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诗经》中的饮食文化

作者:《诗经》中的饮食文化来源:《中国食品》日期:2024-02-28人气:307

《诗经》以诗的语言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灵魂,其中有较多关于先秦时期人们饮食文化的记载,涉及烹饪手法、饮食习惯、制作方法等。因此,对于《诗经》中的饮食进行梳理,有助于当代人了解先秦时期人们的饮食文化。

一、《诗经》中关于主食的记载

“民以食为天、食以谷为主”这句俗语深刻反映了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先秦时期人们逐渐淘汰了一些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的粮食作物,并集中耕种产量较高、品质优等且生长速度较快的农作物。在《诗经》中出现的粮食作物有粟、麦、黍、稷、稻、梁等近十余种,其中还记载了粮食的形态、分布、生长习惯等多种信息。

麦是一种夏熟作物,能够在青黄不接时作为食物的补充,受到了先民的重视。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对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当时中原为麦的主要种植地,到西周春秋时期小麦的种植范围已经扩展到黄河中下游,成为当时人们最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在《诗经》的记载中稻也是一种常见主食,稻起源于“饭稻羹鱼”的吴越之地。夏朝时期我国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随着栽培技术和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发展,小麦种植逐渐由南方扩展到北方。

在《大雅·生民》中有记载:“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意思是人们将谷物放在土臼、木臼中舂打脱壳,从臼中间舂好的米舀出,然后扬弃糠皮,在反复搓米。人们为了感谢神灵和大自然的馈赠并祈求其庇佑,将收获的粮食精心加工后用作祭祀品奉。这记载了先民们对粮食的加工工艺,将谷物去壳后再进行食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状况。《诗经》中还记载了多种主食烹饪方法,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烹饪技术的第一次飞跃,人类真正进入烹饪时代,“煮”法也成为成为主食烹饪的主要方法。在《大雅·生民》中有记载:“释之叟叟,蒸之浮浮。”即将淘洗干净后的米进行蒸煮后用以祭祀。为了适应长途跋涉的需要,先秦时期的人们还发明了类似于“炒”这种形式的烹饪方法,其将谷物直接做成块状炒熟或碾成粉末,以便食用。

二、《诗经》中关于副食的记载

相对于主食研究,《诗经》中对于副食的记载较多,先民们获取副食的渠道和途径也相对较多,如种植瓜果、采摘野菜、狩猎等。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能根据时令时节自主种植瓜果蔬菜,“菜园”真正形成。以蔬菜为例,《诗经》中涉及的蔬菜种类有葵、韭、菲、芹、笋等十几种。《豳风·七月》中记载:“七月烹葵及菽”,这是葵作为蔬菜的最早记录。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也将葵奉为五菜之首,说明葵是当时人们在采集活动中由野生转变为栽培和直接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诗经》中不仅记载了先秦时期人们可以自由种植的蔬菜种类,还涵盖了可以采摘的野菜,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如《周南·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荇菜就是野菜的一种。在长期的采摘生活中,我国先民逐渐掌握并记录了多种野菜的生活环境、习性及生长周期,并根据不同野菜的不同部位,详细记录了其味道、可食用的部分及相应的烹饪制作手法。

先秦时期,瓜果的种植技术并不先进,采集仍为主要的获取方式。《诗经》中记载了李、梅、桑葚等十几种水果,我国先民也借瓜果的采集行为抒发心志。《召南·摽有梅》中有记载:“摽有梅,其实七兮。”姑娘们在采摘梅子的过程中看到树上越来越少的果实,禁不住感叹时光易逝,抒发了她们待嫁的心情。除采集之外,瓜果的种植也是先民们主要的农务活动之一。《豳风·七月》中的农夫于“七月食瓜”也足以说明了瓜在人们餐桌上的重要性。瓜一般于田埂种植,既不影响人们对庄稼的整体规划,又充分利用了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辅助性食物。蔬菜瓜果采摘后不能长时间保存,在夏秋两季,人们除了保证正常的蔬菜瓜果供应之外,还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长时间保存蔬菜瓜果的方法。“腌制”方法的出现丰富了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对食品加工方法的认知,将蔬菜制作成腌制品,不仅能有效保证春冬两季的蔬菜供应,还创新发明了食品加工制作的方式。

肉类食物是先秦人民主要的食物源之一。肉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先秦时期人们获取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家禽养殖和野外打猎。在《诗经》中关于肉类食品的记载,大多与祭祀有关。猪肉是当时先民生活中较为普遍的肉食品种,还有牛、羊、鸡等。西周礼制规定,太牢是最隆重的祭礼,所谓太牢就是准备好牛、羊、猪三种牺牲进行的祭祀活动。狩猎也是当时人们获取肉食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狩猎工具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人们能够捕猎到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在《诗经》中记载了兔、狐、豹、鹿、熊、虎、鹌鹑等野生动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在《小雅·瓠叶》中有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就是将捕猎来的兔子用泥巴裹满全身放在火上烤制的一种做法,或将兔子直接放在火架上熏烤,做成美味的烤兔肉来招待宾客。除兔子这种较为常见的野味之外,在《诗经》中还有关于“熊掌”这种珍奇美味的记载,《大雅·韩奕》中记载:“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这里提到了蹶父女儿选择了韩土作为定居之所,在这里能够猎到熊,就有品尝熊掌的口福了。

三、《诗经》中关于调味制品的记载

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先民们在品尝食物时,已不满足其本身的味道,各种调味品的运用也为人们制作食物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酸甜苦辣咸”有效涵盖了我国食物在制作调味时的基本方向,调味品的加入使得食物更加美味,这也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烹饪、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也有着较大影响。在《诗经》中有记载:“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调味制品。

1.盐。五味之中,以咸为首。在《诗经·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一句,和羹是指不同调味品制作成的汤菜。而“若作和羹,尔为盐梅。”想要制作羹,就必须用盐和梅进行调和,证明了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盐的出现结束了我国先民有烹无调的时代,是人们饮食文化一个质的飞跃。相传盐的制作方法最早出现于黄帝时期,利用海水煮盐的方法能够获得最原始的“盐”,用以调整人体内的代谢循环,盐也是人们身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我国先民很早就已经认识到盐的重要性,“盐铁”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管控范围,足以证明盐在人们餐桌上的重要性。

2.梅。醋诞生之前,我国先民用梅作为“酸”的调味,人们将梅子采摘后捣碎成汁,做成梅子浆。用梅子浆作为调味制品能起到健脾生津的作用,将梅子浆用于鱼肉中能够使鱼骨骼酥软,方便人们食用。在肉类食物中加入梅子浆,也能起到解腻、可口的作用。在《召南·摽有梅》中记载:“摽有梅,顷筐塈之。”这里姑娘们采摘的梅子部分会直接食用,另一部分则会被制作成调味制品。在我国多地出土的墓葬、陶罐中也有梅核和兽骨,足以证明梅子浆在先秦时期已得到广泛应用。

3.饴。早期调味品中的糖被称为“饴”,饴主要是用麦芽或谷芽熬制的糖浆或糖稀,也是早期人们重要的调味制品之一。《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周先祖率众迁至周原,周原地区土地肥美,人们乐于在此安居,其地所生长的堇菜和荼菜都像饴一样甜。这说明“饴”,即糖是指代人们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侧面印证了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_x0005_

4.花椒。花椒是我国先民常用的一种香料调味品,《唐风·椒聊》中有:“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花椒多子,人们常用花椒调制成的食物祭祀祖先、祈求福佑。花椒的气味比较辛烈,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味觉刺激,在制作肉类食物的过程中,花椒还有一定的去腥作用,能够增加菜肴的香味,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口感。在《诗经》中,花椒除了被当作调味品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椒其馨,胡考之宁“的意思是花椒香气远闻,能使人们平安长寿。周人认为椒酒能够使老人长寿,便用来献祭给神明。

四、《诗经》中关于饮品的记载

除生活中的“食”之外,“饮”也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经》中记载的“饮品”主要有水、酒、羹等。

《诗经·商颂·烈祖》中记载的“亦有和羹”中羹的意思就是用肉或者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有浓汁的食物。从“羹”这个字可以看出,羔是小羊、美是大羊的意思,最初的羹就是煮肉的汤水,《尔雅》中有“肉谓之羹”的说法。直到后来才将蔬菜加入羹汤之中,《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其中的荇菜以煮汤为佳,先民们也多用藜、蓼、芹、葵等来代替肉,羹便成了普通汤菜的总称。随着我国先民烹饪技术的进步和食材种类的丰富,羹的制作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认识到做羹的关键在于五味的调和。“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一句的意思便是指美味的汤羹,五味调和已经完成,羹也作为人们的日常饮用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酒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酿酒、饮酒的活动记载。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酒由粮食酿造而成,酒业的兴衰也与人们的粮食收成息息相关。酒还有祭祀、娱乐的重要作用。如《郑风·女曰鸡鸣》中有:“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就表现了酒在人们的娱乐生活当中,以及表达美好祝愿的重要作用。

五、《诗经》中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

饮食习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饱含着人们对劳动及自然规律的思考,一天之中饮食的次数、饮食的搭配、饮食的方式及饮食的时间在我国饮食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规定。《诗经·桃夭》中记载:“三餐有味、四季有景,乐天河众,禹出夏启”中便描述了大禹时期的政治情境,其中就提到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我国先秦时期的平民一天两食,贵族则一天三食或四食。这也是根据先民自身所处的阶级或家中的粮食存量来决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日三餐”逐渐被固定下来,并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精神的重要传承,“席地而坐”“分食”等习惯在《诗经》中均有记载,《诗经》中有“肆筵设席”之说,而筵和席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铺在地上的是“筵”、铺在“筵”上的是“席”,筵席二字是坐具的总称。铺筵设席,参加宴会的人依照身份的高低依次而坐,座位面前则有一个比膝盖高一点的小桌子,称之为“案”,进餐时一人一案,酒与饭一人一份。饮食习惯也由当时盛放食物的器具所决定,天子每食九鼎八簋,所占之地较大,难以摆放,所以才席地而坐,将食物放在地上食用。先秦时期的人们在总结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将饮食文化进行延伸,荤素搭配、有菜有汤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分食制”也是我国饮食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人们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一人一鬲,分食而用”的习惯也被保留了下来。

在《诗经》中,除了关于饮食文化的记载之外,还有不少关于饮食器具的研究。饮食器具《诗经》中多次出现,设计篇目多达22首,国风7首,大小雅14首,颂2首,大致可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三大类,共26种,是各种社交礼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食物和器具之间的搭配成为身份等级的重要象征。诗经中介绍的炊煮器主要有六种:分别是锜、鼐、鬵、鼒、釜和鼎。而食器共筐、莒、簋、豆、笾、登、匕、俎、房等九种,而盛酒器与饮酒器多达:觥、罍、爵、瓶、斗、瓒、斝、溉、壶、卣、尊等十一种。食物与器材的搭配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注意食物与器具之间的搭配,根据不同的饮食制作了不同器具,以满足其饮食需要。一方面,根据主食、菜品、羹汤的不同搭配相应的器具,方便其自身食用;另一方面,饮食器具的改进也是我国先民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六、总结

综上所述,对《诗经》中我国饮食文化加以研究,能够帮助当代人了解我国古代先民的生活状态,而饮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也与我国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之一,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饮食文化都对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透过传统饮食文化,我们能够了解古代先民对生活的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https://www.zzqklm.com/w/qt/2940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