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问题”预习催生慧根与灵苗

作者:杨氏萍来源:此稿子为黄稿日期:2014-09-14人气:1007

2012年7月24日我在西南大学举办的暑假高中“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听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钱金涛老师关于“浪漫激情和高效语文”一课后,受益匪浅。在这节课课上,钱老师针对高中语文课堂上怎样通过预习达到高效学习语文,并映放了杜郎口中学的一堂课改课。

这堂课,杜郎口中学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思维异常活跃,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很强,他们回答问题表述清楚。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呈现出崭新的一面。

一、高中的语文教学原有的模式?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可归结为:预习→上课→当堂练习→课外作业→阶段复习等五个环节。其中预习是基础,预习的有无、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

传统的上课方式,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是当堂解决,学生没有经过足够的预习的,就不知道当堂文章主旨,好的句子有哪些,好的词语有哪些。即使给些时间预习,但实际上学生也是有预习的,有偷懒的学生,课外知识无法完善,学生只是课上随老师而被动接受,那么,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系统地去把握主旨,结构,艺术特点,就这跟不上教学进度,很被动,课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另一方面,老师也会因为学生预习不充分,感觉课堂进展不畅而心情不顺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的学生成了高考的机械人,连作文也格式化,运用本国语言成了本国学生头疼的事。

二、高中学生学习现状

高中,意味着非考必学:高中,就意味着非大学不进。高中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文艺鉴赏水平,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这其中知识目的怎样呢?

旧的教学方式是上课——朗读——回答——练习——作业;学生是上课——读文本——听课——练习,没有走进作者,没有多少自己的思想, 糊涂地听完课,作业了就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规范性和发散思维那是素质相对高的同学才能做到的。很多学生靠手机查,查的答案长了就乱剪一通。作业完成,老师的钩钩扠扠已经不重要了,考试靠作文拉分90分的基础难道一半就算追求了?

三、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戴宝云:《课程标准》揭开了语文教育新篇章。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新课标无论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新课标给语文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什么内容?为什么教学这些内容?这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建构性的课程。

预习,教与学的开端,是改进教学的一种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奏曲。重庆一中王海洋老师说:问题教学是价值化的起点,也是教学研究的起点,同时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起点。所以,预习要让学生有“问题”(即方案预设),学生才能的思维神经才能被激活。高中课文的生字难词仅是课前预习的一个方面,但教师若提出的预习要求就是生字难词那么简单,刺激不到学生的神经,预习时他便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他会变得懒散,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其实,“问题”才是催生语文根慧与灵苗的甘露兴趣所在。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带着课文去读,才能去欣赏课文。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我设置的问题:林教头杀人是”替天行道”还是”替天行盗”?是行“王道”还是”人道”?《庄周买水》一文,设置庄周是什么人?水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选庄周而不选孔子?为什么选水而不选官?《窦娥冤》一文,为什么开头咒天地神灵,结尾又乞天地神灵?《祥林嫂》是谁杀害的?《林黛玉》进贾府时是几岁?她看到了什么?本文写的是人还是贾府?同时,可以从线索上去让学生进行“问题”预习。例如:《林黛玉进贾府 》一文中的“进”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蜀道难》一文中难在哪里?《登高》一诗中作者是由什么习俗而以此作为诗名的?“登”写出诗人的什么境界?设置这样的问题,学生还有不去探究的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课本、原著、书店、电脑、手机、同学,通过交流,学生的学习火花点起来了,听课练习就顺利了。

有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在预习时,还会将原著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去探究其他人物,还原时代、人物,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程序完整有序,全面,有长记忆,才能实现记忆力是语文学习的生产力的目的。     

“杜郎口中学”的课,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唇枪舌战的辩论,畅所欲言的场面,应该是充分“预习”的结果。这样才会使课堂上师生融入一体,取得预定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把教学已经把这个完整的过程简化为上课→作业两个环节。那学生上课消极地听,课下忙于应付作业,无预习。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你在分析课文了,学生还有不认识的字呢!你要讲授新知识了,与之相关的旧知识他竟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教师不得不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读书,去复习旧知识,这势必使得教师因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急躁心理,课堂的气氛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学习自觉性当然就差。

    由此,我们进行课前预习,就可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全貌,可以及时发现过去应该掌握而没有掌握的东西,而且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还会使得听课有目的和针对性。长期坚持下去,不但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课文难懂,又没趣味”的厌学情绪,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下面,就如何布置语文预习,如何检查预习,以及预习指导注意什么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布置预习

高中语文课文的预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泛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预习中关键是认识生字,解决难词。在字词上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重点的也要剖析。例如:

并指导学生阅读,才能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运用词语。这就需要课前对学生提出解决生字词的要求,学生自己翻查字典,寻求解答。有时还可以查查这个字的原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例如:“躁胜寒,靓胜热”的“躁”字,在字典里是“小跑”之意,学生理解了这个意思后解词当然就顺理成章了。预习时,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参照课文注释和编者的提示,去阅读去思考,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作用甚大。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泛读指导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这样可以向学生提出概括文章内容的需求,使他们对于文章的框架在内心形成基本轮廓。

   3、布置预习,要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目标。

每篇文章有其选择文体和意义的侧重点,在课后的练习提出得很明显,

总之,设置课前预习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敢问语文教学效果的路在哪里,始于预习。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