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精神分析之娱乐消费和偶像需求

作者:庞培来源:《视听》日期:2016-07-01人气:1677
 

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的选择和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人们的关注点。技术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实现了世界视野,随着技术的纵深发展,我们关注的不再是必需的衣食住行,而是附加的精神消费——娱乐。在这个信息海量的时代,我们以绝对性的优势力量关注着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给予我们娱乐最大的支持平台即是网络,现在网络媒体已经“泛娱乐化”。

一、娱乐消费与本我精神

媒体事业发展至今,从黄色新闻到娱乐新闻,从娱乐版到娱乐头条,为什么各种媒体都会表现出“娱乐化”现象?笔者认为在技术发展成熟的条件下,人的动机即本我精神的主导性,是第一位的内部原因。

(一)弗洛伊德的本我精神

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他把人的层次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本我,与生俱来,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冲动;自我,即自己,指自己可意识到的部分;超我,是理想中的完美典范,遵循道德原则。本我的支配原则是“享乐”,崇尚对快乐和愉悦的追求,本我与社会原则无关,与公共利益无关,以个体为中心。

(二)分众的物理空间形态

传统媒体时代我们称受众为大众,现在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变为分众。分众不仅是指受众在聚焦和关注内容上的分离,除了这种精神意义上的差别之外,在物理意义上也有不同于大众的明显差别。电视1958年在我国出现,以当时的乡村经济情况来说,全村的人会在固定时间围着一台电视机看节目。到了80年代,电视在我国普及,基本每个家庭都备有一台电视机,一家人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这是大众的物理形态。现在的分众则不同,每个人都“隐身”在电脑、手机的显示屏幕后,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偌大的网络平台,但这种注意力也不是连续性的,会随时随着突然闪现的链接或是手中鼠标的点击而转移,而且跳跃性极大。

(三)有限的人内传播

再者,看了新闻或是其他节目后,大众可以随时实现人际传播,产生观点的碰撞,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而分众如果产生意见,则可能会激动或是愤怒地在网络上跟帖或是敲上自己的评论,这种全时性的交流对于主体来说属于人内传播。尽管网络平台观点纷杂,有网友的互动,但是对于所有的分众个体均是如此,怎么时刻保证自己发出的声音不被湮没?所以这种人内传播并不是确定有效的,而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说,分众在跟帖或是写评论的时候,任何人不知道你是谁,看不到你的面部表情,体会不到你复杂的心理情绪,呈现给别人的是苍白的文字符号,留下的只是一个虚拟的ID。

分众的物理空间形态使他们在屏幕后面呈现的即是本我的状态,所以,从人的心理出发,本我精神、身体的物理空间形态与娱乐消费是相辅相成的。电脑后的“隐身”状态支持着人们去实现本我;人们这种本我的实现又给网络的娱乐化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基于猎奇心理和本我的唯乐原则,受众接受信息更倾向于媚俗的、奇异的。

二、偶像需求与自我转化

判断新闻价值五性之一的是显著性,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事情组合起来可以成为新闻,不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情组合也是新闻。两者对比来说,前者的传播效果可能仅仅局限于人内或小范围的人际中,而且受接近性的影响极大;后者则有可能会引起大众传播或是社会舆论,因为“非普通人”已在人们心中有了一个传播基础。我是一个普通人,除非成为下一个屠呦呦,否则没人注意我;而王岐山或吴亦凡的一举一动,吃了什么,去了哪里,都能引发群众的尖叫。笔者认为这里的原因是“名人效应”,即我们对于偶像的需求。

(一)名人效应的心理机制

社会群体是由假设群体和现实群体构成的。①所谓假设群体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定义的群体范围,实际中并不存在。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受众即属于假设群体,而且从实际情况看,崇尚娱乐的受众也确实形成了群体(规模),这就使得这些受众具备了群体的某些特征。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引用了一本游记中的话,叙述了声望对民众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用来解释“名人效应”的心理机制:“在民众心中,只要能与他建立交情,奉献上他们所有的一切,他们也无怨无悔。很显然,只要他一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显得异常兴奋,脸上泛起红光。假如他能向他们讲话,他们就会更加兴奋和愉悦,面部表情更加丰富,眼睛里还会呈现出异常的光芒。”②虽然勒庞讲的是对贵族的崇敬,但人们对偶像崇拜的心理亦是如此。

(二)受众对精神寄托的需求

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名人的力量。受众态度指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反应,由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意向这三种成分组成,③情感因素在态度构成中居核心地位,这种情感反映在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接收上就是对信息的喜爱性。心理能量平衡理论和认知平衡理论指出,每个人心理上正负能量都是守恒的,若在某种条件下一方重于另一方,则人们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推动人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结构转化;当人们的态度(观点和行为)与所喜欢的人的保持一致时,心理上就会获得平衡。在心理学上还存在一种“明星效应”,即人们都有愿意模仿自己所崇拜的对象的倾向。④现实中的人们总是对自己、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所不满,即使或正因这些事情改变不了,才会有寻找精神寄托的需要;明星总是经过包装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以便寻找到更多的追逐者。这样两个“寻找”一拍即合,他成了你的偶像,你成了他的粉丝。

三、结语

媒体发展壮大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地抓住它曾吸引或正在吸引的每一位读者以及潜在受众,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自己的平台上看到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那到底是什么才能有这么强烈的普遍性呢?答案无外乎娱乐。这种娱乐化倾向在电影中表现得特别直观。至此,我国电影的票房冠军是2016年《美人鱼》33.80亿元,2015年被称为票房“黑马”的《夏洛特烦恼》14.41亿元,与其同时间段的《山河故人》票房收入只有3010万元。现在电影票房贡献的主力军,不是年迈古稀的老年人,也不是未满18周岁的青年人,而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因为看电影和旅游一样,都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有时间,第二有金钱。那么这些年轻人的电影市场在哪里?试问,有多少人,愿意欣赏《刺客聂隐娘》,又有多少人沉浸在《小时代》中?答案不言自明。

 

注释:

①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80.

②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110. ③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03.

④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1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