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分数乘分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数学论文发表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11人气:1190

分数乘分数一直以来是五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计算方法很容易掌握,但是背住了,会算了,考试能得高分就实现教学的价值了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和两位老师进行了实践:
A教师的课堂回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乘分数。(板书:分数乘法三)
生:老师,我已经会算了。
师:(微笑)说说,分数乘分数怎么算?
生:分数乘分数,用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看来分数乘分数的方法大家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在计算分数乘分数的时候,要用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你们知道吗?
生:(摇头,面露困惑)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演示并讲解),如果要计算 × =?,我们可以先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用斜线涂出它的 (折、涂一张纸的 ),再把这张纸横着对折2次,找到 的 (用红色涂出斜线部分的 ),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 。 正是 的 ,也就是 × 的结果。
 → →  →  
师:大家明白了吗?(生似懂非懂)请同学们用这种办法试着来画一画、涂一涂,看 × =?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虽能算出 × 的结果,但是对怎么画、涂表示计算的道理却出现极大的困难。在涂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同的涂法: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涂法,老师显然也感到意外万分。于是再次演示正确的画、涂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之后,草草收兵,进行接下来的计算练习巩固环节。从课堂小测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但是对算理的理解还是糊涂一片。
经课后访谈得知,有些学生先算出来 × 的得数,再表示出这张纸的2/15,如图二;大部分学生虽能正确涂出一张纸的2/5,但对接下来涂这个数的1/3的时候,找不到是哪部分的1/3。如图一和其余四种涂法。
教学注释:
教材的本意是要通过折纸、涂色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再掌握算法,而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已知算法的情况下,作为中介的折纸与画图却成了教学的难点。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因为,学生大多对算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不理解算理,即使会算分数乘分数的题目,却对未来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设下了障碍。因此,教材安排的折纸与涂色活动是很有深意的。这部分绝不能成为课堂的点缀,也不能仅凭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就匆忙结束。必须让学生亲自经历这一活动,让他们找到2/5的1/3,发现2/5的1/3就是整张纸的2/15,从而得到算式与结果的关联。基于这些思考,第二位老师进行了教学实践。

B教师的课堂回放:
片段一:
师:(课前每人发一张纸)用折纸的方式,折出这张纸的1/2。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1/2。
(生自主完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把这张纸对折,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那其中的一份我涂了色就表示其中的1/2。
师:现在这张纸被涂色的部分,也就是?
生:这张纸的1/2。
师:如果用涂色的方式来表示这张纸的1/2的1/4,你们还会吗?
(生折、涂,教师巡视,找有代表性的方法汇报)
生:我把这张纸先撕了,拿出了这份,然后对折,对折,就涂其中的一份就可以了。
教学注释:学生通过撕纸,把一张纸的1/2变成新的单位1。这充分反应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明白1/2张纸是单位1。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明白了算式的含义。
师:表示的是谁的1/4?
生:是这张纸的1/4(学生先撕了一张纸的1/2做的,所以学生指的这张纸是1/2张纸的1/4)
师:想一想,你们指的这张纸和我们开始用的纸之间的关系?
生:是开始纸的1/2。
师:那么这1/4是?
生:开始那张纸的1/2的1/4。
师:听明白了吗?现在想想我们是怎么完成这张纸的1/2的1/4的?
生:首先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就是?
生:就是一张纸的1/8。
师:是一张纸的1/8,对不对呢?快把你们撕的纸合起来看看,是不是这张纸的1/8?
(生验证)
教学注释:让学生撕下1/2张纸,再去找它的1/4时,学生描述的“这张纸”并非原来完整的一张纸。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还原这张纸,再来理解手中纸的1/4是原来整张纸的1/2的1/4,也就是整张纸的1/8。让孩子结合直观图示,逐渐形成抽象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片段二: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看看这道题,(2/5×3/7)你会做吗?做完后能结合折纸,说说算式的含义吗?
(生讨论之后汇报)
师:你们会说含义了吗?
生:就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再把这两份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师:其实就是求什么?
生:一张纸的2/5的3/7是多少?
师:你们计算出来了吗?
生:6/35。
师:这6/35是把谁看作单位“1”?
生:把这张纸的2/5看作单位“1”。
生:是把这张纸看作单位“1”。
师: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是把这张纸的2/5看作单位“1”,那应是平均分成7份,取3份,所以2/15是把整张纸看作单位“1”。所以2/5×3/7的含义就是?
生:求这张纸的2/5的3/7,也就是这张纸的6/35。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先求一张纸的2/5,再求这张纸的2/5的3/7是多少,就是求原来整个这张纸的6/35。
(生体会)
教学注释:在学生通过折、涂,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一张纸的1/2的1/4,也就是整张纸的1/8之后,这部分教学没有进行折纸,也没有图例,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就算式来说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算式的意义进行了追问和点拨:6/35是把谁看作单位“1”?那么2/5×3/7的含义是什么?借助折纸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和体会:先求一张纸的2/5,再求这张纸的2/5的3/7是多少,就是求原来整个这张纸的6/35。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两次涂色的动态过程,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借助几何直观达到对算理的抽象理解。
学习与思考:
分数乘法(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这三个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每个教学目标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前两个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才可以总结计算方法;掌握了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计算;拥有计算能力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即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体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据J.Martin研究的结论,“整体1”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情况①(以1/5为例):
(1)1个物体,例如一个“圆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2)5个物体,例如“5块糖”,其中的“1块”占“5块”的1/5;
(3)5个以上但是5的倍数,例如“15块糖”,平均分为5份,取其中的1份;
(4)比1个多但比5个少,例如,“2块巧克力”作为“整体”;
(5)比5个多但不能被5整除,例如,“7根香蕉”作为“整体”;
(6)一个单独物体的一部分的1/5,例如,一米的3/4的1/5。
这六种情况不可能让学生同时学习,但让学生逐步地经历这些“情境”对学习分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1)(2)(3)这三种情境。(4)(5)两种情境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非常必要,而情境(6)则是学生很好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模型”。
由此,我们推想,学生学习分数乘法出现困难,归根结底还是对第(6)种情境经历不够。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关注到了这一点,但是在实施中,侧重有所不同。A老师利用了系统演示和讲解的办法。这虽能节省教学时间,却从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何况,学生对分数乘分数这一“模型”的理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演示远远不够,还要有梯度地呈现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反复体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B老师先和学生一起经历折、涂一张纸的1/2,再涂这张纸的1/2的1/4。在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整张纸的1/8之后,再让学生借助折纸的情境来想像2/5×3/7表示什么?并在学生容易困惑的地方精心设问和点拨,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一张纸的2/5的3/7,也就是这张纸的6/35,最后再让学生在头脑中回顾完整的思考过程。
显然,让学生由直观操作达至初步理解,再由折纸想象两次平均分的动态过程,这样分层次处理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能够有效地沟通算式与结果的关系,促进对算式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去尝试探索算法,不仅能达到水到渠成之功,而且也会印象深刻。
通过本次研讨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非常重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