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网络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导方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大侦探》为例

作者:张雨彤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01-26人气:12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在闲暇之余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与放松。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网络真人秀节目凭借着较强的体验感和趣味性,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呈现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担当和流量密码。

网络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双重压力,一面来自市场竞争,一面来自部门监管。受到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一档网络真人秀节目的播放量和讨论度如果不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将会面临被“腰斩”的风险,所以许多网络真人秀节目为了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娱乐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娱乐性过度、价值引导缺失等突出问题。而为了规范网络综艺,肃清网络环境,网络真人秀节目一直是相关部门监管和整治的重点。这是由于网络真人秀节目的主要观众是青少年,该群体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但同时,该群体也很容易在正能量节目中收获教育与成长。对观众进行价值引领,不但可以体现节目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且保证了节目的持续发展。

针对网络真人秀节目的现状,本文选择以《大侦探》这一普法推理类真人秀为例,对网络真人秀的价值引导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该节目是芒果TV推出的中国首档互联网普法推理真人秀节目,自2016年第一季上线到2023年推出的第八季,节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口碑,是近年来公认的高品质综艺节目。在节目中,明星嘉宾进行角色扮演,对虚拟案件进行梳理并检举“凶手”,在兼顾真人秀娱乐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借助案件侦破传播核心价值观,值得广大网络真人秀乃至综艺节目的借鉴与学习。


《大侦探》的价值引导方式

节目主题的选择。《大侦探》的节目主题选择一直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紧扣现实热点,让观众收获快乐的同时接受价值引领。

从第一季开始,《大侦探》便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节目之中,节目很多主题的背后也是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缩影。以第六季为例,第一案《夜半酒店》开篇便惊艳观众,将话题引申到了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如何避免未成年受到侵害上;第三案的《新四大才子》以古代为背景,映射了学术造假、学历顶替等社会问题;第九案的《还是漂亮惹的祸》聚焦于整容行业,反映了当今社会上的容貌焦虑与审美畸形。在此之后的两季节目主题甚至更加“犀利”,第七季第七案《蔷薇下的罪恶》将视角聚焦于女性,深刻反映了普通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的恶意与无力发声;第七季第九案《绿洲之上》揭示了人类过度开采资源会造成的恶果,强调了保护环境、禁止过度开发的重要性;第八季第七案《黄金大劫案》在深刻揭示了网络诈骗的套路与危害的同时,反映了“黑社会”等黑恶势力对人民生活的危害。

除了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大侦探》还会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六季第十一案《芒城风云》以贾国对芒国的侵略为背景,展现了芒国人民为了保护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舍小家而成大爱;第八季第六案《芒城之风云再起》以作为战胜国的芒国因“弱国无外交”,在湖国等强国干涉下,收复领土幸福岛失败为背景,展现了芒国人民为收复领土,不屈服于强国的抗争精神与民族气节。

《大侦探》的主题选择是每一期节目的看点之一,从预告发出便引起了大批观众的兴趣,并随着节目的播出和案件真相的层层揭露体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收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引领。

节目嘉宾的带领。节目嘉宾是真人秀节目的灵魂,《大侦探》节目中的嘉宾在价值引导方面发挥了“意见领袖”般的关键作用。八季节目以来,大侦探一共邀请了70多位明星嘉宾。其中资深主持人何炅和撒贝宁作为前六季的常驻嘉宾,以极强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人格魅力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关注。

在每期案件中,何炅通过极高的双商判断人物动机,把控破案节奏;而撒贝宁通过专业知识与法律节目主持人的功底增强节目的专业性,靠缜密的逻辑与可靠的证据破案。在每期的案件推理过程中,二人会从中提取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带领全体嘉宾以角色的身份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为角色犯下的错误道歉,从而把控节目整体的价值导向,确保节目传达给观众正确的价值判断,带给观众正向的思考。比如第三季第七案《又冲不上的云霄》中,作为侦探的撒贝宁发现飞机失事是因为在场每位工作人员的失职后,严肃地反驳了嘉宾对于自己失职行为的开脱,要求每位工作人员的扮演者进行道歉。

除了常驻嘉宾的带领,专家作为特邀嘉宾在结尾进行专业讲解也是增强节目价值引导的关键一步,比如第四季开始引入了医学、心理、科幻等领域的专家,在片尾进行专业的科普和讲解;第七季开始在结尾开设“大侦探合议庭”,邀请法院、检察院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和普法。

由此可以看出,节目通过嘉宾,发挥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影响力,兼顾不同圈层的受众的同时,扩大价值引导的传播范围,同时利用嘉宾们的大众认可度和信任度,最大程度地让观众接受引导和教育。

情景模拟的暗示。相较于《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语言类真人秀节目,《大侦探》对受众的价值引导不是通过直接的口语表达和意见输出,而是通过情景模拟的暗示进行间接引导。

在每一期节目中,嘉宾将根据主题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案件调查,但与虚构类影视作品不同,嘉宾们具有双重的身份和视角,他们一方面需要将自己完全代入到故事中,演绎出所扮演角色的情绪与过往经历,让案件更具有代入感和氛围感;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既是嫌疑人,同时也是推理者,所以需要他们从故事中适时地抽离,以旁观者的视角对线索进行收集与梳理,构建角色关系网络,一步步还原案件真相。嘉宾们的扮演可以让观众更有参与感和代入感,获得很强的期待感和趣味性。同时嘉宾偶尔脱离于角色的表演会让观众意识到案件的虚构性,使观众从参与案件的第一人称视角转化为客观、冷静的旁观者视角。

嘉宾对于角色的批判性评论也会引起观众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在批判和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对观众进行价值引导。比如,第一季第七案《请回答1998》中,扮演凶手的撒贝宁在最终投票环节选择自首,将凶手票投给了自己,在最后凶手自白时,他认为所扮演角色的犯罪行为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在法律面前不可原谅,节目中凶手没有被检举而成功逃脱只是游戏设置,现实中的凶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在游戏中完成了对角色的反思与救赎,也强调了节目的价值定位,大量观众被凶手自首这一行为所触动,受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大侦探》价值引导的问题与局限

详细的案件还原为模仿作案提供可能。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心理的一种基本趋势。受众对于模仿的态度取决于犯罪相关因素模仿复制性的强弱①。《大侦探》八季节目以来,每期节目的案件均为凶杀案。根据节目的规则,嘉宾需要根据现场证据推理案件,所以节目中涉及的作案工具和犯罪手法都较为准确和详细,比如第六季第八期《心酸的offer》中,律师事务所的“Boss甄”死于密室之中,嘉宾们在还原案发现场的过程中,通过节目组布置在案发现场的橘子皮、气球和门锁,直接进行现场实验,准确还原出了凶手作案和密室形成的过程。《大侦探》节目的真实道具和详细的案件还原的确给犯罪提供了一些借鉴思路和模仿作案的可能,而模仿作案与节目“用法律来维护正义”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所以在播出过程中应把握好案件揭露的尺度,做好价值引导,尽力避免模仿作案的发生。

沉浸式角色扮演引发对凶犯的共情。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节目观感,更加沉浸式地参与案件推理,《大侦探》节目根据每个案件不同的故事背景,设定了不同的人物背景和角色定位。嘉宾在迅速进入角色的同时,受众也随着嘉宾视角一同进行“沉浸式体验”,收获更强的角色认同感。但如果受众过于沉浸凶手视角,很容易让观众对凶手产生共情并造成对案件的错误解读,甚至为凶手开脱认为其不该接受法律的惩罚,这与节目所提倡的“所有犯罪都应该得到制止,凶手应该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观点不符。比如在第六季第三案《新四大才子》的案件还原过程中,死者“甄才子”的罪行不断揭露,他不但学术造假,贪婪好色,而且还鸠占鹊巢,谋杀了真正的甄才子。节目嘉宾们沉浸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与人设中,愤怒地批判着“甄才子”,这时弹幕中的观众受到剧情的影响和嘉宾们的情绪感染,也开始对“甄才子”进行批判,甚至有弹幕说“他该死,被杀是罪有应得”和“不要破案了,凶手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之类的言论出现。在投票选出真凶,将凶手关进铁笼后,更有观众发弹幕认为凶手杀掉“甄才子”为正义之举,是在替天行道。这种言论显然与节目的价值观不符,死者的罪大恶极不是凶手可以违法犯罪的理由,以恶制恶、以暴制暴是不可取的行为。节目组在案件还原过程中,也应该强调对以恶制恶这一行为的批判。

过度的娱乐化宣传冲淡引导效果。《大侦探》作为一档网络真人秀节目,其本质上仍处于娱乐化的浪潮之下,仍要满足收视率和话题度的要求,所以节目的情节安排和宣传设计仍然无法脱离娱乐性。嘉宾作为节目中的“明星玩家”,需要在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在探案过程中经常对彼此进行调侃、插科打诨、制造热点,也让许多观众将重点放在了明星嘉宾身上。比起案件本身,许多观众更加关注明星嘉宾的角色穿搭、和其他嘉宾的化学反应、在节目上的表现等。

新浪微博作为观众的讨论平台之一,播出期间官方账号发布的微博和热搜词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节目的宣传重点和观众的关注点。在翻阅官方账号和浏览热搜榜单后发现,宣传的焦点往往聚焦于明星嘉宾身上,不论是嘉宾表现还是节目中的cp,讨论热度都很高。比如第八季第六案《芒城之风云再起》中、下集播放当天,节目组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21条微博,讨论度最高的是正片上线的宣传微博,其中将近400条的评论中,除了明星嘉宾粉丝的美图推荐,大部分都在批判本期案件设置对凶手的“不友好”,讨论扮演凶手的明星嘉宾在本期的表现,其中许多评论带着强烈的戾气,批判节目组对该嘉宾不够重视,而关于案件本身和当期主题的评论少之又少。节目组发布的21条微博中,展现普法和宣传节目主题的微博仅4条,远远低于对明星嘉宾的宣传。播出当天热搜词条也和明星嘉宾密切相关,如“大张伟封神”“鸥菲被全票投出”“山离cp”等,而与节目主题和价值引导相关的热搜并没有出现。

如果将关注度从节目的深刻主题反映出的社会热点,转移到对明星嘉宾的讨论与关注上,那么预想中观众的理性思考也将变得平庸而肤浅,对于观众的价值引导也容易流于表面。


网络真人秀节目价值引导的对策与建议

坚持正向引导,弘扬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真人秀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节目的整体方向和内容呈现都会对观众造成影响,因此节目组在情节设计和主题选择上应该坚持正向的引导。

在节目内容方面,节目组在录制过程中应与嘉宾做好沟通,让嘉宾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把控好情绪以及价值引导走向,起到正向的意见领袖作用。以《大侦探》为例,节目嘉宾扮演被害者时,对施害者进行谴责和批判要把握好尺度,情绪饱满的同时也要保留理智与底线,比如可以及时抽离角色,更加客观理智的进行评判;扮演凶手时,在真凶揭露后应该表达对犯罪行为的忏悔,揭露需要为犯罪承担的后果,让观众知道违法犯罪不可取。

在节目宣传方面,节目内外都应该关注舆论走向,对观众的关注重点进行引导,让话题度更多聚焦在节目的主题和意义上。节目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传播媒介的重要价值。

坚持价值导向与娱乐功能统一。节目在严肃破案中穿插娱乐化的内容不但能够为观众带来价值引导,还能够带来话题和关注度。但价值引导不应该被淹没在娱乐化的讨论之下,娱乐化的尺度应该得到把控。

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常驻嘉宾应该把控好节奏,在娱乐性较强的笑闹后及时将节目“拉回正轨”;节目的后期也要做好引导,可以通过花字和表情包等提醒观众关注节目主旨,回归节目本质。在节目结束后,平台宣传也要做好把控,对价值导向相关的微博和推文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当期节目主题和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关注度。

价值引领与节目的娱乐性并不是无法共存的矛盾双方,综艺节目也不该只顾娱乐而忽视自身的价值导向。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与进步。娱乐可以不再单纯地作为感官体验的消遣目的,而是开始成为价值构建的新途径。

丰富传播渠道,扩大影响范围。网络真人秀节目借助网络而飞速发展,也应顺应各平台而发展变化。网络真人秀节目往往受限于节目时长而局限于传统的视频播放平台,但其实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用户量和活跃度极高,应该得到节目组的重视。一档真人秀节目想要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获得更多对受众进行价值引导的机会,就应该拓宽自身的传播渠道,让节目不论是在长短视频平台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除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节目在短视频平台也应该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与传播。节目组可以将节目中的具有吸引力的“高能”片段、节目中的专家科普等截取成短视频进行投放和宣传。一方面因为短视频片段不完整,很多人会被设置的悬念或嘉宾和专家吸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可能前去观看正片,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平台间的引流,增加节目的播放量和关注度;另一方面短视频的传播速度快、投放面广,会有更多的人观看这些有教育意义的片段,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也会有人因此受益,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价值引导。

在官方对节目在多个平台进行宣传的同时,也可以鼓励观众进行“二次创作”,在尊重节目主旨的基础上,对节目内容和人物设定等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调动起创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节目的传播面,让网络节目在传播和创作中不断产生新价值。


结语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到:“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②。”当今时代下,网络真人秀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在具有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能够为观众潜移默化地带来价值引导。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娱乐化浪潮的裹挟下,网络真人秀节目仍应自觉承担起传播正能量、弘扬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网络真人秀的优秀作品代表,《大侦探》证明了网络真人秀节目可以发挥好价值引领的作用,而这样的优秀作品也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观众会看到更多具有社会价值的优质真人秀节目,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来源:《声屏世界》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