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以《梨园春》为例-艺术戏剧论文

作者:聊城大学音乐学院09级研究生—于小飞来源:原创日期:2012-01-08人气:2031
摘要:本文是对《梨园春》对河南豫剧的推广在全国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阐述,是其它戏曲的推广取之所长能够把各自的地方戏曲通过以大众化的品牌得以广泛地传唱。

关键词:戏曲文化;推广;传播:梨园春

随着电视在中国的普及,传媒与娱乐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大众化的娱乐需求得到了满足,几乎所有的娱乐形式都可以通过电视再现,它的随意、方便、廉价是以往任何娱乐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人们打开电视的第一欲望就是放松娱乐,电脑的普及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精神生活的需求是媒体与娱乐密切结合。大众媒体主要有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四种功能,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占主导地位,而它的传播传统娱乐文化和教育功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的各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还比不上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更吸引观众。

《梨园春》栏目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传媒的运作电视的传播

传媒的运作就是更有效的运用传媒力量施加影响,传媒运作的一般特征就是根据一定目的有意识的运用传媒,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所希望起到的作用[①]。《梨园春》恰恰站在戏曲与媒体结合的历史契合点上,及时的吸收了现代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途径,有效的发挥传媒与载体对戏曲的传播作用,为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利的生存空间,给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戏曲的继承和发扬带来更新的生机和活力。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相结合是《梨园春》打开市场赢得观众的关键,《梨园春》电视栏目把豫剧从舞台走向荧屏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了戏曲与群众的距离。

电视成为强势媒体是因为电视传播技术手段的特殊性,电视把多种传播形式集成在一起,多中传播手段依托一个电视画面集中提供给观众。这已经是多媒体传播式的信息提供方式,信息资源利用已经处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梨园春》通过电视的传播,电视技术手段的运用充分展现演员的表演技巧,增强艺术效果,是这种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艺术表现。电视是一种声形兼备的“视听艺术”它具有流动的声音和画面。1999年,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以“弘扬河南戏曲文化,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追求个性、铸造精品”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优秀的电视戏曲节目。与此同时,戏迷擂台赛就像一股强劲的旋风刮遍了中原大地,各地、县以擂台赛为主的电视栏目也应运而生,如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叶县电视台的《昆阳艺苑》、漯河电视台的《戏迷俱乐部》、汝州电视台的《戏苑争霸》……不少地区成立了《梨园春》艺术团、《梨园春》戏迷俱乐部,戏迷茶座等,是豫剧在群众中得到了普及和提高。

2、目标受众的特色定位----立足本省,放眼全国

(1)地域性特色保留戏曲原汁原味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生导师胡正荣在他的《这么多频道拿什么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越本土化的东西,越贴近的东西,老百姓越容易接受,中国人最终还是要看中国人自己的东西,所以制作出高品位的本土内容的节目才是制胜的关键”[②]。 地方戏曲艺术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它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不在乎理论的启迪,哲学的思辨,而是在于切身的情感体验。《梨园春》传播的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传统戏曲文艺---豫剧,其极有的地方特色就是说的河南话,唱的河南腔。河南地处中原,戏曲文化积淀深厚,河南是个戏园子,老百姓都喜欢看戏,唱戏。那些耳熟能详的名段如《花木兰》、《朝阳沟》、《穆桂英挂帅》、《五世请缨》、《收姜维》……….等等,男女老少都能张口就唱。河南是戏曲之乡有200多个专业演出团体,有数万名戏曲人才,全国300多个剧种河南就有40多个,《梨园春》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积极挖掘河南戏曲优秀传统剧目,打造出中原文化的品牌。

 (2)受众对象的广泛性

戏曲本身就是一种俗文化,是最具有人民性、群众性的形式之一,他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广大市民阶层和农民群众。河南省全省9000多万人口,农村人口有7000多万,这一庞大的观众群决定了戏曲艺术的命运。《梨园春》的受众目标非常明确是以喜爱豫剧的河南观众为主题,兼顾其他剧种的戏迷,《梨园春》正是传播合适的内容给合适的人,牢牢抓住核心观众,不断吸引边缘受众,培养潜在受众,随着名气不断提升《梨园春》的策划者们把它的受众稳定为以河南受众为核心,受众同时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以豫剧戏迷为核心受众同时其他剧种---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川剧、河北梆子等延伸,以中年为核心受众,同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受众。从年龄上划分包括少儿观众、青少年观众、中年观众、老年观众;从职业上划分包括学生、农民、工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领导干部、部队官兵、空姐、警察、医生、老师;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包括文盲、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地域上划分包括本省观众和外省观众。年轻的少儿擂主有秦梦瑶,张玫,孔莹等代表;青年的有贵州大学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吕伟是《梨园春》的男旦擂主;老年的有曲耀星老汉,他选唱的是一段《秦雪梅》嗓音细腻甜润,声声动听,妙不可言观众和评委把他捧上了擂主的宝座。

 (3)奖品的刺激

“打擂台”是观众认识和识别《梨园春》的基石。尤其是每年一度的“汽车大奖”的设立更是牵动着亿万戏迷的心。改版之初,《梨园春》年度擂主总决赛曾选择在除夕之夜现场直播,为了破解“谁能得到汽车?”这个巨大的悬念,很多戏迷放弃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在大年初一把获得汽车大奖的梨园春擂主的名字当成第二天的“头号新闻”四处传播。虽然人们渐渐开始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汽车大奖”,《梨园春》的年终决赛直播时间也和春节联欢晚会错开,但是每年谁是“梨园春擂主”,谁获得“汽车大奖”的悬念依然是戏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后来,《梨园春》年终决赛的现场直播也给参与投票的观众准备了丰厚的礼品,其中之一就是投票观众也同擂主一样有机会获得“汽车大奖”。此举促使观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一场节目中手机短信投票大约有10万人次。 金、银、铜奖选手将获得价值分别为10万元、6万元、4万元的轿车,优秀奖选手将获得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而除了以上提到的针对选手个人的奖励以外,还将针对选手所在院团给予扶植基金,金、银、铜奖及优秀奖选手所在院团将分别获得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的扶植基金。这一基金就是为了扶植基层院团的发展,鼓励那些民族戏曲的守望者,因为他们是戏曲振兴的希望和脊梁。

(4)品牌效应—提高《梨园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造星是现代电视品牌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栏目取得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梨园春》是中国最早的平民选秀节目,《梨园春》最早把平民百姓推向电视舞台,学生或平民通过《梨园春》的舞台可以一夜成名,平民唱主角的《梨园春》具有示范性和亲和力。《梨园春》成就了秦梦瑶、孔莹等电视戏曲明星,尤其是首届“擂响中国”全国戏迷擂台赛中脱颖而出的小孔莹,精灵般演绎豫剧名家马金凤《花打朝》中程七奶奶的幽默唱段,仅仅4岁就成为梨园擂主,还在澳大利亚唱响豫剧。孔莹成为继秦梦瑶之后,《梨园春》新的小擂主形象代言人。 “妙韵起神州歌飞海外,奇葩开澳土春满梨园”。《梨园飞歌》大型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成功演出,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第一次走出国门、首次实现了跨洋直播,这个《梨园春》栏目创新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跨越,使《梨园春》在全国电视戏曲栏目中的品牌优势更加突出。 《梨园飞歌》赴澳演出,是“中国文化澳洲行”系列活动之一。其中包括谭盾作品音乐会、现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内的13台演出已在澳大利亚展演,这些活动都大大提升了《梨园春》栏目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梨园春》剧组还上北京,下湖北,赴甘肃到新疆进行慰问演出,全国人民都知道:“中央有个‘心连心’河南有个‘梨园春’”,从东海到西至新疆,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无处不有、无人不晓《梨园春》栏目。

三、其它戏曲的推广

 以京剧进校园为例,京剧被纳入中小学音乐课中。读了徐百昂的《晒我姚剧进校园事例解你戏曲进课堂问题---京剧进校园之我见》、张旭东的《传统与现代携手建构京剧新课堂—关于“京剧进校园”的尝试与思考》、《国粹砺人,文化立院》、《“国粹”何能砺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现象解读》。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引进来走出去”,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还是京剧演员,都是按照命令照部就搬把京剧引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对京剧的了解,喜欢到热爱学唱提高学生素质,这样就像生产产品一样成批成批的生产,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去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强制性教学效果到底怎样呢?

这句“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③]”我认为用在《梨园春》对豫剧的推广更合适不过了,《梨园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用这棵“梧桐树”把全国各地的“凤凰”都引来了。它用《梨园春》这个舞台把已经成形的不需要在加工的产品直接搬上舞台,而这个加工的任务就交给这些戏迷或其监护人,用这棵“摇钱树”激励戏迷自己去学唱戏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戏曲段子学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能发现每个人的特点。其它戏曲的推广,不应只把任务交给学校老师,更重要的是利用现在先进技术,媒体更应该担当责任也像《梨园春》那样“大奖等你拿”“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去激励吸引戏曲爱好者自发的学习,使我们的传统戏曲能够更广泛的传播发展和继承。

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推广和传播方式,《梨园春》栏目只不过先人一步用其自己的独特方式把河南豫剧推向全国,展现在每个观众的面。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许会有更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陆小华著《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1版

[2].李晓、田智辉主编王黑特副主编《媒介研究:传媒学子论坛2008》  [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

[3].游洁著《电视媒体策划新论》   [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4].杨燕主编孟梅、于凯副主编《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谈》 [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第1版

[5].张国良著《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  [J]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年

[6].王阿敏《雅俗共赏(梨园春)》   [J]    瞭望新闻周刊  2002年4月29日第18期

[7].谭静波《(梨园春)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影响和启示》  [J]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5月第9卷第3期

[8].桑瑛《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看电视戏曲栏目的受众定位》   [J]  科技文汇 2008年2月

[9].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国粹”何以能“砺人”》   [J]    月度聚焦

[10].徐百昂《晒我姚剧进校园事例解你戏曲进课堂问题---京剧进校园之我见》  [J]   音乐畅想

[11].张旭东《传统与现代携手建构京剧新课堂—关于“京剧进校园”的尝试与思考》  [J]   教海探航

[12]《国粹砺人,文化立院》、《“国粹”何能砺人?---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京剧进校园现象解读》    [J]   行业风采



[①] 陆小华著《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    第211页

[②]桑瑛《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看电视戏曲栏目的受众定位》  第149页

[③]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国粹”何以能“砺人”》  第8页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