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问题与思考 ——以安徽省无为市为例

作者:方帅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3-16人气:118

一、引言

为解决乡村土地问题,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加强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更好地贯彻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安徽省无为市自2018年起充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率先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独具地方特色的土地整治路径和模式。2020年初,无为市启动了开城镇和石涧镇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申报工作,2个试点均于2021年底获批,但是在试点推进过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无为市基本情况

无为市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辖20个镇,人口121万人。总地貌特征是“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大体可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现有6384个自然村,农村人口约74.97万人,村庄点散、乱、小,且空心化率平均达45%。耕地面积166.8万亩,但是大多数耕地田埂多、沟渠多、连片少、地块小,不利于大型农用机械耕作作业。这些问题既反映出无为市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合理性和迫切性,也说明农村土地资源开发空间广阔,利用潜力很大。为解决宅基地超标、蚕食耕地、一户多宅、布局散乱等问题,优化乡村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实现耕地面积增加和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双重效应[1]。无为市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将开城、石涧两镇作为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通过试点镇的引领示范作用,来达到全面推进的效果。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问题

(一)规划难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首先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不容易。一方面,无为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土地利用现状复杂多样,圩区、山区村庄的发展需求各异,如何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布局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土地产权和流转问题,土地利益关系复杂,导致规划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突和阻力。

(二)资金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农用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农民收益补偿等方面的费用,然而无为市农村经济相对薄弱,财力有限,特别是北部农业乡镇财政压力较大,难以提供充足的投入。另外,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的差异性,因此,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也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这增加了资金问题的复杂性[2]。

(三)公众参与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但由于村民的知识水平和参与意识有限,在两镇试点项目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农民对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和目标理解不够,缺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认知,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不足。其次,农民在土地流转或土地资源转移中担心自身利益受损,会对于整治工作持保守或抵制态度,不愿意主动参与。

(四)行政管理问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需要无为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协作和配合,这就涉及多个部门职能,协调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不完善,导致资源整合和工作衔接不畅,影响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部分镇村及部门在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对于整治工作的规划和执行存在困难[3]。

四、解决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体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充分衔接乡镇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技术要求和编制成果,确保规划衔接落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衔接规划布局到项目落地的纽带,明确每个地块的用途,向上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任务,向下满足产业振兴、村民宜居宜业用地布局需求,科学安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程规模、建设时序、资金筹措,切实有效地统筹各子项目的实施建设[4]。

在解决规划难题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研究。一是充分调查研究。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中,通过调研分析乡村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解决核心问题,发掘整治潜力。问题导向注重解决具体问题,如基础设施差缺、生态环境退化等,而目标导向注重发掘乡村潜力,推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优势,培育新业态,打造乡村项目的特色和亮点。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和布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要充分考虑土地开发潜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社会经济影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分区,如农业生产区、生活集聚区、生态保护区、文化旅游区等,明确各区的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方式,分区提出整治的重点内容和产业准入条件,使乡村发展各个方面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强技术支持。规划难题的解决需要利用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估和分析研究,建立全域土地资源数据库,收集各类土地数据,包括土地类型、利用现状、土地所有权情况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决策所需的科学数据和信息依据。四是加强沟通协调。规划难题的解决涉及多方利益关系,需要政府、村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多方合作,所以应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协同发展的机制,形成共识,优化规划方案以保障顺利实施。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内容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矿山生态修复、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哪项都需要资金支持,但地方多未设立专项财政资金,难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有效利用。为解决资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整合市直部门专项乡村振兴资金、调整财政政策、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等方式,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如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5]。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除了依赖政府财政资金,还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专项债)、企业投资等方式来筹措资金,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投资和融资来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是完善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监督,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加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四是开展社会化的资金筹集活动。通过发起募捐、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家参与,为乡村振兴项目筹集资金。政府设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中的资金需求。

(三)加强村民宣传与参与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而持续的工程,需要村民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无为全域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如村民对全域工作的理解不足、缺乏对整治效益的认知、参与动力不足等一些问题。为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向村民充分介绍整治的目的、意义和效益,让他们了解整治工作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性。自然资源部门可以组织专门的宣传团队,通过培训会、座谈会、宣传册、横幅标语等形式,深入到镇、村,向村民普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知识,增加他们对整治工作的了解和认同。二是健全农民参与机制,确保他们能够有序参与整治工作,设立村民参与委员会或村民代表机构,组织村民代表参与整治的决策制定、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监督。另外建立健全与农民利益相关的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及时向农民通报整治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可以给予村民在整治项目中的就业机会和经济补贴,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让他们通过参与整治工作,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另外要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技术支持。邀请专家学者到农村进行技术培训,传授相关的整治技术和方法,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组织示范工程,向村民现场演示整治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引导他们学习和运用整治技术。 

(四)健全行政管理机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与沟通,优化工作流程,建立行政管理的协调机制,提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效率和质量。可采取以下的思路和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力。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在组织架构上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统一指挥体系,确保政府行政管理的高效运行。二是制定细化规范的政策法规。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原则、标准和操作程序,并建立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贯彻落实。三是加强农民参与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在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广泛的农民宣传教育,征求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农民与政府的沟通与互动。四是建立监督管理与问责机制。加强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跟踪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存在问题和失职行为的责任人,要追究相应的责任,并进行问责。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信息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沟通。加强土地资源、农田利用、房地一体、生态环境等数据的收集和共享,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相关思考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尽快出台标准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制定统一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性文件及技术规程,规范项目管理,指导项目实施;农业、水利、交通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形成制度体系,确保基层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有序可行,避免基层在具体工作中盲人摸象,摸索前行。另外建议省级政府出台金融下乡相关政策(最好能带专项启动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与实施组织深化合作,推广“实施主体+银行+龙头企业”等融资模式,创设土地整治、产业升级等方面专属信贷产品,整合全链条信息精准开展信用评价以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以保障全域项目实施。例如,鼓励金融机构向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前期建设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各地选择合适的承贷主体,丰富贷款还款方式。统筹编制全域实施方案和融资方案,确定融资主体和方式,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率,增强项目建设现金流,同时结合盘活乡村存量资源,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包打捆交由市场主体实施(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引导产业资本投入。

(二)缩短指标交易周期,加强部门资源整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增减挂钩和新增耕地指标应优先交易,同时探索可以跨省级行政区域在平台交易。建议国家、省重点工程和经济发达地区购买指标时予以优先购买,这样可尽快获得指标收益,缓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压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配合支持、协调一致。例如,融资部门要做好资金筹集和支撑,并做好“土地银行”收储土地的准备工作;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土地的“确权确股不确界”方案制定和农业项目打捆招商工作,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整合资金,以此来确保项目区实施资金平衡。林业部门要做好三调现状为林地地块(实际为空闲宅基地)认定,水利部门要做好不影响区域灌排条件废弃坑塘、沟渠的认定,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为复垦验收提供帮助。并大力整合涉农资金,如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村村通最后一公里资金、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等,统一调配使用,项目收益更多地用于反哺乡村,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引入更多社会资金。

(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统筹推进环境整治。现行土地承包政策无法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制约了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因此,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同时要加强产业引入,在不违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政策的前提下,主动引入一批新型农业企业,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潜力和价值,为项目完成后提高项目区农民和村集体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打下基础,并根据产业需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促进土地流转,破解土地低效利用困局。同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优化调整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布局。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及生态廊道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类项目实施和政策资源,对整治区域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打造生态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各子项工程。

六、结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问题主要包括规划难题、资金问题、农民参与问题、行政管理问题。不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民参与和健全行政管理机制等措施得以有效解决,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这需要政府、农民、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村委主任》https://www.zzqklm.com/w/xf/3217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