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作者:彭惠来源:《炎黄地理》日期:2024-01-23人气:15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千百年来文明、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的重要情感纽带,还是国家、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媒体时代,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方式不断发展变革,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核心途径。对此,本文将立足于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实际,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进行研究分析。

1.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述

1.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涉及多种不同媒介形式的概念,是基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终端等设备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主要媒介形式为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形成与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

1.2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应用,其主要表现出传统方式先进性、受众覆盖面广泛、交流互动便捷等特征,具体而言:第一,传播方式先进性。新媒体的内容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新媒体使得内容更加形象、形式更加多样、信息量更大、传达效果更佳,在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和参与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可以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将信息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保证传播个性化。第二,受众覆盖面广泛。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通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如今我国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的人群在国家总人口中占据着较高比重,进一步体现了新媒体有着广泛的受众覆盖面。第三,交流互动便捷。新媒体是一种双向传播的媒介,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共享、创造和评论内容,与媒体实现互动交流。此外,新媒体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和传播,随时随地接收和制作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将其视作本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一系列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关联的实物或场所。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同时涉及多个门类,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指的是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因为地域性特征的存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可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民风民情。第二,可观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形成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可观赏性,所以可将其界定成一门欣赏艺术,人们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获得美的体验。第三,依附性。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且活态的文化资源,其早期的传承发展主要是通过传承人口耳相传、典藏笔记等方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种影像、视频等数字化呈现手段逐渐加入,从而实现保存和记录,由此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特征。

2.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2.1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但是非遗传承人群老龄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法用文字完整生动记录等问题日益突显。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全市目前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3项,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8项,拥有非遗传承人1147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人,省级传承人100人,仅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就有20名省级以上传承人相继离世,开展数字化抢救性记录迫在眉睫。借助短视频与直播,濒危非遗内容被更多人看见。通过新媒体技术,萍乡东傩面具、长汀公嫲吹等濒危非遗内容的播放量显著增长。

依托新媒体打造数字化媒体传播平台,可切实解决非遗传承断档、纪录文件易丢失损毁、更新不方便等问题,极大的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进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江西省赣州市打造的“非遗数据库”和“客家文化云平台”,将全市非遗项目进行图、文、音视频详细纪录,同时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建档,利用VR技术对非遗展示场馆进行全面展示,并向公众提供检索、浏览功能,实现了非遗感官体验和文化展示的便捷触达,让非遗可见、可及和共享。

    2.2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极具欣赏性的传统文化事象和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了以图片和视频为主的新媒体平台展示的“香饽饽”。尤其是传统手工艺、传统曲艺戏剧等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纷纷以短视频和直播方式火爆“出圈”,传播主体从遗产项目的管理机关、传承人转向了关注非遗、喜爱非遗的人民大众。《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自2019年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以来,目前已有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入驻平台,覆盖率达99.74%,视频播放量超3726亿,点赞量超94亿。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平台销量增长617%,有116位30岁以下认证非遗传承人活跃在平台上,带货成交额破百万元的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大批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了展示和销售平台,实现创业增收、正向发展。非遗的数字化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经济收益,非遗文化大放光彩,同时又拓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面,开辟了一条非遗生命力的数字化生存路径。

3.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新媒体时代,随着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2021年5月,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此从国家层面提出了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图文、音视频及实物资料等的采集汇总和数字化处理工作,并致力于建立完善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据库体系。与此同时,有序推进非遗记录工程建设,推动对1800余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如今已完成对其中1000余个非遗项目的验收工作。2023年6月,我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了我国第一个非遗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进一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3.1利用新媒体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根本上而言,利用新媒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主要是借助数字技术,以非实物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呈现,同时依托互联网进行全新的阐释、传播、存储,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应用。就如今发展实践而言,新媒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主要涉及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展示、数字化虚拟现实、数字化存储等一系列技术。在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中,应秉承完整性、系统性原则,切实保证其的系统完整,并在先进技术手段下保障其传承效果。

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一是积极引入数字采集技术、存储技术。比如,引入数据库存储技术、数字摄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的全面采集、记录、存储,并实现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共联共享。二是积极引入数字修复技术。比如,引入3D打印技术,对相关缺失的非遗项目信息予以修复;亦或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让文化传承传播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象。三是积极引入数字呈现、数字传播技术。比如,依托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览馆,对相关非遗项目的综合价值进行充分开发。在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实现文化、科技、艺术、时尚等的充分融合,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文化内涵的同时,赋予其以时代特色,进而更好地激发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活力。

 具体而言,非遗工作者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化,由此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存储,同时,可引入数据库技术对这些数字化内容进行针对管理,为人们检索使用提供便利。这样一来,除去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直观呈现,还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久保存,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化基础上,还可借助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生成数字动画、虚拟空间等,结合相关的音视频等资料,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表现力,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当地为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逐个建立了有声海报档案,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扫码以声音+图像的方式得到非遗项目相关信息,极大的增加了非遗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探索欲和便携度。2023年11月,《有声海报 赣南客家非遗中的“国字号”》系列作品荣获了2023年度中国城市网盟奖。

3.2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

新媒体不仅包含各式各样的传播方式,同时还具有传播高效、覆盖面广泛的优势,对此,应发挥新媒体的这些应用优势,通过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普及、展示等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并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与官方进行交流互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献言献策,激发全民非遗保护热情,向官方积极提供非遗线索。例如,江西省赣州市赣南艺术研究所创排的短视频《赣州有戏》,通过采茶戏剧元素串联客家民俗、客家菜谱和非遗技艺,在人民网、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各大短视频平台大放异彩,收获了超2.7万人次的转发量、超10万人次的点赞量、阅读量高达600万人次。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进校园、进商圈,通过举办展览、演出、讲座等,向公众普及非遗的意义和价值,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进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获得来自社会各方主体的更多关注和支持。赣州市打造的2023“来赣州过客家年”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的方式开展了十余场次客家民俗活动,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弘扬客家文化,上万现场游客和千万“云游客”共同感受客家独特文化和浓厚年味,活动联合20个直播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达1493.91万次。同时,加快推进校地共建,充分利用高校资深教师和专业学生团队的力量,为非遗传承事业引入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如华南师范大学华赋新遗团队走进江西赣州石城县开展“提升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和能力”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新媒体知识宣讲会,从认识新媒体、平台运营、摄影技巧、制图修图、视频创作、直播技巧等新媒体知识入手,“面对面”“手把手”让非遗传承人快速掌握新媒体知识,助力非遗产品的推广和宣传。

3.3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开发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建自身专属IP,实现变革创新,是摆在人们面前所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此,可引入游戏、虚拟化技术等相关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多元开发,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非遗IP产品。比如,依托游戏赋能手段,创建非遗IP新形态。如贵州文旅部门联合腾讯“QQ飞车”开发首条贵州游戏电竞IP主题非遗旅游线路,同时在游戏中推出“一路向黔”主题赛道,实现了对贵州自然风貌、人文风情、科技成果的直观呈现。还有手游“王者荣耀”与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波携手推出游戏限定皮肤“庄周高山流水”,实现了游戏画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琴、名曲《高山流水》的有机融合。又如,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推进非遗体验与场景建构的有机融合,助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特征,为其量身打造数字化场景,引领人们在直观生动的场景中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依托优质的虚实共生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开发。同时,还可通过构建起非遗数字产品与旅游场景的紧密联系,以线上线下交互、沉浸体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非遗沉浸式体验基地,推出非遗文化遗产演艺、非遗文化遗产研学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如赣州借助影像、虚拟仿真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对三条赣南客家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进行呈现,用户可在移动终端沉浸式体验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赣南采茶戏、东河戏、赣南客家民歌等非遗技艺,让游客在一步一景的游走中,见证客家民系迁徙历史,体验多彩非遗魅力,感受浓郁客家人文风情。


4.结语

    在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如何借助现代科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进入新阶段,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来源:《炎黄地理》https://www.zzqklm.com/w/xf/310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