌”的事物显得很可怜,不由得就会觉得它们很“萌”。

“恶心萌”的对象虽不以男性为唯一,却以部分男性为典型。日本很流行的水手服爷爷和Ladybeard便是代表人物。水手服本是一种清纯的象征,少女的代表,但表现在男性或老年人身上,仍能显现出“萌”的内涵。以Ladybeard为例,这位来自澳洲的大叔有着夸张的肌肉线条和浓密的胸毛,同时又经常以双马尾、水手服和过膝袜示人,这些气质相反的装束在他身上却出乎意料地和谐。当他摆出女高中生的姿态在台上卖萌时,带来的不是作呕或厌恶的感觉,而是让人在大笑之后不由得连呼“好萌!”。就算是一开始觉得难以接受,但也有不少人看惯了之后,触碰到了萌点,并成为其粉丝。

我们不能不对这类群体的粉丝做一个调查,鉴于相关文献资料很少,笔者在这里主要借助影像资料和媒体讯息来说明。Ladybeard曾在纪录片《大胡子辣妹:LADYBEARD》中说,“来看我80%的都是18岁到30岁之间的女孩子,此外还有少数好这口的男同性恋,少数好这口的异装者,少数好这口的金属乐迷,还有几个职业摔跤的粉丝”。可以看出青少年群体占据了很大比例,他们通过标榜这类看似另类的性别趣味,来表达对社会性别刻板成见的不满,以此展现自我。对于男同性恋、异装者、金属乐迷、职业摔跤爱好者等这部分少数性人群而言,高同质化的粉丝圈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族群认同感机会。

在谈及喜欢原因时,网友“是Aya不是哎呀”在微博上这样表示:

“说到底就是一种反差萌,明明很阳刚的人表现出温柔细腻的女性一面的时候,是特别吸引人的……而且Ladybeard很宝贵的一点就是他不做作,很多纯粹恶趣味穿女装的人,浓妆淡抹,撅起嘴唇,搔首弄姿,但是Ladybeard不一样,他的动作和神态,毫不掩饰的肌肉和体毛,全都是男人的一面,特别自然。”

“更多时候,那不仅仅是一个大胡子男人异装,而是Ladybeard将自己与御宅族元素融合在一起。”另一名未透露姓名的网友如是评论。

如对网友的这几段话做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它们一共涉及三个关键词,“反差萌”、“易装”、“御宅族”。笔者曾对或多或少知道Ladybeard的群体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一半左右的人群直观或印象上都认为这是一种“伪娘”现象。为了避免主观上的臆断,给这类群体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有必要去为这些词做一个区分。

就Ladybeard的设定而言,“可爱×肌肉×元气”是他的主打品牌,这几种元素的碰撞,造就了Ladybeard的反差萌效果,一个直接表现就是“易装”。李银河对男性“易装”有如下论述,易装基本上是一种异性恋现象,高度女性化,外貌女性化,喜欢高度女性化的活动。对于“伪娘”群体而言,他们“易装”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女生,有的可能在外貌上甚至更为出众。而无论是Ladybeard还是水手服爷爷,他们都毫不掩饰地保留了男性体征,如胡子、腿毛等,并没有刻意排斥自身的男性身份。此外,水手服爷爷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如果我真愿意成为一个美丽的女人,我会化妆,剃胡须,但这并不是我要的”,也可说明他们与“伪娘”群体的区别。

而“易装”与“御宅族”结合,便形成亚文化中十分流行的一种现象—— cosplay。它以“相似、神似”作为活动评价标准,通常情况下,coser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也需考虑到自身的客观条件进行扮装。事实上,cosplay的娱乐性色彩表明形象、气质的高度还原并不是唯一的标准,故而有学者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释cosplay中存在的一些戏仿和恶搞的现象,是用夸张的修饰性装扮来否定严肃拘谨的正统美,体现对戏谑式自我角色的加冕。诚如此言,Ladybeard和水手服爷爷看似“彻底颠覆了内在和外在心灵空间的区分,有力地嘲弄了表达模式的性别论点,以及真实性别身份的概念”,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但并不属于小丑、傻瓜一类的角色,意旨并不在于营造喜剧效果和游戏意味。“恶心萌”的最终指向仍是“萌”,是一种对事物超越现实的喜欢,一种本真性情的流露,尽管突破了传统的性别审美的束缚,但并不是对正统的戏谑。

 费勇提出的“异质同构”说法似乎更能解释这一现象,虽然男性与女性在外貌、体格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并且这些外显式的差异时刻被有意地提醒着,但他们的心理结构、文化理想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同样是对“二次元美少女”的cosplay,传递的“萌”的情感与积极年轻的心态是一样的,就算外表看似恶心,但倘若想要表达美好的讯息,接触久了也自然可以感受它所带来的益处和‘萌’,就算是被称为“恶心萌”,也从未改变过“萌”这个字给人健康向上的力量。对于这类的男性群体而言,cosplay只是反映自身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符号化方式,“我情不自禁地喜欢自己,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开心”,水手服爷爷的这句话代表了这类群体的绝大多数心声。

目前,“恶心萌”仍属于“小趋势”群体,但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它有望成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就像马克•佩恩所称,“那些人数不多却充满活力的新群体,正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恶心萌”话语的建构对传统的男性气概势必产生影响,社会结构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二)耽美文化中的“萌”——对男性气质的改写

除了上文提及的部分“恶心萌”男性群体,耽美文化中的萌系少年更为人所熟知,并且其销售对象明确指定为女性。“耽美”字面含义是“耽溺于美”,最初是指日本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后出现在动漫、游戏、小说等领域,多指男性之间的恋爱。在这些以男性为主角的作品中,常出现美少年这类“美型”的新型男性形象,他们除了拥有俊朗、帅气的外表,还被赋予了温柔、体贴、纯洁、妩媚、可爱等女性化的特质,被形容为“如少女般的美”,是男人的女性化一面的投射,也就是荣格提出的男性心中的“阿玛尼”原型。“萌”本身中并不是耽美文化中的主要特征,但它带来的中性美审美取向却很值得思考,这两种审美经常以联动的状态共同出现。由于对男性化的“中性美”的研究比较丰富,故不在此赘述。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耽美只是为了满足女性的审美需求。耽美文化表现出对柔美男性的欣赏,男性成为“看”的对象。这种对男性气质的改写,使得女性获得观看快感的新途径,迎合了她们的性幻想。NHK纪录片《东京摩登:萌》中提到耽美文化的兴起是因为女性为了追求更纯粹的爱情。如果说男性追求的女性身上的“萌”,是控制欲的一种表现,那么女性追求的男性身上的“萌”除了这点外,还带有一种对美、爱情等事物的期待。

四、结语

在“萌”文化的背景下,人们一方面通过添加或删改萌元素来强化对性别的认知、限定,另一方面又对这种普遍的性别审美去标准化。相对于“白富美”、“高富帅”这类单一而苍白的标准,萌文化的兴起削弱了这种文化规训的力量。外表美不再是令人喜爱的唯一标准,对性别的区分和界定也显得模糊,不计较、不在意,只要是“萌的”、“感觉萌的”就可以被划入萌的范畴。

在未来,人们将愈加看重”萌”文化背后的社会导向价值,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必将使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有新的突破。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萌”,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自由大胆地表达对“萌”的感受,包括那些异于正常审美的事物,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发展来支持。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