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作者:周定来源:日期:2014-01-15人气:760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与功能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这里的“情”指情感、情商;“境”指境况、环境。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德育情境,使学生似乎身临其境,受到熏陶,得到体验,触动情感,提高情商,转变其观念的教学方法。它注重的是“情”与“境”的融合,高职生在德育情境中不仅能感知教师在教学中所传达的丰富情感内涵,受其感染,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使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信任,进而实现双方灵魂深处的沟通与交流。这一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教材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高职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观念、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功能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通过实践中介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也就是指围绕环境中心体,通过介体与之相互作用的周边                         周

                         

      边                  体

               

体(如图)

    由于周边体的构成庞杂,对中心体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周边体对中心体的积极影响,而尽量缩小或减少其负面影响。周边体对中心体的作用呈现出一种力的态势,我们称之为“环境力”。这种环境力既可以推动中心体沿着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发展,也可能导致中心体迷失方向、裹足不前,甚至四分五裂、倒行逆施。这是由于环境力不仅有大小即量的体现,而且具有方向即质的内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介体的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这与介体在思想政治环境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中心体与周边体只有通过介体才能够建立沟通与联系,离开介体的有效联结,中心体与周边体是彼此隔绝、影响甚微的两个孤立体系。介体的优化可增强周边体对中心体的作用力度,扩大周边体的渗透性和感染性。同时介体的优化也能促进中心体对周边体的反馈作用,以实现下一个优化环节的有效调整。介体的优化一方面可以挖掘周边体的深厚内涵,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能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中心体的活性潜质,使其显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介体的优化是保证周边体与中心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

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被优化了的介体,可称为“情境德育”模式。该模式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教学分为两大块、四大部分,即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校内生活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

二、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把教材内容科学艺术的处理;用案件说明道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精心设问,演讲研讨会,辩论会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组织整个教学。形成独特的“德育情境”教学设计。

通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德育情境主要有三类:叙事情境,活动情境和虚拟情境。叙事情境和活动情境主要应用于课堂的理论教学,虚拟情境主要应用于课堂的实验教学。

(一)叙事情境教学法

     叙事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叙述故事,案件的方式所建构的德育情境。如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将抽象的教学理论缩影为一个个具体的现实社会现象,以案例的形式展现给高职生,引导他们围绕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和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助于激发高职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并使其在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领悟做人的道理。在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成,这样才能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在编写案例时,应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概念和原理,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的涵盖这些知识点。同时,案例的选材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正确思考过程。因此,教师通过采用叙事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较好地符合了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

   (二)活动情境教学法

活动情境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的方式所建构的德育情境。比如组织辩论、演讲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高职生围绕教学内容发表见解或展开激烈辩论,不仅锻炼高职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激活他们的认知结构,使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活动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是情境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情境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组织能力,精心设计活动情境,并尊重高职生的想法,挖掘其潜能,进而实现与他们心灵的互动与沟通。

(三)虚拟情境教学法

 虚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要求,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生活而设计的德育情境。高职生在这种介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验教学中,享有更大的自由性,得以在不同的虚拟情境中转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这更加突出了高职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虚拟情境并非完全虚拟,它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高职生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以他们原有知识结构为准则,并在虚拟情境开展过程中,贯穿科学合理的指导。如此,高职生才能在一个宽松、自由的虚拟交往情境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教师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从而达成双方的理解与认同,实现彼此心灵的对话。

虚拟情境的设计必须借助于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形式有利于理解内容,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深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汇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形式,给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基础”课的教学的吸引力。为此,任课教师应精心制作、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并能够熟练运用;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收集一些材料新、时代感强、有较强针对性和说服力的优秀影视片、录音资料等作为辅助手段,组织学生收听、观看,使“基础”课教学视听并举、形式活泼。

(2)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拓展“基础”课新载体

     “基础”课教师必须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占领这块新阵地。通过网络渠道,把主流思想和真实信息贯穿于网络,积极解决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网络的迅捷性、开放性、交互性优势,努力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基础”课的影响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通过叙事情境、活动情境、虚拟情境进行的德育可称之为“情境德育”。它与传统课堂上单向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相比,真正从高职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需要出发,将其吸引到课堂上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中达到心灵的沟通,进而使高职生愿意学,学会学,这也是“教是为了不教”的真谛所在。

三、实践教学课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实践教学,主要借助于高职生校内生活情境和校外社会实践情境,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受到触动和教育。其中,充分利用高职生校内生活情境,使其在校内生活中受到感动和教育而进行的德育,称之为生活德育;充分利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情境,让其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现实而进行的德育,可称之为体验德育。

生活德育主要通过创设校内生活情境,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使高职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教育。生活德育的开展要善于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园文化是生活德育的主要载体,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因此,建设校园文化,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是情境教学法运用于校内生活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这需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构建完美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其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其四,营造良好的师生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体验德育主要通过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资源等,有序组织高职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亲自体验,直观感受,进行自我教育。体验德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作为“基础”课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其二,利用革命节日和英雄纪念日等举行校外庆祝、纪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祖国、人民、生活的热爱;其三,组织大学生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其四,鼓励并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这对于他们深入社会、认清国情、锻炼自我、培养意志、提高才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很多,但不论哪种方法与手段的运用都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同样如此,教师应根据学院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的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当然,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框架,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志山 兰美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三个基本问题   [M] 《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8)

[2] 岳金霞: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观[M]《思想教育研究》  2012 (02)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