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的路径研究

作者:纪春艳 张丽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3-12-18人气:195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重点工作。


山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涵盖了艺术、风俗、建筑等多个方面。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东要深入挖掘、弘扬山东黄河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贡献山东力量。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临着被忽视和抛弃的危机,山东黄河文化同样面临着被淘汰和遗忘的风险。那么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种种困境与挑战,如何传播好山东黄河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呢?本文将从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的重要性、困境以及传承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山东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山东黄河文化是山东人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文化、历史和情感的象征。黄河文化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深厚的纽带作用,连接着人们与历史、土地和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山东黄河孕育出了许多哲学大家,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是山东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此外,由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致使黄河山东段频发大水,给沿黄百姓带来了不少苦难。面对自然的挑战,山东人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勇敢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激励着后代子孙们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这些思想和精神引发了山东人对中国文化的情感共鸣,强化了他们与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之,通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国人在精神层面上得以相互联系。


山东黄河文化具有教育和知识传递的作用

山东黄河文化在教育和知识传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和文化素材,将历史知识、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代代相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例如,可以将山东黄河文化中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融入教学素材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此外,山东黄河文化反映了山东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归属感和对家乡的认同感。总之,通过将山东黄河文化融入教育,可以丰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面临的困境

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面临着一些困境,影响着山东黄河文化的传承效果。


数字化时代的冲击

一是在数字化时代,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可以轻松获得海量的信息和内容,与此同时,庞大的数字内容也导致山东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被淹没,被虚假或低质量的内容取代,难以发挥真正的价值。二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与前辈大不相同,在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的裹挟下,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强,容易被新兴媒体中丰富的、快节奏的内容吸引,很难沉下心来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山东黄河文化的学习中。三是山东黄河文化的发展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传播相关内容时还局限于传统媒体,内容形式缺乏新意,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不足。四是现代教育偏重科学、技术等领域,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不足,导致年轻人对山东黄河文化的了解有限。


传播渠道不足

目前,在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过程中,缺乏适当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导致山东黄河文化难以覆盖更广泛的群体。一是一些地方缺乏专门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导致山东黄河文化传播渠道的缺乏。二是山东黄河文化的传承通常是师傅与徒弟之间口口相传的方式,而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需要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但有些地区可能缺乏相应的技术设备和资源,限制了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建设和运营。三是不同地区、机构和个人之间缺乏合作,导致山东黄河文化的传播渠道分散化,难以形成合力。


缺乏制度保障

一是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缺乏相关的制度支持,使得山东地区黄河文化相关机构较少,这些机构的组织管理和传播能力有限,导致文化项目的推进受到制约,山东地区的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二是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缺乏法律支撑,使一些文化遗产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面临被破坏、被侵权等风险,继而威胁到黄河文化的传承。三是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激励机制,使从事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人员缺乏动力,学习和传承黄河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四是山东黄河文化相关的教育体制不健全,导致黄河文化的教育资源不足,无法为年轻一代提供专业的文化传承教育。五是山东黄河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与当地其他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限制了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只有山东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建立深入的合作机制,才能持续推进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的路径

在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过程中,既需要保留黄河文化传统底蕴,又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确保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提升年轻一代对黄河文化的兴趣

面对年轻人兴趣不高的情况,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激发年轻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加关注和了解黄河文化。


一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山东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如短视频、动画、音乐、互动游戏等,还可以设计适合年轻人的活动,如青年论坛、文化创意比赛等,吸引他们参与并展示创意。二是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互动体验环节,让年轻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参与到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过程中。三是将山东黄河文化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展示其现实价值,引发年轻人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山东黄河文化所能提供的情感价值,从而产生兴趣。四是将黄河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讲座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山东黄河文化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传说和人物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组建青年志愿者团队,让学生们实地参与黄河文化传播项目,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创意,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培养学生们的主动性。


社区参与

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社区可以使山东黄河文化的相关活动更好地落地,让更多人参与并体验黄河文化,增强山东人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和情感。


一是可以在社区内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节庆活动、手工艺品制作、民俗体验、摄影比赛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让山东黄河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社区成员更加了解和认同山东黄河文化。二是可以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过程,如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发放黄河文化相关宣传资料等志愿活动,让居民通过实际行动深入参与到保护传承弘扬山东黄河文化的过程中。三是可以在社区内设立山东黄河文化展览或展示区,陈列与黄河相关的图片、手工艺品、展板等,让居民随时了解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


通过让社区参与到相关活动的策划中,可以使山东黄河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和传承与山东黄河文化相关的文化遗产。


加强数字化传播

数字科技为传播黄河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现代科技,开发虚拟展览、移动应用等,可以将黄河的美景和文化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一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通过虚拟游览、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身临其境地体验黄河流域的风光和历史场景,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二是可以创建在线黄河文化展览平台,通过高清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山东黄河沿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艺术品等。三是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发布有关山东黄河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信息,通过有趣、生动的黄河文化相关文章或短视频,展示黄河的美景、传统故事等,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关于黄河文化的线上讲座和互动交流,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四是可以制作与山东黄河文化相关的数字图书、音频节目、电子杂志等数字化文化产品,传递黄河文化相关知识。


总的来说,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可以使黄河文化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山东黄河文化,有助于实现山东黄河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传承。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通力合作可以为山东黄河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支持,使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更好开展。


政府可以制定规章制度,将黄河文化遗产列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黄河文化的数字化、研究等项目,为山东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通过赞助、参与黄河文化相关展览、活动、数字化项目的形式,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帮助黄河文化更广泛地传播。社会组织可以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讲座、手工艺品制作等,吸引社区居民和公众参与到山东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中。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开展黄河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如文化展览、主题巡展、文化旅游等)、数字化项目(如建设黄河文化的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等),扩大山东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