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增强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尹德志来源:日期:2014-01-07人气:1195

本文在系统梳理社区文化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基于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的基本属性,在总结目前基于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达到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一词是我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因与区域相联系,社区有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这一术语一直沿用至今。“社区”一般包括地域、共同的纽带以及社会交往三方面的含义,这三者是构成社区必不可少的共同要素。社区是人们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在文化与社区的关系上,文化与社区不能割裂,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社区是文化的土壤,社区结构的形成依赖于文化的制约,文化的孕育和传承又存在于社区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工作之中。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先进的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先进的社区文化对建设和谐社区、幸福社区具有多种功能,如:价值导向功能,加强社区精神要素的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促进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归属功能,对本社区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利于社区居民社会化的正常进行。行为引导功能,在社区发展中,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约束背离社区文化的行为。教育实践功能,社区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具体表现在:

1、从文化和人的关系来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文化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及人类活动就没有文化,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人类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类获得更加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思想指导、智力支持、价值导向和实现途径。

2、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来看,尽管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多彩,功能不尽相同,但是社区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包括:社区道德建设、社区法制建设、社区秩序建设、发展社区教育、普及科学常识、开展社区文化生活、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等。社区道德建设主要在于以提高社区居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科学文化卫生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着力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社区法制建设主要在于以提高居民法律知识为目的,配合开展法制宣传与教育进社区活动。社区秩序建设主要在于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建设群防群治体系,确保社区治安状况良好,防止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打击封建迷信等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管理规范,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发展社区教育主要在于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普及科学常识主要在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提高社区民居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开展社区文化生活主要在于满足社区居民求知、求美、求健、求乐、求新的要求,帮助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是搞好社区文化的条件保障。上述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都是围绕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展开的。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必要条件。

3、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正在逐渐成为衡量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以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满意度、人口的预期寿命、生存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人类幸福指数正在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正在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逐步转移到以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民生价值观上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的核算,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纷纷开始关注国民幸福指数,从理论上讨论幸福指数的内涵和外延,一些国家把国民幸福指数和GDP指数一样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发展模式的差异,幸福指数的构建也千差万别,还难以形成一个公认的、各国均可接受的幸福指数模型,但是各国在幸福指数构建方面也有诸多共同的要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水平、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人口的预期寿命、生存环境等。在国民幸福指数各要素中,文化要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不仅是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通过文化建设营造的良好的道德环境、人际关系、精神风貌、思想境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4、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具有强烈的文化氛围是人们选择居家之地的重要因素。社区作为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的共同的生活体,人们除了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家庭的主要成员都是生活在社区之中。“和睦的人际关系、幸福的社区生活有利于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在购房居家,选择社区时,既非常注重硬环境,也十分注重软环境。就硬环境而言,主要在于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健全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就软环境而言,主要在于以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使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舒适感、幸福感。

5、以社区为基本元素的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化的水平,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幸福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1年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和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城市化还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城市化率还有待提高,如果达到70%的城市化率的比较稳定的城市化水平,我国至少还需要20年,还有近20%的提升空间。其次,城市化内涵有待充实,城市化不仅包括人们进城居住、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城市化,也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城市化,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获得归属感。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市民,特别是一些农民和农民工通过购房、或因为土地整理等因素变为了新型市民,但是由于缺乏城市文化的教化和熏陶,还没有完全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文化。因此专家指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出现或加剧的问题与矛盾,表明与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相一致,中国城市化发展也开始面临艰巨的考验和选择。‘人心涣散’在深层次上无疑可归结为文化问题,是由于不理解城市的审美本质而最终丧失了城市发展的目的。” “要拯救当今正在沉溺的城市,首先要拯救城市文化” 拯救城市文化本质上在于加强城市先进文化建设。城市由若干区域及社区构成,因此,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建设城市先进文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基础工程。

二、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属性

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但是要使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得以真正实现,必然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

1、社区文化建设应具有普适性。社区文化建设的普适性包括:首先是价值普适,就是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具有群众观点,要让社区的全体居民分享到文化建设的效用和价值。文化就是“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我们什么时候把文化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真正跟人民的生活接近了,真正让老百姓认为它跟我们的生活有关系,才能够成为社会上的共识,成为人们内心的价值。” “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 其次是形式普适,社区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立足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内容、形式、体制上尊重社区居民的创造精神,准确把握社区民居对文化需求的变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建设与传播社区文化。

2、社区文化建设应具有公平性。社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方面,包括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效率、效益等多种要素,而“公平和效率一直被视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公平、效率与幸福的关系上,人们提高效率,追求公平,就是为了实现幸福的最大化,公平和效率统一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之中。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要求社区文化建设应遵循公平原侧。这种公平包括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公平和分享社区文化成果的公平,如果社区文化只为少数人服务,只满足极少数人的文化利益,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不可能带给社区居民幸福感,相反,还可能会因为社区居民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导致邻里关系紧张、社区不和谐。

3、社区文化建设应具有可持续性。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幸福存在于人们可持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体验之中,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社区居民当前的文化利益与长远的文化利益结合起来,就必须杜绝搞运动式的形式主义的文化建设。 

4、社区文化建设应具有公益性。“社区文化建设是最基础、最前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产品大部分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在供给上具有自然垄断性,而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因此基于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文化的公益性,正确处理文化功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如果过分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强调文化的经济效益而导致文化消费付费过高,社区居民就会因为过高的消费成本支出而远离文化消费,这与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是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当前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之不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社区不断涌现,原来的小型社区不断扩大,社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各级政府也十分关心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从无到有,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不断健全,社区文化场所,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站不断建立起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不断充实。但是,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同人民不断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来看,从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同人民不断要求提高生活的幸福感的要求来看,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1、社区文化资源相对短缺,文化建设内容单一,广泛性不够。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传统的社区逐渐消失,新社区不断涌现。原有社区文化设施逐渐消失,原有承担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逐渐被整合。一些新建社区往往比较重视道路管网、通讯网络、购物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而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组织缺位,文化设施主要是一些简易的张贴栏、报刊橱窗和简单的体育健身设施,且年久失修。社区文化资源增加速度赶不上社区居民对文化需求的增加速度,文化建设的范围还不能覆盖所有的社区居民,不能完全满足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2、文化资源分配不公。由于社区类型不同,大小各异,文化资源差异很大。一些大型社区,由于基础较好、房地产开发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一些中小型社区文化资源比较缺乏。不同类型社区文化资源分配不公,依托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文化资源比较丰富, 且由于体制的原因,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资源往往作为本单位的福利而不对外开放,他们的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而一些普通社区文化却无法分享到传统的文化福利。同时社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当今社区文化资源分配不公的焦点,如优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资源十分稀缺,且分布极度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分享。人们已经将是否具有良好的入托、入学条件作为了选择社区和居住地的重要标准,稀缺和分布不均的教育资源已经严重影响着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3、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可持续性。传统社区和新型社区在社区规模、人员构成、社区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严重的断档现象,原来社区的管理、组织机构不复存在,原有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素质欠佳,创新意识不够,一些新型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适应新型社区文化建设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可持续性。一些新建社区居民在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往往感到缺乏归属感,出现有“家”无“园”的心理恐惧感,并没有因为居家在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中而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

4、社区文化建设中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影响了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新建社区一般以房地产商开发建设为主,开发商对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场所均要收取高昂的场租费和物业管理费,导致一些新建社区无免费或廉价的社区文化建设场所。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需要较高的投入,文化产业商人因注重文化产业的利润,在开发文化产品上比较注重市场细分,趋向于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利润率较高的产品。一些社区居民以自有场所开辟的文化设施,如社区居民利用自有住房开设茶馆、书吧等,不仅以牟利为主,而且是社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甚至有可能导致邻里关系不和谐,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负面因素,会降低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四、关于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应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基于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地方政府要引导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建设者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意义。在传统观念上,人们比较注重文化建设的经济功能、社会治理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比较突出文化的阶级性,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主要视为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的需要,视为政府深化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对社区管理的需要。这种认识和宣传理念容易将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对立起来。如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以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为价值,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建、共创,达到共享,实现共荣的目的。

2、注重规划,整合资源,划分层次,统筹社区文化建设。基于提高居民幸福感的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建设规划,把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杜绝“先经济,后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要正确处理文化建设的功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确保文化的公益性,确保社区居民的文化权力得到充分保障。基于提高社区居民幸福感的文化建设要充分注重文化建设的公平性,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建设统筹,注重文化建设的均衡性。坚持文化建设统筹发展就是要坚持:(1)文化建设城乡统筹。在城镇化进程中将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统筹考虑,建立覆盖所有居民的新型社区文化服务体系。(2)不同层次社区文化建设统筹。统一规划、分类实施,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导致资源浪费现象。(3)不同类型社区文化建设统筹。打破不同类型社区文化壁垒,建立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机制,鼓励社区文化设施开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现有文化资源及设施的利用率。

3、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基于提高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导向在政府、关键在人才,需要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善于创新、专业素质较高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因此,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既要加大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也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应该是一支在政府主导下的,以民间文化人士为主体的,各种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的社区文化队伍。因为社区文化的公益性、文化的创意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区文化建设者不仅需要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文化队伍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中的专业人士、社区民间文化艺人和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做到社区文化居民建,建好文化为居民。

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制度保障,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和分享的公平。“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它们对居民幸福感均有重要影响。” 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公平投入、均衡发展。通过制度确保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机会和分享文化建设成果的公平。各级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上要从追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转移到追求并建立一个公平的社区文化建设和分享的制度体系,确保社区居民文化权力得到公平的实现,从而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