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克雷小说创作的语言艺术
引言 英国作家萨克雷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对语言艺术的把握十分到位,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萨克雷高深的语言艺术运用,使得他的小说表现出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不同的风格,比如通过讽刺语言的应用凸显主题、运用幽默的语言对社会本质问题进行揭露、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等,这些 |
|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哥特风格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文体学家,以及剧作家和散文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文豪。同时詹姆斯还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对意识流小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像弗吉尼亚.伍尔夫等意识流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詹姆斯出 |
|
艾丽斯·沃克作品中文化身份探寻
艾丽斯·沃克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以及社会活动家。沃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创作,并取得了空前的影响。她的作品包括小说《紫色》、《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梅丽迪恩》等,小说集《爱与烦恼》以及诗集《一度》等。《紫色》是沃克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黑人女性转变 |
|
《昙花记》与屠隆的居士形象
屠隆,自号鸿苞居士,是万历五年的进士,早年积极入世,然而,他不久就被人指控“淫纵”而罢官。带着仕途上的心灰意冷,他在声色犬马中放浪形骸。可是,他的内心却是非常清静的,他学佛学道,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他深谙佛理,参透了世间本质,宣扬佛教空观,因果报应,鼓励众人修行 |
|
评述《亮剑》中李云龙形象的正能量
电视剧《亮剑》对主人公李云龙多彩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和坚定的精神追求的塑造,向人们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及坚定的政治信仰的高贵品质,让人们充分感觉到了新中国的建立与成长,如果没有像李云龙这样的共产党员们对革命精神力量的坚守,如果没有他们对崇高信仰的执着追求,那么 |
|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美国梦”描写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的美国作家,在他小说中传递出来的“美国梦”信念也是他写作中非常突出的特色。“美国梦”作为从十八世纪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一种风潮,它曾作为一种精神的信仰,引领着美国青年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的光荣之路,也让美国社会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
|
一只漂浮在生活中的白蝴蝶——杨森君诗歌简论
1、日常化、私人化体验 与60后宁夏主流诗人所追求的超验、崇高、抒情诗风不同,杨森君的诗歌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世俗化、日常化,有着强烈的私人化体验。用诗人自己话说,“我拒绝自己书写道貌岸然的诗歌——把诗歌的羽毛剪去,再给诗歌插上虚假的螺旋桨。我不否认曾经由于对诗学的幼稚炮 |
|
小说《围城》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及翻译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小说《围城》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在长篇小说佳作日渐鼎盛的时代,仍然为人们所关注。《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得意之作,也是其个人文学创作的高峰。钱钟书先生在著作围城时,运用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不仅使围城的语言显得独树一帜,不拘一格,而且使 |
|
论《简·爱》中折射出来的女性主义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是发生在英国的十九世纪,当时的英国是男权社会,女性没有一点的社会地位,女性对男性言听计从就是女性最良好的品质。《简·爱》讲述的就是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虽然经历了各种磨难,但是仍然不断的在反抗中追 |
|
探究女性视域下的《愤怒的葡萄》
女权主义又称女性运动、女权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主要表现是女性要求自身的解放,反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压迫。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文学是现实的反应,斯坦贝克写于1939年的《愤怒的葡萄》,讲的是美国大萧条时期,中西部破产农民逃荒的故事。正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反应。 1929年10月 |
|
《灰姑娘》中服饰设计对电影审美特征的影响
《灰姑娘》(Cinderella)又名仙履奇缘,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于2015年推出的真人版电影,该片由肯尼思·布拉纳(KennethCharlesBranagh)执导。该片取材于同名童话《灰姑娘》,主要向我们讲述了灰姑娘辛德瑞拉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与王子终成眷属的童话爱情故事,影 |
|
《离骚》透析出来的思想意义
《离骚》作为我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重要作品,整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爱国主义的思想还是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或者是自身独特的修身之道,这些对于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主导的价值观逐渐产生偏离,人们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没有足够 |
|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在爱情中的自由追求
在詹姆斯的笔下,伊莎贝尔具备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将这样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展现在现实的社会当中。但是伊莎贝尔的这种自由追求非常强烈,也随之影响了伊莎贝尔和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和社会互相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严重的隔阂。因为自我意识强烈的伊莎贝尔接受不了社会当中许多既定 |
|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所追求自由的特征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这部小说当中,伊莎贝尔对于自由的追求,首先就表现在伊莎贝尔对于自由的认知和定义的不同。伊莎贝尔认为,自由实际上是每个人生命当中最为崇高的价值,是整个人类物质生命以及精神上尊严的综合,所以生活本身应该具备自由的特点,才可以称之为生活。本来自由这一个概念实 |
|
毛姆短篇小说《路易丝》的礼貌分析
1、礼貌背后的自私——以退为进达到目的 社交中的礼貌现象有双重性,既能让双方尽可能合作,也能被刻意用于某种目的达成。路易丝温文尔雅,她“心脏衰弱”,只需“叹一口气,或者稍微摆动一下她那纤美的素手,就能叫人明明白白地领会她的意思”。第一任丈夫汤姆是运动员,每次两人意见不合时她 |
|
东野圭吾小说的悲剧精神
提及日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的小说一定是不可错过的经典。1985年,《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后,他便开始专职写作生涯。他的作品数量颇多,20余年来出版作品逾60部。构思精妙、叙事风格独特使得他的许多作品都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并获得许多大奖。《秘密》获得第52届日 |
|
《哈姆雷特》作品中人物戏剧性分析
艺术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一个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戏剧性,是艺术在文学中的直接体现,其与人物形象的现实性共同组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更饱满更立体。下面就通过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哈姆雷特》作品中人物的戏剧性。3.1人物性格夸张分裂——以波洛涅斯为例 戏剧中 |
|
《哈姆雷特》作品中人物现实性分析
《哈姆雷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堪称是文学界人物形象塑造的经典,其无论是人物的外表还是人物的性格,都被莎士比亚描写的活灵活现,生动异常。而通过对莎士比亚人物描写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采取了现实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方式,其既给人物赋予了现实生活 |
|
《哈姆雷特》作品中的主线分析
《哈姆雷特》作品中的主线分析《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整体来说可以用五个字概括那就是“王子复仇记”。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展开的。简单来说可以将故事分为四部分,这四部门串联在一起就是整个《哈姆雷特》作品的主线。下面简单的对这四部分进行一下分析:(1)哈姆雷特知晓父仇前 |
|
论《老人与海》中的硬汉精神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为著名的小说,这部小说也使他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作家的最高荣誉。小说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形象的塑造,向读者传达了只能被杀死,不能被打败的永不言输的硬汉精神。这一种精神正是“迷惘的一代”所苦苦追寻的,海明威用桑提亚哥这个老渔夫的执著与斗争精神给出 |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