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浅谈语文课堂上的质疑

作者:刘荣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3-02人气:96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这就使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倡导的是质疑的精神,一种打破思维惯性奴役的独立思考,一种不贪恋安逸享受的反思性格,因为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

就此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对文章主旨质疑。

有些文章或因为年代或因为作者的原因,写得有些朦胧,因而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有些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文章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时提出质疑是再合适不过了。苏教版高一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有曹文轩先生的一篇文章《前方》。这篇文章自选入课本时起,文章主旨就引起很大争议。别说学生,就连很多老师也是不理解文章主旨,很多人都认为文章主旨是“离家”,是思念家乡。果然,在授课结束前,我对文章主旨进行了归纳,当我讲到主旨是“归家”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同学在窃窃私语,于是我发动同学们进行讨论。很快就有学生提问:“文章的题目是前方,而‘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不是秀清楚地说明文章的主昆是离家,是思念家乡,怎么会是‘归家’呢?”全班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我总结: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实际上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近似宗教了皈依感,作者又揭示出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所以,《前方》表面上是在写离家,实际上是着眼于归家。我又带领同学们对相关段落进行了研读,最后完满解决了问题。通过讨论,全班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主旨的质疑,就能引导学生较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取向,同时也深化了对旨意和写作匠心的理解。

2、对句子隐含意质疑

有不少文章里的个别句子因表情达意的需要,写的不太好理解,它的隐含意较多、较深。学生不易理解。在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不少有隐含意义的句了,而放过这些句子,文章的色彩就会黯淡很多。如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一篇文章《祝福》,这是一篇经典的老文章,百读不厌。文章里有这么几句话:

①“可恶,然而……。”四叔说。

②“可恶!”四叔说。

③“然而……。”四叔说。这几句话,用语不多,含意却十分丰富。在学本课时,很多同学看不出来。课后几名同学在讨论时突然发现了这一问题,对这几外的隐含意提出了质疑,但意见无法统一,又对参考书的提示也不太认可。对此,我首先对他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了赞同,然后又让几位同学讨论,最后我们得出了结论。第一个“可恶”是四叔对祥林嫂婆家用绑架的评选活动弄走祥林嫂的做法表示不满,毕竟鲁家是大家庭;第二个“可恶”是卫老婆子推荐来祥林嫂又合伙将她劫去,这太不应该;第一个“然而”是四叔对祥林嫂婆婆将她抢走给予了认同;第二个“然而”是四叔担心卫老婆子无法找到像祥林嫂这样能干的人。这样一来,答案就是多彩的,学生对四叔这个人的面目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习语文的兴趣无形中又得到了提升。

3、对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

对矛盾处质疑就是利用当前内容的前后不一致甚至相关矛盾来质疑提问。内容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经发现,会使思维急剧撞击,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此法一经示范,同学们就带上了“挑剔”的眼光来学习。

有些文章为了特殊的需要,使用特殊的手法而使文章的某些地方前后矛盾,或开头与结尾,或标题与中心等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有一篇文章《我与地坛》,这是史铁生先生的作品。整体把握,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写我与地坛,后半部分是写母亲、母爱。而文章的主旨是写母爱的真挚与伟大。在此学生的质疑声不断,因为在学生看来,这篇文章不仅标题与主旨相矛盾,而且文章前后两个部分也相矛盾,是不是主旨混乱?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显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学生没有或者说不会整体阅读所造成的。由此我进行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最终明白:前部分写我与地坛是为后面写母亲和母爱作铺垫的。这样学生知道了文章前后不是矛盾的,也不是作者另有所指,通过质疑,学生对文章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在阅读中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也知道如何来处理了。

4、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质疑

面对一篇文章,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有的学生很难就课文的重难点问题提出质疑。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训练要点,认真研读文本,提取主要信息,揣摩作者写作旨意,通过暗示、启发甚至假设问题情景来诱导学生质疑问难。如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概括母亲形象的语句是“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作者这里主要写“母亲”是“我”的恩师,但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么教导“我”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是引发学生对本文重难点把握的关键词。母亲是“慈母”,这点学生可以理解,接着启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说母亲又是‘严父’?”引导学生阅读第八自然段。同时给学生介绍胡适家庭背景。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作者主要写母亲是“我”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教导之外,还用了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质疑,引领学生思考感悟,学生理解本文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浅化难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掌握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再让学生带上“质疑”这把钥匙,试着去开户知识宝库的大门,只有这样,创新才可能萌发滋长,课文课堂才会活水长流,生机盎然。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