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 ——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作者:贾璐璐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3-22人气:85

一、引言

(一)问题提出

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各种文件及讲话中被屡次提及,如今已被纳入《“十四五”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同频共振,因此要接续好乡村文化这一精神纽带,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就必须重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问题。笔者所生活的普通乡村存在着诸多废置的公共文化空间,村民由于现有的空间设置缺乏吸引力且与自身需求不符而愈发囿于自己的私人化空间,丧失了参与乡村公共活动的热情。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引导村民认识到自己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之一的权利与义务,发掘维系长期互动的情感能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由此,笔者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找出互动仪式结构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之中情感生产逻辑的耦合之处,以“情感”这一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与重构,实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与价值重塑。

(二)理论概述

互动仪式链的基点和关键就是互动仪式,柯林斯一反前人的宏大叙事,转向关注个体之间的互动,他认为的“互动仪式”指的是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下的一般表现为小范围内即时即地的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他认为在互动过程中只要产生了“加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仪式”,“加能”过程体现为互动双方参与积极性的持续提高,进而促生出一种共享情感,维持着互动仪式的进行,他特别把情感能量看作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动力,而所谓的“仪轨”只是非充分条件。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链”就是由上述无数个“互动仪式”联结而成的链状结构,他说:“整个社会都可以被看作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此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这个链状结构的大小由参与互动的人数决定,当参与人员足够多时,互动仪式链便转化成为中观乃至宏观级别的社会结构,这一过程揭示出微观个体互动之于宏观社会结构建构的基础性作用。基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的提出糅合了情感与理性、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这两对经常被置于对立位置的社会学概念,情感与理性、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充斥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运作过程,有感而发的个体行动会受到理性思维与社会结构的限制,同时个体的行动也在塑造着实践惯习与宏观结构。因此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与互动仪式的生成逻辑存在着耦合之处,以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催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进程定会事半功倍,突破当下困境。

二、互动仪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重塑

“仪式”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汇,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仪式”的内涵也发生了扩展与外延,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可以被称为“仪式”,不过发生在传统社会的活动大部分可以说是高度仪式性的,而在现代社会中则是低度仪式性活动居多,相较于城市社区而言,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仪式性特征更加突出,而乡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削减了这一特征,导致乡村公共性精神弱化,各种仪式的功能发挥也不如往日。仪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共性,而依托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互动仪式也是容许村民自由进入的,与仪式的公共性特征相符。“互动仪式”的发生和形成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发挥相呼应,基于不同类型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的“互动仪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催生出各种类型的“互动仪式”有利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重塑。

首先,互动仪式产生的基础性要素就是“情境”。柯林斯提出:“微观社会学解释的核心不是个体而是情境。”情境也是互动交往发生以及公共文化空间运作的基点。正如列斐伏尔在论述“空间”这一政治概念时传达出的意思,如果未曾生产出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和“改变社会”等都是空话。[]此处的情境不单单指各个实际存在的物理空间与场域,也包含各种交往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拥有一定的“在场”空间,村民才可以发生互动,这一微观情境的存在与维持使村民的情感交流与相互影响变为现实,进而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整合功能。

其次,结构化程序是仪式之所以为仪式的重要形式特征。正如戈夫曼对“互动仪式”的阐释—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无论是有着正规程序的仪式活动场所,如宗庙、祠堂等,还是村民自发形成的生活性仪式活动场所,如门前、树下等,其中发生的互动都在传递情感,而基由结构化程序达成的互动能够激起参与群体瞬时的关注焦点与情感共鸣,有序化的活动使这种共同情感得以长期维持,并指导着村民的个体行动,基于此乡村的各类仪式化活动成为了村民文化实践与情感表达的出口,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参与群体的集体归属感。总体而言,仪式性作为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重复性、程序化的乡村公共文化活动使“互动仪式”得以长期维持,使参与者经由高度、规律性地互动形成情感联结,从而深化村民对于乡村共同体的情感认同,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凝聚功能。

最后,基于符号认同的互动是仪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符号互动是一切交往的本质,人们在参与互动仪式时所产生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能量最后都会被符号化,转化为进入仪式的符号资本,符号资本越高的群体在互动仪式中越能够获得成员的高度关注与积极的情感能量,进而重造社区的群体团结感,增进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结。由此互动仪式的结果共同塑造着村民对于乡村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同时以柔性手段强化了乡村社会的公共秩序重塑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认同功能。另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国家层面意识形态“下沉”到基层社会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糅合国家主流价值与乡村文化精神之间鸿沟的功能,使自上而下的文化活动不再流于形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目标。

三、情感能量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重塑

中国乡土社会的联结主要依靠的是血缘与地缘关系,乡村社会中的各种行动多以情感为基础,各种人际都逃不过“人情”二字。传统乡村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仪式活动虽然繁琐,但它们强化着村民对于乡村这个集体的认同,维系着乡村共同体的稳定,现代乡村社会在经历各方面的转型之后,传统道德价值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与规范功能不断弱化,村民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有所松动,公共文化精神的价值不再被重视,引发多种认同危机,如今重构以集体情感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间对于消解乡土认同危机,实现乡土文化的情感复归至关重要。

情感社会学认为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黏合剂,可生成对广义的社会与文化结构的承诺。柯林斯认同上诉观点,他指出情感能量才是互动的真正驱动力,虽然个体能够在文化资本施与受的互动过程中获益,但发展积极情感才是人们觉得更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情感能量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持久性的,即使个体已经抽离出了当下的互动情境,“情感能量”依旧可以协助个体重温当时的情感体验,而且会影响下一次的行为选择。个体亲身在场才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如今由于村民之间情感联结淡化,再加上有时繁重的农活,人们更加愿意留置于自身私人化的空间,而丧失了走出门去参与文化活动的情感动力,因此一些公共文化空间便被废置,公共文化的价值也逐渐被忽视。在现代乡村社会,人们参与大大小小的互动仪式不只是为了获得一些物质利益,同时也在寻求着一种情感归属,满足自身情感表达的需求,只有人去参与了,空间的存在才有意义,互动亦是如此,因此激发民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情感能量才是当下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环节,也是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价值的关键步骤。

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需关注农民群众的情感需求,重视农民群众的情感能量,唤醒民众共同的乡村情感记忆,催发乡村公共文化的情感价值,打造具有温度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从而建设出鲜活的、有人情味儿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四、互动仪式链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路径

(一)以合理设置完善表达渠道

互动仪式的进行与维持需要合理的空间设置,道德价值的塑造与维续需要一定的设施支撑,在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各地掀起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热潮,国家层面也在向乡村社会输送文化产品,但现实情况却是投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公共文化空间被废置,成为摆设,而另外一些符合民众需求的空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应当对照民众的切实需求,按照“以需定供”的原则,调整传统活动场所的设置,改造废置空间,构建新型对话空间,重视各类空间的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村民多样化的互动需要与表达需求,同时参照空间可达、人群可达的规划标准合理选址,让村民想参与的时候“有路可去”、方便易达,突出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二)以记忆复归强化情感联结

链状结构的特点在于成员能够在其中共享情感体验,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情感能量才是仪式发生的持久驱动力。传统乡村社会之所以被成为共同体社会,是因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有着高度同质化的行为准则与生活方式,拥有着几乎一致的集体记忆,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而且一系列与节日及民俗相关的仪式性活动凝结出来的价值规范与情感认同对人们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使他们的集体精神愈发凸显。如今现代乡村社会中的村民都是一家一户原子化的个体,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民众限于自己的私人空间,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传统乡土秩序的约束力日渐减弱,因此需要呼吁集体记忆的复归,以记忆复归强化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结,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过程中,要使个体经验与传统文化相衔接,挖掘村民共有的集体记忆,并以符合时代特色的形态表达出来,以柔性方式赓续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助力乡村文化复兴。同时要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民众参与仪式互动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应有价值。

(三)以形式创新激发参与兴致

柯林斯在论述互动仪式时认为存在着一定的互动仪式市场,即人们会对互动时间、情感能量、文化资本以及其他他们能够应用到各种互动仪式中去的资源进行评估,继而选择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他们情感利益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情感能量是理性选择的共同指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存在价值在于村民的参与兴致,一个互动仪式成功与否在于它是否能够激起民众积极的情感能量,因此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要注重形式创新,结合民众需求创造新颖有趣的文化活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设置空间功能,不同特质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不可忽略特殊群体的需求。所谓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改造仍在发挥作用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如祠堂、宗庙等,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融入传统文化活动之中,如传统民俗、节日庆祝等;其二:加快建造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满足民众娱乐需求的活动场所,结合乡村特色发掘多样化的场所需求,如农艺交流会、厨艺分享会等等。总之要使公共文化空间的存在不只是一个摆设,就要了解民众想要什么,只有他们对这一互动仪式留有着积极的情感能量,这样的空间才有存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就要把它们打造成民众喜闻乐见、接地气而又体现村庄特色的文化形式,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

(四)以政策牵引打造特色载体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只是农民进行日常文化实践的场域,也是国家进行主流价值传播的载体,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实践展示了国家进行空间治理“编码”和基层社会进行能动性“解码”的过程,而实践效果如何取决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文化输送是否与乡村社会实际相契合。实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需要以政策牵引打造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特色载体,不能脱离乡村实际只做一些表面工程,要以国家主流价值观引领乡村公共精神培育进程并指导乡村社会道德秩序重建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在了解当地情况之后进行顶层设计,打造一系列与现实接轨且民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或者场所,以民时、民风、民俗为参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要撤除一些流于形式的文化空间,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与政策的倾斜,创新载体与活动形式,以灵活生动的方式表达国家主流文化,激发民众的集体意识与情感认同,使其转化成为乡村文化治理的内生动力,助益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建设。

五、结语

中国的乡村是一个从古而来的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之下,乡村社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转型与重构,传统乡村的公共精神与道德秩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被渐渐淡忘,共同体社会仿佛不复存在。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塑进路的前行已离不开作为主要参与及构建主体——“人”的情感能量的推动,一系列公共文化空间的运作逻辑与互动仪式的进行过程相呼应,在如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缺失及村民之间情感联结淡化的情况之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塑需发掘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能量,凝聚乡村社会的情感认同与集体归属感,推动共同体精神的复归,以情感生产为起点的当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可以再造乡村公共精神,以诸多柔性手段赓续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至于使乡村成为一个精神文明匮乏的虚无之地。


本文来源:《村委主任》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