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的文化进行深度解读
本影片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三十几年了,但是通过电影本身可以反映出很多文化层次方面的内容,通过电影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当时的历史、风土人情,这部电影不仅带给我们语言、饮食、礼仪等表面文化层次的东西,更可以体现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电影类型的“文化突破” 本片属于轻喜剧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概述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莫斯科电影制片场摄制,由切尔内赫编剧,弗拉基米尔.缅绍夫导演的极具影响力的影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影片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曲折多舛的人物命运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影片最开始从莫斯科大城市的车水马龙的街道开始,鸟瞰莫斯科的全景 |
“冰山”风格在《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表现
《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一战后一群流亡巴黎的英美年轻人的生活,这种追求刺激,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他们大多数人都感到困惑与迷惘,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却又在苦苦挣扎,挣脱不开既定的命运,最后还是只能选择回到原点,只是谁都知道时间是回不去的,他们选择的生活也是一种无法选择的选择 |
论《红楼梦》女性命名的名物关系
有学者认为,在整个人类的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就是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而且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是以这些为基础条件的。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文明一种最主要的文化载体同样也是符号学运用最为广泛的对象之一。在一部《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命名同样也是对符号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此,运用符号 |
海明威小说“硬汉”语风研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名为奥克帕克的小镇,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学家之一,是1953年的普利策奖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对于美国文学的影响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被世界文坛公认为具有极高艺术天赋并展现出极高艺术天赋的小说家。①在半个多 |
菲利普·罗斯《退场的鬼魂》写作特色
李丹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是美国当代文坛在索尔·贝娄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犹太作家,是第三代的美国犹太移民。由于罗斯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因此其作品数量甚多。其中《再见了,哥伦布》(GoodBye,Columbus,1959)《美国牧歌》(AmericanP |
由《2046》看王家卫的色彩设计
色彩是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从最初的黑白两色,到现在多种色彩的全面运用,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灵上都给了我们强大的感染力。电影色彩对影片情感氛围的营造,对意境的渲染,对主题的阐释都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带给我们最震撼、直接的心灵感动。无论是暖 |
从普希金《上尉的女儿》解读骑士精神
对于欧洲诗歌精神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事件:十字军远征及摩尔人入侵。著名文学作家普希金是这样认为的:“摩尔人赋予诗歌的灵魂,骑士们通过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将诗歌的精神散发在每一寸热土之上。”由此看来,在作者普希金的内心深处诗歌精神实质上就等于骑士精神。骑士精神是随着骑士的形成而出现的, |
电影色彩对影片审美价值的提升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影色彩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表现手法和构成元素。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电影色彩渐渐成为评定电影审美价值的重要指标。电影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拓宽着电影色彩的审美职能。色彩对影片审美价值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就电影色彩是如何增强影片真实 |
铁凝笔下女性形象存在的意义
铁凝的小说以对传统文化的大胆颠覆为一大亮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禁锢于男权主义的女性化写作开辟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标志着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新高度。彻底颠覆了五四以来所确立的女性文学写作的既有规律。以铁凝为代表的八十年代中期的女性作家扛起了新世纪文学发展的大旗,成为新文学发展的风 |
铁凝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抒写方式
铁凝在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在80年代的艺术创新热潮中打响了知名度。在接受采访时铁凝曾经说过:“女性,是我永远关注的主题”。她最成功、最擅长的就是对女性形象的创造。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作者可以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升华小 |
铁凝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
铁凝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本能的。她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有一股近乎疯狂的执着。铁凝对女性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虽然铁凝一直专力于女性形象的构建,但对于一直对文学有着无限热情的铁凝来说,她所描写的女 |
张爱玲的经验世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爱情一直是文学史歌颂的主题,但是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却看不到美好的爱情,爱情被描写得千疮百孔,恋爱双方有着各自的疑虑和算计。为什么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爱情被描写得如此不堪和苍凉呢,张爱玲为什么要颠覆传统文学对爱情的美好描写呢,对爱情加以否定和怀疑呢,对爱情婚姻充满悲观呢,究竟是什 |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爱情的真实性
(一)流苏不是为爱出走 《倾城之恋》中写白流苏的离家出走有两次,第一次是流苏的哥哥在把她的钱盘算精光之后,劝说流苏回前夫的家为其守丧,想借此把流苏扫地出门,流苏因此陷入了生存困境。这时徐太太给她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白流苏自己也清楚, |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电影音乐
音乐在现代电影中是不可获取的形式语言之一。在技术尚未成熟时期,虽然电影的叙事内容与音乐往往并不那么和谐与统一,仍有许多电影创作者借助配乐来增强和提升电影的感官吸引力与艺术审美价值。现代技术的发展,使配乐能够与影片的叙事内容和语境氛围很好的融合起来。很多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借助音乐 |
浅谈《乐府诗集》歌辞的文学内涵
《乐府诗集》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引人瞩目的作品,关于它的文学底蕴,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在于《乐府诗集》是不是军乐。前人的争论,多是就作品本身而谈,本文拟从“军乐”的涵义入手,从歌辞实际面貌出发,结合散落于古代文献中的微茫线索,试图对《乐府诗集》的歌辞性质作全面考查。 |
《星际穿越》的科学创新
《星际》借鉴归借鉴,却不是一味的模仿。电影中飞船穿越虫洞的过程相对于《2001》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星际》给观众的感觉更为舒适,如同一次奇妙的太空穿梭旅行,而不像《2001》的处理方式——为了铺垫而营造出一种厌恶和反感。在故事内容上,《星际》中更是增添了诸多让观众难懂和 |
造成《林中之死》格雷姆斯悲剧惨死的根源分析
(一)时代的摧残安德森的《林中之死》的时代背景正处在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战乱的国家百废待兴,在这样的基础上,西方工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原有的道德观与世界观提出了疑问,资本的快速膨胀使原先简朴勤劳的小镇居民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人与人之 |
《星际穿越》对《2001太空漫游》的科学传承
自2014年11月12日上映以来,《星际穿越》一直高踞各大社交网站和门户的话题榜前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而在大众自发努力地恶补各种物理天文知识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另一部著名的超前的杰作——《2001太空漫游》,它的横空出世所运用的新型电影特技,如前景投影视觉特效技 |
格雷姆斯的悲剧一生之概述
格雷姆斯夫人的一生都在苦难中挣扎,从她出生开始,命运就好像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她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她甚至可能是一个私生女,幸运的是,她活了下来,但这或许也是她一系列不幸的开始。(一)结婚前——苦难的挣扎格雷姆斯的童年时代就充满了苦难,为了生存,她给一户德裔的农场主当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