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文化差异、礼貌原则与语用失误-文化论文

作者:陈荣来源:原创日期:2012-04-28人气:1061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商务谈判、出国留学、旅游、访问、政治会议、乃至阅读外国小说或者观看外国电影电视等等都是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形式多种多样,而言语交际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是回避不了语用上的差异,而这种语用差异往往是由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会导致出现信息错误、信息误导、信息障碍等等,即所谓的“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因为礼貌原则是制约言语行为的规范,是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尽管语用失误现象会出现在方方面面,但是礼貌原则却是制约语用的关键所在。
以下例子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
(1)老人家,你几岁了?
(2)谢谢你们鼓掌,拍马屁我。
(3)她说话很幽默,我都笑掉大牙
(4)清洁工,你早啊!
(5)A:我要找老师——B:你找哪个老师?
(6)老师,废话少说,快点上课吧。
A:阅读老师——B:阅读老师叫什么名字?
A:不知道,老的女人,女的……,老女人。
(7)算了算了,老师,我不想知道这个语法,不要说了。
对于在英美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英美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必要的汉文化背景知识,在与中国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去理解对方并表达自己,因而产生失误。可见,文化差异是导致学习者语用错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文化差异
具体来说,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词汇是是语言系统的支柱,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化也最为敏感,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涉及面也最为广泛。
(1)文化含义不相等的“非等值词语”——国俗词语
汉语中的国俗词语是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反映,种类很多,如:名物词语、专有名词、固定短语、制度词语、征喻词语等等,其中,固定短语等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难点。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如拍马屁、走后门、开夜车、铁饭碗、打包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等。这些词语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等值词语,有些词语即使能够翻译出来,也往往是词不达意。比如最近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说到的“不折腾”一词,就难倒了众多翻译,各种翻法五花八门:像“翻来倒去”(don'tflipflop),“别走岔路”(don'tgetsidetracked),“别反复”(don'tswaybackandforth)、不踌躇(nodithering),还有翻译成“没有重大变化”(nomajorchanges)的,但这些都没有把“不折腾”一词中蕴含的“混乱、自我消耗”之意表达出来。
(2)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者相近,但是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者差异比较大的词语:
这些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词语、颜色词、数词等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传人”让国人引以为豪,因而汉语中有很多词都含有“龙“字,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且都为褒义;但对于英美人来说,“龙”却是凶恶的象征。再比如:猫头鹰在汉语中是凶事出现前的征兆,但是在英文中却是智慧的象征。
(二)、语用中的文化差异
(1)称呼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老师一般不允许学生对他直呼其名,以维护尊严,而英美人正好相反,希望学生称呼他们的名字,以示平等、亲切。在中国,称呼别人时,称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位,前面再加上他的姓,如:李局长、陈校长、汪主任等,但英美人很少称别人为:Mangersmith(史密斯经理),PrincipalJackson(杰克逊校长)。只有少数职业或者职务可用于称呼,比如医生或者有博士学位的人称作Doctor~等等。
(2)日常寒暄用语的语用差异
语言在社交应酬方面的差异也鲜明地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们是高度约定俗成的行为。寒暄是朋友或者熟人之间的一种会话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少量的信息最大程度地推动双方关系的融洽,而不在于向对方提供具体的交际内容,寒暄用语在不同民族中的表达方式并不相同。在中国熟人之间或者初次相识的人之间发问很随便,常常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工资、婚恋情况等等,比如:吃饭了吗?上哪儿去啊?去买菜啊?等等,明知故问,以示关切;中国人关心他人的方式与口吻也常常给英美人“教训人”的感觉,比如:“感冒了?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呢?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这样的寒暄用语令西方人很不能理解,因为英美文化注重隐私,不希望自己的隐私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这一点在日常的寒暄用语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人们可以随便谈论天气、业余爱好、地方以及全国性的事件,而随便询问收入、婚恋等则会让人感到厌烦和不愉快。
(3)社交应酬语的文化差异
在社交方面,汉文化中,接受对方的邀请或者参加晚会时,往往不是爽快地答应下来,而总是半推半就地应承;家中来客人时,不管是不是实际的需要,都要端茶送水殷勤招待,即便是陌生客人也同其拉家常,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宴请客人时,汉民族的热情好客体现得淋漓尽致:饭桌上使劲劝酒、劝菜,唯恐招待不周,比如,主人常常会说:”今天没什么好菜,大家多包涵;随便吃,随便吃,千万别客气;到了这儿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多吃点啊……”。而在英美人看来,中国人的这种方式干预了个人自由,并非是诚心诚意的友善,显得很虚伪。这些文化差异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习惯、行为准则以及社交方式,即中国人的礼貌准则。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