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新闻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舆论反转动因和制衡之策

作者:邓思宜 来源:《视听》日期:2021-01-13人气:3301

一、舆论反转与新闻反转界定

舆论反转与新闻反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差别。在网络传播中,新闻反转是指新闻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

而舆论反转针主要针对公众态度,泛指公众态度在新闻事件的迭代发布中发生前后发转的现象。新闻反转是舆论发转的因,而舆论反转是新闻反转的果。

二、舆论反转动因探究

(一)碎片化信息拼凑,主观心理先行

在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UGC(User-generated-contend)和公民新闻逐渐进入视野。新闻发生时,新闻在场者几乎同时上传事件内容,而专业媒体人需要借助在场者的视频来还原事件本身。无疑这是对新闻报道的补充,但也不能忽视公民新闻的不专业性所带来的新闻伦理问题。

尤其是在事件发生时,上传的碎片化信息在新媒体时代迅速传播,受众根据碎片化信息,产生主观偏差,如会对所看到的弱势群体产生同情,转而对另一方进行辱骂。重庆坠江案中,因为社会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在事件未调查清楚前,网友纷纷指责女司机越线从而撞向公交车。甚至许多大V和自媒体纷纷转载,把过错归咎于女司机。以及“快递小哥雨中哭泣”事件中,凭借快递小哥在雨中哭泣一小段视频,网友推断出快递小哥是因为外卖被偷而哭。网友纷纷谴责偷外卖的人,同情外卖小哥,但实际上,外卖小哥只是因为和女朋友吵架伤心。

碎片化信息的拼凑,发布者的主观言论可以把舆论引向不同的方向。看见弱势群体发生争吵,人们的心理会不由自主偏向弱势,而公正客观则是站在同情后面。这也导致社会中不少有心之人利用网友的这一心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如四川德阳常女士将精心剪辑的视频上传到视频,声称某医生在游泳池不小心被小男孩撞到,其丈夫将小男孩按着打。事件一出,引发大片网友声讨安医生,最终导致安医生不堪其压力选择自杀。

(二)监管部门失职,权威信息失真

仅仅凭借在场者上传的视频,网友发表的言论极易“一边倒”。舆论监管部门在舆论引导过程的“隐形”,让这场话语狂欢发展不受控制。如“重庆坠江案”中官方媒体在事件未调查清楚前,私家车女司机逆行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多家媒体和大V未经查证的转发更是在公众心中无形增加了可信度。环球网微信公众号一天对同一事件发布截然不同的新闻正是舆论监管部门失职现象之一。这不仅仅是事件的反转,更是对官方媒体公信力的消耗。

(三)多方媒体“助力”,源头信息“变异”

新媒体时代造就了一个流量变现的时代,媒体维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变得异常困难。自媒体和大V为博取流量和噱头,在官方媒体对事件下定义前,假想和编造虚假信息。如“王凤雅事件”中,微信公众号“有槽”发表《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引发众多网友讨论,不乏对王凤雅家属重男轻女的行为表示不解和对其家属的谩骂。

央视发表评论《“小凤雅”事件真相出来了 谁改反思?反思什么?》对该事件进行了详细梳理,并证实王凤雅父母不存在诈捐行为,这场舆论风波才逐渐平息。尽管事件归于真相大白,但在这个过程中,网友对当事人的语言暴力一直存在。自媒体善于用感性的话语包裹事件的“爆点”,用弱势群体题材博取眼球、抢头条,偏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忽视了社会效益。多方媒体在舆论反转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功劳”,而这也在提醒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伦理的坚守。

三、舆论发转制衡之策

  在复杂、多变的事情面前,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感觉到了把握形式的力量,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①。而这也是公众易被自媒体带节奏,从而发表激烈言辞。因此针对舆论反转事件,需要多方合力,将舆论反转造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一)政府部门及时发声,深度调查事件缘由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需及时发布通告,加快事件调查,并及时跟进发布调查信息。借助新媒体下碎片化信息特点,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迭代新闻”在源头上消除信息的异化。如在“黑龙江男子赵宇福州见义勇为案”中,赵宇在制止李某侵害女邻居的过程中,导致李某内脏损伤伤残达到二级,而赵宇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14天。这一事件引发众多网友讨论,2月21日,福州市公安局发布最新通报,称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超过必要限度。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赵宇一案作出纠正,认定赵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一方面,新闻媒体的“迭代新闻”提上进程,另一方面,也应警惕碎片化信息的不完整性。因此,加快整体新闻报道的制作,选择音视频、H5等形式发布,扩大影响范围。

(二)加强舆论环境监管,保证舆论正向发展

新媒体时代,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从客观公正转变为高点击量和高阅读量,导致这一现象的底层原因是移动互联带来的经济效益。自媒体的不专业和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偏颇了社会效益。于此,不仅需要对媒体报道内容提出要求,也需要在每个领域培养意见领袖,即让某专业领域的专家对相关事件评论,矫正舆论走向。

因此,加强舆论环境监管,首先更改原有的评价体系,采用文章质量评价而非阅读量等无关因素;其次是对专业领域意见领袖的培养,以确保舆论的正向发展。

(三)引入事实核查制度,确保媒体客观报道

建立相关审核机制,一方面,让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把关人”的作用,对发布内容做到严格审核。另一方面,引入事实核查制度,鼓励各种事实审核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如《卫报》在 2011 年创办的博客网站上建立的“现实核查”机制,和专门针对英国公投而创办的事实核查团队等,又如腾讯新闻的“全民较真”微信公众号、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等②。

(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客观理智看待事件

移动互联网时代,公众不再仅仅是作为受众,技术的发展让其不仅可以参与事件的讨论,还可以发布新闻源,如公民新闻的发展。新闻生产主体的泛化,使得新闻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十分有必要。新闻道德伦理不应只是规约新闻媒体从业者,也应把新闻伦理学习的规约主体扩大。新闻道德伦理课程不应只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应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

在新闻爆出时,能在心中反问自身,我碰到的是什么新闻内容,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信源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③从而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人都希望在这场话语狂欢中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不同的想法交织成一张舆论的网,新闻事件的反转也导致舆论的反转。正如伯纳德·科恩曾经指出,在多数场合,媒介也许不能控制人们去想什么, 但在引导人们怎么想时却惊人的奏效④。因此媒体需要善用媒介引导功能,从而引导舆论良好发展。


本文来源:《视听》:https://www.zzqklm.com/w/xf/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