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研究

作者:谭宋艳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08人气:76

引言:《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共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也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图书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势必要积极地响应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迎合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全方位地促进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上的改革和创新,助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主题图书馆的概述及发展

在国内,关于主题图书馆这一概念的界定,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对主题图书馆的研究并不多,王世伟于2009年出版的《主题图书馆述略》对主题图书馆进行了定义,认为专题图书馆是指针对特定领域(一个或多个领域)专门收藏和服务,以满足专门化知识和信息需求的图书馆。柯平在杭州召开的2019年度“主题馆建设”研讨会上,对此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说,主题图书馆,也被称为主题文献馆,是一种以特定的主题为核心,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各类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一种新型的方式。

实际上主题图书馆并不是一个新定义,综观图书馆之发展,亦可于古代寻得其雏型,如古代佛教寺庙中便设有佛经藏书阁,医馆中医学藏书楼这种专属于某一类别的藏书楼其藏书形式与当今主题图书馆类似,同样注重搜集并加强某一类藏书,以及为指定人服务等,这些藏书楼亦被认为是主题图书馆最初的形式。但与当今主题图书馆相比较,其主要区别在于:当今主题图书馆免费为全体群众服务,其服务更具有专业性与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主题图书馆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1960年代我国在兰州设立文溯阁专门存放国家一级文物《四库全书》;与此同时,我国国家图书馆也特设古代文献专馆;上海图书馆也辟了一块空地专门为中国名人手札馆而设立,这个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挖掘这些优势资源与特色文献,并且把它们收集起来,融合起来,形成独立馆藏空间,让它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着手主题图书馆的探索。

第二个阶段为中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在精神和文化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需求。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需求,专题图书馆应时而出。首先,该馆主要以馆舍为核心,并在馆内设置了专题图书馆,因此被命名为“馆内馆”。

此外,还有一种“馆外馆”模式,即在总馆外设立相对独立主题图书馆作为区域文化特色和文献资源需求引导。这一做法被称为“馆外馆”。杭州图书馆2008年在杭州灵隐寺设立了“佛学分馆”,是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佛教美术教育中心等,期望以此向杭州传播佛教文化,促进杭州旅游业国际化发展;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和深圳建筑科技集团联合创建“以绿色为主题的图书馆”并利用它的建筑设计、馆藏资源及各种读书推广活动宣传绿色高达理念[6]。

二、主题图书馆的功能价值

(一)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发展,助力地方特色文化宣传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主题图书馆则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最佳名片,以温州服装库为例,以服装为代表的温州经济的支柱产业——温州图书馆与温州服装协会联合创办了“温州服装库”,以弘扬服装文化,推动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温州服装主题图书馆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布局,引入了时尚元素,前卫而又独特,在普通的功能区域之外,还设置了一个高雅的交际区,同时还提供了一杯咖啡和一杯清茶,让有需要的人有一个交流的地方。温州服装主题图书馆还组织了一系列关于服饰相关的科普、技术训练、设计竞赛、布料陈列等活动,起到了推广和普及服饰的作用。主题图书馆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文化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二)建设多主题特色图书馆,助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主题图书馆作为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到高质量阶段的成果,其在某方面或者某领域的专藏与服务方面进行了精耕,这是当前中国公共图书馆开拓的崭新服务,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这几个区域所构建的专题图书馆,内容更加丰富,题材各有特色,题材涵盖法律,绿色环保,金融,创客,漫画旅游,家谱文化,佛学等不胜枚举。主题图书馆产生于城市,地域特色,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大环境,建设各类主题图书馆既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则丰富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版图,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发展瓶颈

(一)受制度和环境制约

现阶段我国文旅融合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对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缺少相关指导性文件及方法,有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也不够充分。公共图书馆立足于公益性,旅游业立足于营利,二者核心特征不一致,导致图书馆和旅游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双方的合作意识淡薄、热度较低,总体工作比较被动。主题图书馆文旅融合工作中缺少相关保障机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文创研发人才与岗位匮乏等多种原因综合起来造成当前主题图书馆文旅建设不能全面展开,体现出来的文旅融合服务效能不强。

(二)文旅融合深度不够

当前,主题图书馆甚至整个图书馆行业在文旅融合方面的成效还不够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足,主题图书馆未能认识到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未能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服务组织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播任务。目前,主题图书馆与旅游的融合,大多都是基于对某一种内容的主动协作,比如,图书馆参观服务只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空间地点,而游客们的关注点也仅仅是拍摄、玩耍,而馆藏的文献和数字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就导致了图书馆与旅游的融合缺少了一个完整的联动和深度的利用。而主题图书馆存在着馆藏资源不足、技术水平智能化不达标、可使用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主题图书馆文旅融合不足,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三)宣传推广手段落后

主题图书馆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宣传策略和方式上缺少新颖性。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各地图书馆也逐渐意识到文旅结合的重要性,纷纷建立起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当我们观察整个图书馆行业时,会发现它们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技术和服务,但对于其宣传活动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却相对较少。从整体来看,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文旅宣传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在文化和旅游的推广策略上,许多图书馆选择了在线的官方网站、微信平台以及线下的海报和横幅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但这些方式相对单调,因此对读者的吸引力并不强。在文化和旅游的宣传内容上,缺乏大量的融合产品和活动,宣传内容过于雷同,各大图书馆之间的宣传用语也是相互复制,缺乏融合、创新和原创性。在文化传播手段方面,大多数图书馆只是将馆藏图书进行简单介绍或者通过图片展示来吸引读者关注。在文化宣传方面,一些主题图书馆连自己的读书推广部门都没有设立。宣传工作都是一些非全日性质的,没有专职的旅游宣传工作人员。在全产业范围内,既懂市场销售又懂旅游旅游的图书管理员十分匮乏。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路径

(一)以“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图书馆

人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图书馆,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公共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中心,就是要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和目标,从读者利益出发,关心读者需求,维护读者权益,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人”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是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中心,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二)以“文”为纽带,强化人文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全民阅读、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服务内容上要强化人文服务,通过开展阅读推广、举办文化活动、实施图书馆免费开放等方式,将阅读推广活动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服务方式上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建立分馆、流动书屋等方式实现“一卡在手,随处可借”;在服务手段上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文化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此外,还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和读者队伍建设等。

(三)以“史”为资源,丰富馆藏特色

“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的理由,也是其发展的动力。“史”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尚书》中有《虞书》《夏书》等文献,其中有很多涉及“史”的内容。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物丰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很多与“史”有关的内容,比如中国古代历法、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这些“史”资源可以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为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服务。对于这些“史”资源,图书馆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或开发利用。在数字化处理中,图书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存储技术等手段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与保存,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史”资源。

(四)以“博”为依托,打造特色品牌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依托自身的馆藏资源与丰富的馆藏资源基础,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主题,而“博”正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的馆藏资源,在深入挖掘馆藏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主题。例如在打造“北京记忆”文化主题时,公共图书馆就可以依托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北京记忆”为主题建设系列图书和电子音像制品;又如在打造“北京记忆”文化主题时,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在北京地区的地位以及优势资源,围绕北京“三山五园”地区进行特色资源开发与建设;又如在打造“北京记忆”文化主题时,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建设。

(五)以“学”为基础,打造学习型团队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要想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就必须打造一个学习型团队。因此,公共图书馆要以“学”为基础,以“学”为核心,打造学习型团队,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要开展好学习培训活动。公共图书馆应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此外,还要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工作。

其次,要建设好学习型组织。所谓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组织能够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而持续地改善其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一种机制或状态。其实质是使员工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不断地改善和超越自我。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文化主题建设中,要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六)以“联”为平台,构建合作关系

构建合作关系,就是要打破图书馆行业的边界,打破各种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打破部门利益的束缚,寻求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图书馆界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努力推进合作共建。通过开展“读者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形成规模效益,有效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以“联”为平台,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之间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开展资源共建共享、馆际互借等活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专业团体、行业协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结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以“平等、公平、共享”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要切实发挥好其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文化权益”。这不仅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新使命。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图书馆必将在“全民阅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