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影响探究

作者:高磊 黄桂玲 颜剑雄 李贺泽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2-07-02人气:571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到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部分高校贫困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的高校生活、人际交往环境,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因此,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以此促进高校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贫困学生也能更好地融入团体活动、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中,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主要对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对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团体心理辅导的英文称呼为“group counseling”,中文名称也是由英文名称翻译而来,group可以翻译为集体、群组、小组,counseling翻译为辅导、咨商,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集体咨询、小组辅导概念较为相似。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在团体环境下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属于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形式。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借助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让个体在交往活动中体验、学习、观察,以此更好地接纳自我、探讨自我、认识自我,学会改善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团体心理辅导的特征为培养人的归属感与信任感,能够对团体产生信任,并且可以由对团队的归属感过渡为对国家、社会、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经过心理学调查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是无法离开团体而独立生活的,每个人都要面临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情况,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很多人受到自身条件、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而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成员之间在团体中互动、交往,产生一种感染、气氛、模仿、暗示、人际关系、社会知觉等社会心理现象,让成员可以借助于心理互动,从中改变行为、自我检讨,学习更多新的行为,以此来改善人际交往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作用

(一)培养贫困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要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让贫困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团体活动中,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促进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心理素质”属于一种隐性中介,能够渗透在人的综合素质中,不仅能制约人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还能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发展水平,也是人发展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在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效果。《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各个高校不仅要培养身体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强的人才,还要让高校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对于高校贫困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

通过对现代医学相关知识的研究分析,在人的健康中,既包含不存在身体方面的疾病与缺陷,还需要具备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只有实现身心协调发展,才能正常投入社交活动中。通过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属于促进贫困学生身心健康的净化器和营养源,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网上教育、课堂教育等多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贫困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卫生习惯、心理健康意识,开发贫困学生的创新精神,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强化自我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挫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三、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整体上良好,这些学生不再用“边际人”的身份来改造自我价值观、人生观,而是能从自身的利益、标准、处境参与价值判断。高校贫困学生基于个体取向、利益意识、理性精神、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逐渐增强,但在情绪调节、人格发展、求职择业、交友恋爱、人际交往、学习成才和环境适应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借助于团体心理辅导来加以指导与疏导。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反映出他们心怀依赖和渴望独立的矛盾点,存在心理闭锁、情绪情感消极方面的矛盾心理。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焦虑因子、抑郁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相较于正常人要高,这些和以往的教育模式、性格特征有着较大联系,比如,正常男性独立意识强,拥有较强的男子汉气概,但是贫困学生的恐惧、抑郁、强迫、人际敏感率比较高,这也是当代高校学生群体的共性,这和青年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性格习惯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应对环境的能力与经验有所欠缺。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

(一)借助于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视,特别是对贫困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增强贫困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首先,高校需要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分析贫困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度因子分值,对于存在明显症状的学生要进行面谈,从中了解贫困学生在入学、生活中存在的人际问题,并且鼓励这些贫困学生自愿参与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其次,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要想强化贫困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合理、科学构建“人际关系提高小组”活动,从中设定一些教育内容,如“我们有缘相识”“察言观色”“善解人意”“我是谁”“秘密大会串”“心平气和”“我该怎么说”“永远是朋友”等,并且要设立相应的活动目标,如“彼此相识,确立目标”“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疏解人际交往中的困境”“认识自己”“增进信任,接纳别人”“学习积极调整情绪的方法”“增进自信”“彼此支持,结束团体”等。通过以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式,增强贫困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让每个贫困学生都能积极融入团体活动中,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为之后的学习活动、社会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之后,要设定《症状自评量表》,从中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让贫困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交往品质,学会正确认知自己、接纳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

(二)设定多层次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

在高校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中,需要设定多层次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以此实现心理教育和教学的相互融合。在高校中,贫困学生通常都来自内陆地区,各个高校需要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强化公共理论课程教育。同时,需要在公共课程中增加“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大学适应”等内容,专门针对贫困学生在个人发展、交友、心态方面有所提升。首先,把高校公共理论课作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渠道,高校的公共理论课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高校贫困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高校需要积极开设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以此实现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的融合,因为心理学课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主要是把教育学理论、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学作为重要基础,把促进贫困学生心灵成长作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课堂中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心理课程教育中,充分展现心理学课程中的体验性、实效性、针对性特征,实现心灵成长与学习知识的相互统一,让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除此之外,需要不断优化、强化团体心理辅导教育渠道,扩大、巩固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实现思想教育资源的整合,从中掌握贫困学生的真实思想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

(三)借助于心理剧技术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当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心理剧技术属于一种重要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引导高校贫困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工作中。首先,高校领导、管理者要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理剧需要在高素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开展表演活动,如果方法使用不当很容易对贫困学生造成一些无意的伤害,只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展示出心理剧技术的优势、作用、效能。同时,高校需要对专业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展开培训教育,并且要引入新颖的培训教育模式,比如,实现讨论、培训、演示相互结合,开展实际的演练。学校还要注重跟进式的指导与培训,及时解决心理剧教育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其次,需要强化宣传力度,一定要强化高校贫困学生对于心理剧的认知、理解,通过专题培训、校园广播、板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剧的作用与特征,特别是在心理剧的演出、编排、创作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良好的情感体验。贫困学生在表演完心理剧活动之后,要积极审视与分享,讲述自己角色扮演的领悟与认知,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让贫困学生获得强烈的自信心、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贫困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心。最后,不要把心理剧作为简单的戏剧小品来演出,而是要融入更多的心理学范畴,展现出心理剧的表演性、启发性、探究性,语言要注重幽默、生动、简练,能够深刻地评价与反映生活,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四)构建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构建发展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以此来调整高校贫困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在新生入学时就需要做好贫困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构建短程的、大规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贫困学生在各类交互活动中相互了解,从中掌握不同地区人们的民俗习惯、文化内容、生活习惯,这样能够帮助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缺乏自信心的情况,其中生涯规划能力差、自我评价失真、自我监控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弱等特征较为明显,这也是贫困学生需要克服的困难,学校可以把这些学生组成一个团体,开展学习方法团体训练、人际交往团体训练、生涯规划和发展训练、自信心团体训练等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更为典型、真实的社会现实环境,让贫困学生通过相互学习、观察、体验,从中交换经验,强化对自己的了解,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除此之外,还要设定治疗性的团体辅导,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很多高校贫困学生很容易出现自闭、抑郁的心理,对于一些患有心理疾患的贫困学生来讲,他们通常不会外露自己的情绪,较为自闭,很少向他人倾诉自我烦恼,由此,学校需要借助于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经常开展互动活动,让他们从中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倾诉,从而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活动中,学校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此来缓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生活压力、情绪压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展多元化的互动团体活动、教育活动,促进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