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模式探索

作者:钟声贤,黄庆发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日期:2019-07-30人气:1098

进入21世纪,以网络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使得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科普受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科普知识,他们变成了更为主动的科普知识的分享者与传播者。新兴媒体环境下,传统科普媒体以产品为中心的传播形式缺乏参与创作、缺乏互动体验、缺乏多元化传播渠道,成为传统科普媒体发展的桎梏。近年来,《农村新技术》杂志作为农业科普教育的内容传播者,努力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传播模式,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  《农村新技术》杂志的“互联网+”

《农村新技术》创刊于1983年,是广西科学技术厅主管、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普期刊。《农村新技术》以“普及科技知识,服务‘三农’发展”为出版宗旨,重点传播国内外农业技术实践的新成果。期刊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农民朋友、种养专业户、农技推广人员、农业领域创新创业者等,报道内容包括农业种养新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三农”政策信息、农村创业致富信息、农业产业市场分析及农民生活相关的保健与法律知识等。

近年来,面对期刊市场的风云变幻和新兴媒体的次第登场,《农村新技术》杂志转变发展思路,与“互联网+”融合,探索以读者为中心,多平台、多方式的全媒体互动体验科普内容研发和传播平台,创新科普传播模式。在与“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农村新技术》借力新媒体技术,使杂志不再是一本普通的纸刊,而是通过多形式表达内容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这种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融合,还包括内容组织、传播形式、技术手段、创意理念、经营方式等要素的融合。《农村新技术》杂志“互联网+”的融合探索从期刊网站建设和期刊内容电子化开始,发展到现今针对纸刊、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内容的定制化发布,各平台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也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科普“粉丝”。

2  内容为王,创新科普融合创作

科普要做到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就必须注重科普内容,以内容取胜,丰富科普内容,才能吸引科普受众的眼球,达到科技为内容,以人为主角的科普目的。对此,《农村新技术》杂志通过发挥农业科普专家、科普作者、各类科普活动等资源优势,利用农业科普传播机构、地方科协、知名农业科普媒体平台的科普内容资源,搭建了符合现代科普传播的科普内容库、科普创作队伍库、科普知识收集渠道库,组建了杂志、新媒体内容创作和审核团队,形成内容、渠道、人才之间的良性互联系,并按时出版了纸刊、数字刊、微刊等,让传统农业科普内容以多形式、多平台地广泛传播。

此外,在科普内容创新上,《农村新技术》杂志贯彻“互联网+”的理念,丰富科普内容,创新内容报道形式,加强科普期刊的内容创作,制作一批精品科普作品,包括科普微视频、科普图文解说等,并通过期刊网络、微信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通过纸质期刊的多媒体化,增强读者对杂志的阅读兴趣,加深科普受众对农业科技知识的理解。例如,《农村新技术》杂志2016年推出的《乡村音画》栏目,由编辑采访摄像以片段的形式在网站和平台发布,当文章刊登出来的时候,扫描文后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视频采访报道。《乡村音画》栏目把优质内容与现代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了,报道形式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多媒体的,是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实行差异化、互补性传播。

3  传播为王,探索科普融合传播模式

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与新媒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传统传播技术功能的差异化而形成的功能单一、彼此不可取代的传播模式,而后者则是多功能融合的全媒体,几乎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类型。进入新媒体时代,《农村新技术》杂志结合“互联网+”思维,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打造以读者为中心的科普融合传播模式。

3.1打造微平台,扩大科普内容传播影响力

“互联网+”融合技术实现中,《农村新技术》杂志以打造微平台(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体现。针对农业从业者关注的热点,《农村新技术》微信公众平台整合杂志内容及作者团队、编辑团队、农业专家团队优势,及时向农业科普受众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发布专家对农业技术答疑解惑的权威内容,同时开展网络科普调查活动,引导科普受众高效获取技术、知识,构建科普杂志与受众共同参与的科技圈,提高科普传播的影响力。

3.2联动移动新闻客户端,实现差异化科普内容定制传播模式

当前,联动移动新闻客户端进行科普传播的核心是探索农业科普内容在移动互联端的定制与传播模式。对此,《农村新技术》杂志采用“精心策划+精品原创+及时响应+精准定位+多态呈现+适时发布”模式,在今日头条、百家号、趣头条、大鱼号等移动新闻客户端,对农业新技术、“三农”政策信息、杂志科普活动等内容第一时间进行定制、深化报道,引导受众认识新科技、了解新政策。

4  互动为王,增加科普传播的效果

《农村新技术》杂志通过多媒体联动、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增加期刊与科普受众的互动,形成以科普受众体验为主的科普互动模式,提高了科普传播的效果。

4.1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互动传播活动

科普知识问答活动可以加深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增加科普传播平台科普受众的数量,进而提高科普传播平台的影响力。为此,《农村新技术》杂志线上线下开展科普知识问答活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开展“科普知识问答领科技书籍”和“关注平台赠科普期刊”活动,线下利用科技下乡开展“科普知识问答有奖”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互动传播活动,提高了科普传播效率和科普传播平台的影响力。

4.2开展农业科普田地大讲堂活动

为增强农业科普传播效果,《农村新技术》杂志利用科普传播课题研究的机会,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科普受众进行科学技术指导,解决科普受众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指导技术的同时,还向前来“取经”的群众发放高效、实用的农业科普书刊与技术资料,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

4.3开通农业科普技术咨询服务互动平台

《农村新技术》杂志利用多年来收集积累的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数据资源,主办单位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众多的文献资源,以及广西区内一些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专家资源,通过QQ、微信群等互动交流平台向科普受众提供农业技术查询服务,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

5 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对策

5.1明确科普融合创作各要素定位

通过对科普创作队伍、科研团队(机构)、媒体渠道的有机融合,使科普创作实现多媒体形式的融合、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及服务模式的融合,创作出科普作品能够发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交互和呈现方式的创新优势,实现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传播与服务效果最大化。

5.2轻量快捷开展科普创作与传播

科普融合创作需要能够对当下社会科技热点快速响应,灵活、科学、有效地组织科普作品创作团队和渠道传播人员共同开展创作与传播,对科技热点和社会焦点的科技问题进行及时、权威解读,从而对科普受众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取得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5.3严格把关,确保科普作品的科学性

针对科普作品的科学性把关方面,需要投入精力挖掘科学资源,通过上门采访、约稿等方式吸纳各个领域、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参与科普作品选题创作过程,同时积极发展行业专家组成科技咨询团队,为科普创作和传播提供科学咨询,有效保证作品的质量。

5.4聚焦移动媒体,紧抓网络用户群体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普融合创作要以移动媒体为主要传播阵地,构建与之配套的资源传播生态环境,调动多种渠道进行科普作品传播。例如,除了科普杂志网站、App、微信平台等渠道外,还应积极与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百家号等多家媒体渠道建立合作关系,覆盖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客户端、PC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