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反向旅游的有限性分析——商业研究

作者:吴殿延、吴昊、王三三来源:原创日期:2013-05-18人气:575
一、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一直以来,贫困、不平等与增长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个始终纠结在一起的重要问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战胜贫困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来源[1-2],增长的性质及其模式、增长成果的分享以及不平等程度的变化等因素也是影响减贫效果的重要因素。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增长理论经历了从单纯强调极化涓滴增长(赫希曼,1991)、基础广泛的增长(世界银行,2001)、益贫式增长或有利于穷人的增长(ADB,1999;世界银行,2001),到包容性增长(ADB,2007;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2008)的逻辑演进。
对于“包容性增长”内涵的阐释,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因此,所谓“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首先,包容性增长倡导的是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人们产生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个人背景的不同,另一类是个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前一类造成的结果是“机会的不平等”,而后一种则是“结果的不平等”。机会不平等通常是由个人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而结果的不平等则既反映机会不平等外,也包含了个人努力和勤奋程度的差异。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即通过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
其次,包容性增长还应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为所有成员共享。包容性增长应当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地区、产业以及行业共享, 即要让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国民收入提高尽可能惠及包括低收入阶层、欠发达地区、弱势以及新兴产业与行业在内的全社会最广泛成员, 通过公平合理地分享国民收入提高带来的好处, 促使更多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就业或投入生产, 不断做大经济规模, 持续提高国民收入。这也同时意味着收入分配应更趋合理、社会福利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市场经济主体参与竞争的机会更加公平,人民的权利与尊严得到更为严格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有效促进。
总第428期林轶: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商 业 研 究2012/12再次,包容性增长更强调对贫困及弱势群体的关注。全球的经济增长,虽然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得到了减少,但国家间和国内的不平等却在上升。穷人和富人间的收入和消费的差距在拉大,因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所创造的新的经济机会的分布是不均等的,穷人一般要受到环境的约束或者市场失灵的原因,而不能获得这些机会,从而使得穷人从增长中的获益比非穷人少。除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外, 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在扩大。包容性增长就是要革除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强调和重视民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仍还很低, 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
1.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据统计,1999年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到8 000亿元,到2009年超过34 0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超过11%,远高于同期全国9.86%的增长率(见表1)。此外,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仅民族自治地区2001年到2009年的平均增速为12.9%,2009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 133元,比2001年的4 451元净增了13 682元。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看,2008年民族八省区的纯收入较2000年相比,平均实现翻番以上(见表2)。此外,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得到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随着文教、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等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由地区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体现,如在1998年,民族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26.55:37.99:35.46,到了2008年,三产之间的比重变为16.02:47.29:36.69。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第三产业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民族地区累计提供了近85%的生产总值。
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现代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地位的下降,导致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正逐渐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民族地区在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得到了改善,各产业就业份额比例从1998年的66.89:13.26:19.85调整为2007年的56.03:15.18:28.80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经济仍属欠发达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2008年民族自治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7 950亿元,只占全国GDP的9.3%,而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77 579.6亿元,占到全国GDP的54.3%;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民族自治地区是15 922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70.1%,而东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7 213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9个百分点。从人均收入来看,1981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47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5.35%,到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2 76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86%;1981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1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8.23%,而到了2008年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 458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64%。
2.经济发展方式仍属于高资源消耗、外源推动的粗放型。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是否依赖于技术进步可以把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方式划分为外延增长(即粗放增长)和内涵增长(即集约增长)。目前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方式是属于外延式增长还是内涵式增长,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国际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所占的份额低于35%,那么其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增长,如果全要素贡献率所占的份额高于35%就属于集约型增长。根据计算,目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4]。过去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廉价或无价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换来的,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加剧。例如民族7省市区(西藏除外)1986-2007年的边际能耗与全国比较,全国和民族地区的边际能耗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但民族地区的边际能耗仍高于全国水平[5]。同时,2007年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很多,且都大于1,说明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见表3)。
表32007年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全国20071.3421.7791.6461.4372.1301.9981.6610.659
3.扶贫面大,返贫率高。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直是中国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截至2008年,中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少数民族较多省份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比重为39.6%,且呈上升趋势;贫困发生率11.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6]。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和手段来消除贫困,特别是1986年以后,针对相当数量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国情,我国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按照国家扶贫标准,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的1 479万,占农村居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及贫困人口自身健康状况等原因,返贫率一直较高。例如,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四川省各个贫困村因灾返贫人口大量增加,贫困发生率由灾前的30%上升到60%以上;2009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因病返贫人口占10%以上; 云南省2001-2005年5年间平均每年有118.91万人返贫[7]。因此,民族地区扶贫的任务还很十分艰巨。
三、旅游业与民族地区的“包容性增长”
(一)旅游业的本质特点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首先,旅游资源和设施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旅游业者正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向旅游者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服务。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运输性,因此,旅游活动具有典型的异地性,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到旅游地开展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产业,且与制造业不同,旅游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产相同产品的单个企业的集合”,而是各个其他产业中某一部分产品和劳务的多重“集合”。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且关联性产业部门数量众多,受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4个,间接影响的行业有54个,引致影响的行业有20个[8]。
再次,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在我国的旅游产业划分中,旅游业被划归为服务业。以旅游卫星账户测算出的200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增加值6 472亿元为参照,与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3 384亿元相比,计算的结果是旅游占当年第三产业的14.9%,由此可见,旅游在服务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9]。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发展服务业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国发(2009)4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二)旅游在包容性增长中的功能优势
1.产业辐射带动功能。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综合性,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与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大支柱产业密切相关,同时还涉及餐饮、文化娱乐、商品零售等相关服务业。又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旅游产业生产的最终产品是组合性产品,要想向旅游者提高一件完整的旅游产品,除了这些核心的服务行业外,对于农业、畜牧业、渔业、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网络信息等外围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且,由于旅游业开发和再生产所需的投入不多, 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化经济形式,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通过优先发展旅游业,启动民族地区经济,进而循着产业链,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相关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交通和通信等条件得到改善, 可以大大加强民族地区与经济中心的联系,扩大辐射范围,提高辐射效率,实现核心-边缘地区的共同发展。
2.扶贫功能。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字显示,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我国贫困人口有6 000万至8 000万人,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4 到1/3。由于旅游扶贫与“输血式”扶贫相比,是一种“造血式”扶贫。特别是社区参与式扶贫模式,不单是追求当地财政收入的提高,还通过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从而使得贫困个体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自身发展机会。通过旅游扶贫,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为广泛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引导民族地区城乡剩余劳动力在原地充分就业。特别是由于旅游业的服务性强,就业门槛低,对于吸纳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人群,以及女性等特殊群体就业具有更大优势。此外,通过发展旅游业,还可以使得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得到改善和完善,这对于改善贫困地区投资环境, 扩大其对外开放程度, 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3.要素集聚功能。旅游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同时也离不开旅游资源所在地,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在旅游目的地进行。因此,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所需要的资金、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会向旅游目的地流动。这种要素的集聚,增强了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民族地区经济由外源推动向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处于低梯度地区的民族地区,要使得这些生产要素不外流,就必须要建立起适合该区域的产业。由于区位、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产业不适合在民族地区发展,而旅游业凭借自身的特点成为了许多民族地区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较优选择。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 可以抑制、削弱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的作用,使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不断缩小,实现我国发达地区与民族落后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0]。
4.经济结构优化功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尽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仍然比较高,与全国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对第一产业(农业)的依赖大,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不发达状态。再从就业结构来看,虽然民族地区的就业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大多数劳动力仍然集中于农业部门,农业劳动力占的比重仍高达5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是6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地区高许多[11]。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其本身就是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而且,由于旅游业较高的关联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相关产业,主要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优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发展旅游业须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实现机会的平等。根据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12]。旅游利益相关者涉及的对象很多,包括地方和国家吸引物、交通供应商、媒体组织、国家旅游组织、地方政府旅游营销部门、中央政府、旅行代理商、最终消费者、饭店、地方旅游局、压力群体和员工[13]。权力和利益诉求是利益相关者极为关注的内容,要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协调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正确好处理好各个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特别是其中的弱势群体,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权力和利益的分配过程中有所重视和倾向,尽可能的提供参与和分配的机会。
2.避免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相互协调。大力发展旅游业,不应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因此,在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外,还要特别加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把建立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对旅游开发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开发地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还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这对于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维护民族的稳定与团结,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人力资源培养,提高劳动者自身发展能力。“包容性增长”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想获得平等的机会,摆脱贫困,除了获得政策、机制等支持外,人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内在条件。总的来说,民族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力资本存量低。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在民族7省区当中,除了新疆、广西的文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西藏、青海、宁夏、云南、内蒙古的文盲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 西藏文盲率高达47.25% (见表4)。较低的人口素质是民族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一大障碍,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建立起合理而完善的旅游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另外,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使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使得民族地区经济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
表4 民族地区的文盲率(%)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全国11.595.315.4447.2525.4415.727.729.08
四、结语
旅游业的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包容性增长的科学内涵。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其在区位、资源、市场、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多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在实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方面,旅游业成为了具有优势的战略选择。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收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民族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社会就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民族的大融合,对于维持社会的团结稳定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注释:
①在国发(2009)4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