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经济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陈莺日期:2012-11-26人气:1095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不断地向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扩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确实起到了很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虽然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受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首要法则,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它们拥有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从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能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其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据估算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次,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容易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

  (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及管理方面比之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全球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知名品牌及产品充斥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被抑制,无法实现国家经济的顺利转型。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也一直受控于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其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始终处于全球垂直分工体系中的最底端,没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四)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历经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运动后,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已经出现: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基本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供应者,还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性加工工场。出现这一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新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为了参与国际竞争,只能以消耗国内稀缺自然资源和忍受对国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它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住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引入和利用外资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入则带来了实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

  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一直落后、受控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科技上居于劣势,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发展的主流,不仅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又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全球性投资的规范框架和规则开始形成。有明显的经验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的程度与其GDP的增长成正比,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进一步促进国家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先进的发展模式。

  (四)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进步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全球经济成为联系日益紧密的整体,也使得民主进步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而日益发达的信息传媒网络,则从技术上提供了支持,加强了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力,宣扬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还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追求民主进步的诉求空前高涨。他们会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人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他们希望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要求更加广泛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这些无疑都是发展中国家民主进步的象征。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经济全球化,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自己,促进我国经济的持久稳定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原则性的思考:

  (一)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如果我们否认乃至拒绝它,闭关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我国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因此,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主要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方面是要能够灵活运用经济全球化的规则,特别是WTO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条款;另一方面是要努力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贸易体制,以此来努力化解和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全面创新,不断提高经济国际化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形成创新优势,就是通过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进一步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首先观念创新是先导,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不但企业应树立全新的观念,政府也应树立全新的观念。其次制度创新重点要抓好宏观制度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既要符合中国实际,又要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管理创新则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全面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健全合理机制,搞好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技术扩散。产品创新则是不断改造传统产品,研究开发新产品,培育和宣传名牌产品。市场创新必须确立自身的科学创新模式,实现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的转变。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注重人力资源培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为企业科技进步奠定稳固的基础。

  而国际间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能在全球高新技术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我国应努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全面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较长的周期性,所以在积极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从国外招聘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最重要的则是要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我们要强化竞争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源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经济区域化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尤为重要,有助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抵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消除全球化带来的负面作用。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的开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西方的开放,其主要收益在于带动了我国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重点带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开放方式已经不断受到内外不利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我国面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市场开发潜力已经基本被挖掘完毕,仅依靠沿海地区庞大的出口加工业难以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经济在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后,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日益显现,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争取在国际交换中获取新的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应是未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我国应调整对外开放的格局,将重点转向同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我国应特别重视与区域化进程迅速的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及金融合作,直接加入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经济开放的长远战略目标,应是大力发展与中亚、西亚国家及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联结东南亚、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的共同市场,以此来制衡与消解对日本、美国、西欧的依赖,扩宽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

  (五)加快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历史上,一个国家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都会形成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而这些大企业又将积极促进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9世纪的英国、德国如此,20世纪的美国、日本如此,甚至我们的邻居韩国也是如此。所以我国应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民族企业走向国际创造良好的条件,打造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依靠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在全球吸纳、整合资源的能力。中国经济正在成长壮大,中国也必将有一批大企业跻身世界级大公司行列。中国要想走向世界,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确实需要像联想这样的全球跨国公司。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努力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程度,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走得更快,在世界上占得一席之地,真正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把握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风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跨越式提高国家竞争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应牢牢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我国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不断提升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主动拓展全球化的参与方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逐步提升全球治理的话语权,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6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