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程诗斯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3-12-12人气:186

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咸宁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包括通山木雕、通山山鼓、赤壁脚盆鼓、崇阳提琴戏、嘉鱼呜嘟、通城拍打舞、瑶族古村落等。此外,咸宁市还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如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遗址、何功伟烈士故居、通山秋收暴动指挥部旧址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为咸宁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近年来,咸宁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人文艺术价值,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咸宁市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已显成效

近两年,咸宁市相继举办了“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主题活动、“戏曲进校园”活动等,咸宁市博物馆也建立了线上平台,开办了线上文创产品店,让传统文化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咸宁市下辖各县(市)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如通山县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将通山木雕产品推向市场,让通城拍打舞走进湖北科技学院课堂;赤壁市组织开展赤壁脚盆鼓全民普及推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传承脚盆鼓文化的热潮;崇阳县政府组织举办提琴戏演出、比赛及文化节活动等,鼓励相关机构开设提琴戏培训班,推动提琴戏的传承发展;嘉鱼县通过走进景区、走进小区、走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提高了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文旅融合不断加强,营销网络日益健全

近两年,咸宁市先后举办了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荆楚购·宁惠购”咸宁特色品牌推介会暨商文旅融合展销活动、樱花节、“樱”你精彩短视频大赛等各类宣传活动共计300 余场。咸宁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谋划实施一批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此外,咸宁市已建立了“一网两微”文旅传播平台,有效促进了当地文化产品的创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文旅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与教育产业融合,受众队伍逐渐壮大

咸宁市教育资源丰富,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现代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合理运用咸宁市的教育资源,可以推动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2 年,咸宁市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教育产业相结合,进一步壮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队伍。如汀泗桥镇小学已开始尝试把戏曲教育引入课堂,从娃娃抓起传承戏曲文化,用创新方式让学生在欣赏中“入耳”、在体验中“入脑”、在参与中“入心”。咸阳市各高校也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用各种创新方式让传统文化出彩出圈。如湖北科技学院成立传统文化工作坊,开展扎染艺术、竹编艺术、剪纸艺术、陶瓷艺术、书法艺术的学习培训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今,咸宁市的传统文化产业已与教育产业深度融合,对培养当代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不足

虽然咸宁市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一方面,在如今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人们更多关注即时消息,追求潮流,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下降,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淡化。


另一方面,由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以音乐、舞蹈、戏剧等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很多人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认知和欣赏水平有限,导致人们无法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与深刻内涵。


传承人断层

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得益于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热心传承。但是,许多传承人年龄较大,加上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导致传统文化传承人年龄断层。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和扶持传统文化产业,鼓励年轻人参与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去,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咸宁市的青年人才外流严重,很少有年轻人全职从事文化传承相关工作。


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

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产业的建设离不开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创新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才能获得更多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文化企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市场开拓、项目实施等都需要经济和人才的支撑。此外,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虽然随着近年来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咸宁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但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现有的支持明显不足。


文旅产业融合不够深入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需要相应政策和财力的支持,还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目前,由于咸宁市很多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缺乏专业团队的参与、高起点的策划及资金投入,导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咸宁市的特色文化产业无法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政策执行不力

目前,咸宁市政府部门已经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制定并推行了一些相关政策。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推动这些政策落地,加上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致使咸宁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缺乏创新

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缺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其呈现方式和传播手段缺乏创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例如,相关文化企业、机构、单位对数字化、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运用还不熟练,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比较传统、陈旧。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致使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偏高,这一群体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促进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保持纯净乡风民俗、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精神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咸宁市政府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建设与乡村振兴等政策相结合,制定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鼓励性政策,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如相关部门可以聚焦大屋雷村中秋祭月文化、尊师尚学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特色文化,通过申报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祭月”重点项目,打造好“大屋雷”文化品牌,提高当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对村民素养和乡风民俗的影响力,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为使相关政策更好落地,咸宁市可以建立由政府旅游部门牵头,环保、教育、文化等多部门联合推动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机制,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实现专人、专班、专干的专业化管理,合力解决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引入高质量人才,拓宽传承人群体

要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综合型人才的参与至关重要。一方面,咸宁市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推出相关政策,鼓励高质量人才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地方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设立产学研项目的方式,壮大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队伍。如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可将咸宁市本地特色传统文化技艺引入学生的文化课堂中,吸引高学历人才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

在新媒体迅速兴起的背景下,加强对新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到其创新发展工作中。


首先,咸宁市相关单位、机构可以推进咸宁市数字图书馆、数字群艺馆、数字文化书屋建设,以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原则,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建设。


其次,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新媒体助推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比如可以制作传统文化宣传短视频、开展传统文化线上主题研讨、网络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传统文化相关表情包、策划传统文化相关动漫作品等,为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时代活力。


最后,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机构可以利用新媒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如可以通过在音乐、电影中植入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元素等形式,吸引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关注咸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