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养母》中的文化心理反思-文化论文

作者:张映峰来源:原创日期:2012-07-05人气:732
课文第八段也写到了几个例外情况:“当然也有例外,来了她认为是对她的亲人很友好甚至很重要的客人,她就换了一种态度,招待得很周到实在,如待亲人了。”接下来,作者在第九段进行了这样的议论:“我想,她的心全部投注在自己亲人身上,再没有多余的东西给外人了。是不是可以说她的爱是小气的?哪一个家庭不是因为有了‘小气的爱’,才有了最真切的幸福?她在亲人面前何曾自私小气过一点点?她其实只是对自己小气。”课文十一自然段有这样一段略写:“许多年后,我在城里读了大学,上了班,知道了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城里人曾饥饿到什么程度,而我在养母的庇护下,不仅没有饿过一次饭,连挑食的习惯也没怎么改。”课文结尾是一段抒情:“养母,我的恩重如山的养母,您没有文化,而我如今身处都市圈,却很难再见到您这样纯粹的人。”
感谢杨新雨没有藻饰,给我们活生生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农村妇女。但我认为很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养母”身上所积淀的民族文化心理。“养母”把自己的亲人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也是唯一,甚至到了几乎忽视自我的程度。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对亲人无私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爱,值得歌颂。但是,好的文学作品给人以更高的精神享受,特别是作为语文课本的作品,对于辨别是非能力尚不强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在那饥荒年代,养母对来“我”家的客人采取应付态度,只舀给“一些稀汤”。来“我”家的客人,大概也是那时忍饥挨饿的人,当然,在那段令人恐怖的饥荒年代,作为一个地位并不高的普通农村妇女,经历了生存的严峻考验,没有更大的能力周济其他人。但既然是客人,想必来的次数不会多,养母做出的这些极其伤人自尊的事,是不是自私呢?而“来了她认为是对她的亲人很友好甚至很重要的客人”,就“招待得周到实在,如待亲人了。”我不知道这“重要的客人”指什么人,是关系较好的人,还是对我家有用或者有点权势的人物?如果真是这样,这是不是已算得上冷酷、势利?而作者在结尾说:“养母,我的恩重如山的母亲,您没有文化,而我如今身处都市文化圈,却很难见到您这样纯粹的人。”养母确实对“我”恩重如山,但也仅仅只是对“我”、养父和养母的亲人有恩。
养母对人的取舍只有一个因素——关系,只要关系亲,一切都要服从于关系,招待客人根据关系,向灰文秀子要馍馍也只考虑自己的亲人,至于是否还有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养母是绝不会关注的。养母的头脑中很难产生公平、正义,在她的价值观中,血缘关系是第一位的,这在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依据。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国最高阶层的权力延续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血缘关系,在这种体制下统治阶级血缘关系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而血缘关系外的人,其生存的正常权力都难以保征,更遑论其他权力了。在这一点上,中国典型的太监、皇妃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辛亥革命在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场伟大革命,原因就在于从此之后中国推翻了这种落后的以血缘关系延续的政治,而把公平、正义、博爱确立为全民应当追求的第一价值观,它也应是当代社会所普遍追求的全人类的价值观。
只关注自己亲人的人,在我们身边并不缺乏,我们缺乏的是对全社会有广博之爱的人。其实,作者也正是有感于当今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而发出的感慨。如果我们来一个换位思考:“我”不是养母的儿子,而是吃过养母稀汤饭的客人,“我”还会说养母是一个“纯粹的人”吗?作者其实是拿双重标准衡量“养母”和“都市文化圈中”的人。如果我们细加分析,我们就不会否认养母正是都市文化圈中这一类人。最起码,和这一类人有共同的心理基础。
这不仅使我想起了《简.爱》中简.爱初到洛伍德慈善学校与她的同学海伦.彭斯的一段对话。(此前海伦.彭斯曾被一位老师“赶出了课堂”,而在另一堂课上,“虽然她表现很好,那位老师还是骂了她。”)简.爱说:“如果别人对你好,你也应该对他们好。但是当别人对你不好时,你就不应该对他们好。”而海伦回答:“我们不能那样做!我们应该爱我们的敌人并希望他们幸福!”在海伦的影响和鼓励下,简.爱在洛伍德生活了八年,最后成了班里最好的学生。并在洛伍德学校做了几年的教师。后来简.爱离开了洛伍德学校,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并与庄园主罗彻斯特先生相爱,但在举行婚礼的时候,简.爱意外地得知罗彻斯特先生有一位疯妻子,(罗彻斯特先生的不幸婚姻是他父亲一手造成的。)简.爱虽理解并仍爱着罗彻斯特先生,却也没有对自己的情敌——疯女人产生丝毫的怨恨情绪。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简.爱选择了离开罗彻斯特先生,这显然对她和她所爱的人罗彻斯特先生均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而后来,当她得知疯女人贝莎纵火烧毁了许多房屋,罗彻斯特生生为了救佣人和纵火的疯妻子,竟至双目失明和一只手被截肢,简.爱毅然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彻斯特先生结婚。
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结合的一个共同心理基础是爱每一个人。这一思想在本篇小说的其他地方同样有所体现:简.爱把叔叔留给她的两万英镑与圣.约翰姊妹平分;而圣约翰为了帮助印度人终身未婚。这种思想我们可以从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德雷莎嬷嬷身上找到依据。这些行为仍然是出于一种广博的人类之爱。文化积淀,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反观当前我国贪污腐败猖獗,人们私欲膨胀的现实,对本民族所积淀的文化进行反思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总之,狭隘的亲情文化十分不利于人们形成现代价值观,而当化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广博之爱的共同心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