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路径探析

作者:赵延红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3-12-13人气:154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从黄河文化的内涵出发,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和现实困境进行论述,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路径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黄河承载了我国漫长、厚重的历史,深深沉淀着以自强不息、民族融合、开放包容为核心的文化精髓。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的长期发展繁荣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蕴含的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重要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几千年来,中国人继承着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气节,在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中传承着历史,创造着未来。如今,黄河文化已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增强民族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黄河文化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实现民族“大一统”的主要力量。如今,黄河文化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积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民族危难之际,《黄河大合唱》等相关主题的音乐作品,以其蕴含的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激起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主权独立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革命的胜利、为美丽中国和现代化中国的建设不断拼搏向前。


有利于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推进我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通过文旅产业融合的方式助推各地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发展黄河文化产业,有利于黄河流域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将黄河流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与旅游线路规划相结合,通过有效地整合食宿、娱乐和购物等资源,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产业链条,满足游客出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吸引更多人到黄河流域进行消费,助推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现实困境

黄河文化内涵界定不清,保护对象和范围模糊

在中国5000 多年文明进程斗争史中形成的黄河文化体系庞大,涉及艺术、考古等多个领域。黄河文化的内涵丰富,其本体与边界的界定工作极具挑战性。目前,学术界对黄河文化的定义不明确,使黄河文化的保护对象与范围很难确定,进而使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难以明确方向。虽然,国际上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进行了界定,规定了“文化遗址”“建筑群”等文化遗产的定义,但是与我国的实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界定黄河文化内涵及其保护对象与保护范围有较大的难度。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主体之间合作程度不高

一般来说,黄河文化的保护涉及政府、文化研究机构、社会组织、高校及公民等主体,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然而,由于不同主体的出发点和目标不同,在推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工作方面的合作不足,并有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比如,政府更关注黄河文化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更关注黄河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文化研究机构则更关注黄河文化的理论价值等。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机制不健全

当前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显著的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保障,这导致了非法的文化资源开采和破坏文化资源行为的频发,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开展受到负面影响。虽然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并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其中并没有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监管机制进行明确规定。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有效路径

构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领导体系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代表着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黄河横跨我国9 个省(区),流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文化多元性特征明显。因此,为有效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制订专门的计划、规划,建立一个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主管人员、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的爱好者等相关人士在内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领导小组或相应机构,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督导。在此基础上,可以制订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长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人,推动相关工作更高效地开展。


此外,还要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协调与企业间的联动,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人文、经济等资源,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模型。


建立数据库,促进黄河文化数字化转型

进入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使黄河文化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提供了便利。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可以全面汇集黄河文化各种信息,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资源优势,提高黄河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黄河文化资源涉及历史、文物、文学作品、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体系庞大复杂。要想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就需要对黄河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此过程中明确黄河文化的定义、保护范围和边界,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提供依据。


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黄河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以便更广泛地传播和分享黄河文化资源,为黄河流域各地的紧密协作提供基础性资料。比如,可以创建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对黄河文化的资源进行分类展示,使各个组织都能通过这一平台获取黄河文化相关资料,了解、研究黄河文化。又如,可以建立黄河文化研究智库,汇集不同地区研究黄河文化的相关成果,为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再如,可以依托学校成立黄河文化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黄河文化信息库、黄河数字博物馆、中原水文化资源库等,推进黄河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文物保护与文化研究的技术与标准化水平。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推动黄河文化产业化发展

要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产业化发展是重要的路径。而黄河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文化考古和口述历史等方式,对黄河文化的历史、人物、事件、传统工艺等进行更深层次的调研,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比如黄河文化相关的杰出人物、历史事件、文化艺术作品中的水波纹符号等,这些元素具有代表性且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这些代表性元素与文化产品创新相结合,赋予文化产品更深的文化内涵,如开发黄河文化教育课程、设计黄河文化艺术品、策划黄河文化演出等,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进而促进黄河文化产业的发展,使黄河文化更好地发挥时代价值。


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黄河流域有很多历史遗迹、古老村落、艺术品和文物。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努力,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修复、保护和维护工作,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不受破坏。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黄河流域的生态资源,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吸引人们到黄河流域旅游的同时,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比如,可以沿着黄河的河道,规划“几”字形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格局,将黄河文化旅游带中现有的古代历史遗迹和近代重要水利工程相融合,赋予水利工程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使历史遗迹更好地发挥时代价值。


此外,还应维系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可以通过挖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服饰、音乐、风俗等,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规划精品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开发符合人们需求的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到黄河流域进行消费,带动黄河流域食宿、娱乐、交通等产业的发展,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能够为当地带来可观、可持续的经济收入。


线上与线下结合,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是必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创新传播方式,使黄河文化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黄河文化的兴趣,增进人们对黄河文化的了解,进而使更多人热爱并投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事业中。


一方面,可以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黄河文化相关内容,使黄河文化深入人心。比如,可以拍摄黄河流域风光的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推荐文章等,吸引游客到黄河流域旅游,深入实地了解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推动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另一方面,政府、黄河文化研究机构及黄河流域各地的社区可以通过开展线下活动,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黄河文化研究机构可以策划举办学术论文交流活动,与高校合作开办黄河文化课堂等,宣传黄河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群体中普及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合作,举办黄河文化精品展、召开黄河文化主题论坛等,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播;黄河流域各地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培训、志愿活动等方式,丰富社区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的同时,支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