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电影”到“中国学派”:一种基于电影实践层面的探讨
“中国电影学派”之成为热门议题,虽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端倪或追溯踪迹,但更是随着中国电影的当代发展应运而生的。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有关“中国电影学派”的探讨,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各种创作与话语实践,都可以用一种症候式的眼光来进行阅读,将其从狭义的概念认定与命名中部分释放出来, |
中国电视剧审美创作与类型叙事的新态势
在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上,2017年注定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电视剧产量虽然下滑,但是却精品佳作迭出,中国电视剧创作,呈现出从数量增长转型为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发布的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电视剧共有313部获准颁发发行许可证,创2011年以来 |
有声有影:台湾闽南语影歌中的女性形象
流行文化中以闽南方言传唱的歌曲与演出的电影,伴随着台湾人民度过漫长岁月;这其间有明清时期入岛汉人移民早已唱响的闽南歌仔,有日据时期与光复后创作的流行歌,更在1955年至1981年间,台湾兴起拍摄闽南语电影风潮中,通过文化借取方式,产生不少以歌借影或以影作歌的大众文化作品,为台 |
银幕影像的感知革命:从吸引力电影到体验力电影
2017年6月4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娱乐版以几乎整版的篇幅,回溯和前瞻了影院观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把读者重新拉回到影院电影的“黄金时代”是否早已离我们远去的语境中。如果说银幕影像在历史上遭遇过1950年代的电视、1980年代的VHS录像带和镭射影碟以及1990年代伊始的D |
戏法片与早期电影的身体耸动性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现代性具有多重的面向和复杂的内涵:它既是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又是工具理性与世俗社会的突显结果;它既是文化思想上的断裂与自我反思,又是建筑和街道建设与扩张的空间变化;它既是日益增强的流动性和便捷化,又是社会环境的个人主义与竞争态势;它既是感知时间的 |
改革开放:电影导演的表演观念史
改革开放,无论是置于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翻天覆地的重大事件,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其“长尾效应”还将继续显现。中国电影,是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情绪表达、影像纪录及其文化理想,而电影表演是它的表情和“假面”,意味深长,包含着深刻而微妙的政治、文化和产业的内涵。检索改 |
当下中国学术性影评的危机、方法及其目标
伴随中国电影产业与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当下中国电影批评发生了裂变,生存状态迥然有异,很有必要将之分成网络影评与学术性影评两类。依托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以及快捷即时的传播技术,豆瓣电影、时光网、虚拟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原创性影评,在影片的口碑、票房乃至社会议题的影响越来越大;与之 |
日本“季题”电影中的季题生命意识论析
日本电影中有一类影片,充分表现出日本电影的本土化特质。它们或直接以“季题”、“季语”命名,或名称上没有季题和季节性物象出现,却在内容上以自然季节或季节性物象为象征,承担着题材呈现和主题表达功能。笔者将这类电影命名为“季题电影”。季题电影传承了日本古代季题文学中自然季节与人生生 |
从艺术表现力看中国器乐与传统音乐类节目发展 ——以CCTV15《风华国乐》为例
随着影视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央电视台打造了多档原创性质的音乐类节目,如《中国节拍》《风华国乐》《民歌·中国》。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利用电视媒介宣扬中国音乐的传统文化,这些节目不是单纯的音乐类节目,而是融合了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艺术形态的旗帜,其价值观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
现实灾难片的叙事美学 ——比较《中国机长》与《萨利机长》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著作《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中坦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的新阶段,不可预测的全球性风险必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①。当风险、灾难和社会问题频发时,人类需要一种适当的方式以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担忧和 |
《风味人间》:东西方饮食文化交融下的中国表达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作为一个饮食文化的传播载体,创作者在其中贯彻着“平民化”的理念,在东西方饮食文化不断进行文化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赋予了中国纪录片更具民族化和区域化的表达。摄制组将美食的流传历史、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习惯、民族风俗影响下的丰富美食作为表现主体,记录了制作美食 |
全球传播背景下科幻电视节目的考察与批评 ——以《未来演讲·TTALK》为例
21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传播的样态,全球传播中的各主体不仅追求传播的有效性和深入程度,更强调构建属于自己的传播话语权,引领受众。近几年,全球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包括《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等,它们成为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科 |
台湾同性题材影片的突破:超越同性语境 ——以电影《谁先爱上他的》为例
电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式的表达与呈现,台湾同志题材电影的出现也是台湾同志追求平权运动的影像化映射。自1986年台湾导演虞戡平拍摄的《孽子》开始,同志题材逐渐出现。该题材影片与台湾青春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台湾爱情文艺片在表达特殊情感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演变。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确立 |
独立电影、底层人生 ——论肖恩·贝克的电影精神
肖恩·贝克的电影之路,从幼时母亲常带他出入新泽西州的当地图书馆开始。大学期间,他置身于独立电影之都纽约,又就读于培养了一大批独立电影人的纽约大学,成长环境对他电影美学倾向的影响不置可否。2000年,肖恩自投资金摄制了一部35毫米胶片长片《四字单词》,这是部反映美国郊区青年人心 |
现象级系列电视剧《琅琊榜》的传播策略研究
“现象级”一词原本用来形容体育界顶级球员,现在被引申至电视电影领域,强调成为“现象级”电视剧必须具有一个让大众从认识到接受再到受追捧的过程,不仅引领风潮,输出价值观,并且获得主流观众的认可甚至改变观剧审美。近几年来,我国电视剧市场异常火爆,每年都有几百部作品产出,但能够算的上 |
台湾“后新电影”本土文化景观呈现 ——以电影《艋舺》为例
2002年台湾加入WTO,取消对外国电影的进口额限制对本土电影市场造成惨烈冲击:“中影”、“学者”、“龙祥”等大的制片机构纷纷陷入资产危机,众多电影人只能采取独立制片模式制作电影,基本退回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1996—2006年台湾本土电影在台湾的电影票房的占有率从未超过2 |
非线性叙事及套层结构的反身性:文本《你逃我也逃》叙事学分析
《你逃我也逃》是导演恩斯特·刘别谦于1942年执导的一部战争喜剧片。影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沦陷期间,波兰剧团的舞台演员们将“舞台表演”直接搬演到现实中,并成功的和德国纳粹军团斗智斗勇,从而保护了华沙地下抵抗组织的故事。导演在本部影片中惯常的运用喜剧元素,加入非线性叙 |
浅析教化思维对《大奖章》创作的影响
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中国动画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国家提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充分调动了动画艺术家的积极性,从业人员数量、经济投入,美术片专业团队和场地的设立,使得木偶片、剪纸片、水墨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数量迅速增长,而且在艺术性和技术性上也达到了 |
中美韩综艺喜剧节目制作差异研究 ——以《周六夜现场》为例
近年来,喜剧类综艺节目在我国各大卫视呈“井喷式”发展,但形式上多以喜剧竞技和小品表演为主,取材范围狭窄,创作方式也略显单一。而美国综艺喜剧节目则脱胎自二十年代的剧场表演,又经历了三、四十年代的电台广播时期,在进入广播电视阶段后,综合艺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其表现形式也更加的多样化, |
从《网络谜踪》看桌面电影的叙事语言体系
《网络谜踪》讲述了一位父亲全程通过互联网调查女儿失踪案的故事,本片在2018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展映后收获一片好评,索尼影业以500万美元买下其发行权,于当年8月在北美上映并斩获7500余万美元票房。该片亦于2018年12月14日登陆中国,在豆瓣电影上获得26万人打出的8.6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