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谈“匠人精神” 在数字化时代图书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董拯民来源:《视听》日期:2015-08-30人气:1465

何为“匠人”? 匠人一般是有专门技术的手工业工人,也指在文化艺术上成就大或修养深的人。而最近被频频提及的“匠人精神”又是什么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一个人对某种技艺或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还是孜孜不倦地追求下去,往更高的层次努力,那么这种做法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匠人精神”。

我们常说,编辑工作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因此编辑也属于“匠人”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编辑,随着工作的深入,笔者也越来越体会到,“匠人精神”对于编辑人员来说,非常值得提倡。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编辑的“匠人精神”谈一下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完善管理,用“匠人精神”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书不仅仅是普通的商品,更被视为一个文化符号,因此,编辑是与人类文明同行的一个职业,常常会让人产生一种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的感动。但是,编辑的工作实际上既繁琐又枯燥无味,除了有做选题的压力外,还必须得静下心来慢慢地审读稿件。因此,编辑要有甘于为别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只有喜欢编辑工作,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目前,各出版社对于编辑的管理办法不尽相同,虽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对编辑的工作进行考核,但是笔者认为,出版社作为以推出优质产品和创新产品为企业竞争策略的企业,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企业文化应该为“发展式+市场式”。所谓“发展式”,是指强调创新和创业,而企业组织比较松散,一切注重发展与创新。所谓“市场式”,是指强调市场导向,以产品为中心,强调员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不要让管理成为编辑创新的枷锁,打击了工作热情。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编辑工作主要靠的是“匠人精神”中的主观能动性,一个成功的出版社,不会把编辑的考勤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一名优秀的编辑,不需要在他人督促下工作。编辑工作毕竟不同于工业产品生产的流水线,工作的快慢,任务量完成的多少,是敷衍塞责还是尽心竭力,关键在于编辑的自我控制。这正是古人所提倡的“慎独”精神,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是在制度和规章约束下工作。

因此,出版社应该加强对编辑“匠人精神”的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在枯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并充满热情。

二、精益求精,用“匠人精神”打造编辑的个人品牌

“匠人精神”的另一种表现是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谈到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和日本的制造业联系起来,这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也是支撑日本制造走向世界领先的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游客去日本抢购电饭锅和马桶盖的行为就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什么我们国产的产品很难摘掉伪劣的帽子,而日本的产品甚至在中国生产又出口到日本贴上洋标签的产品就能得到中国人如此的青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日本产品深受“匠人精神”的影响,已经成了质优的代名词。

编辑要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广为人知的是周振甫和钱钟书两位先生的故事。1948年,周振甫担任钱钟书《谈艺录》的责任编辑,为这部书加了提要性的小标题,得钱钟书同意刊用。该书出版后,钱钟书亲笔赠言:“校书者如观世音之具千手千眼不可。此作蒙振甫兄雠勘,得免于大舛错,得赐多矣。”从1948年开明书店首印《谈艺录》,到1978年《管锥编》出版,再到35年后修订再版《谈艺录》,周振甫都是责任编辑。

当前,在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驱动下,我们编辑往往忽视了对编校质量的要求,觉得策划一本畅销书远比坐下来加工稿件有意义,而且在经济收入上也能获利更多。但是不要忘了,编辑工作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如果把关不严,将一本错误百出的图书推到市场,且不说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会不会处罚,这首先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亵渎。

对于日常编辑工作中常见的字词辨析,笔者曾做过一个简单汇总,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1)“装扮”不能误作“妆扮”。 《现代汉语词典》“装扮”条下对其有三种解释:1.打扮;2.化妆;3.假装。“装”和“扮”都是动词,“装扮”为同义复合词。而“妆”为名词,与“扮”无法直接组合,无“妆扮”一词。

(2)“耽”的用法。“耽”就是沉溺的意思,可以说“耽于”,不能说“耽溺于”。

(3)“刹那”、“霎时”的用法。刹那,指极短的时间,瞬间。不能说“刹那间”。“霎时”等于“霎时间”,指极短时间。

(4)“融汇”与“融会”的区别。融汇是一种融到另一种中,后者为主。融会是两种所占比重相同。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认真总结,对于提高稿件的编校质量将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因此,精益求精是编辑“匠人精神”的必备元素。

三、开拓进取,用“匠人精神”让编辑紧跟时代步伐

一谈到编辑工作,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还是稿子、笔、剪刀、浆糊的工作场景,是的,这的确是编辑很长时间以来的一种工作状态,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及数字出版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编辑工作中,甚至到了无法取代的地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互联网+”。“互联网+”将重塑出版业的业务价值链,涉及战略规划、业务模式设计、策划开发、产品线规划、品牌定位、业务拓展、营销推广等经营的所有环节。通过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实现出版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使业务运作中“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得以充分体现。笔者根据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事件,大致按先后顺序做一个简单介绍:

(1)互联网成为了广大编辑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例如,我们提出新的选题后,传统的市场调研可能主要依靠跑到实体书店去进行,当前,我们除了去书店外,更多的是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一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各大电商同类书的相关情况;二是,通过付费获取开卷公司等相关数据提供商的分类数据。

(2)ERP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各出版社普遍使用。这标志着出版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改变了过去那种出版社各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情况不了解、盲目下决定、相互闹矛盾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使得财务、业务数据实现共享,形成了信息化建设中一条完整的“信息链”。

(3)图书的宣传进入了“微”时代。在“微”时代,各出版机构几乎都已经注册了微博、微信。截至2014年底,微信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1%,达到5亿人,而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76亿,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微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机构在微信平台营销图书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在数字化时代,编辑们不但要继续在传统出版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而且还要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出版、营销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因此,“匠人精神”中的积极创新是编辑未来的立身之本。

综上所述,“匠人精神”是时代赋予编辑的新的要求,既包括了对于传统出版工作的热爱以及认真编校等优秀品质的继承,也包括了在数字时代对于新的出版领域的开拓以及新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匠人精神”奠定了编辑工作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变的基础。能否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关系到出版业发展的前途,而是否具备“匠人精神”将成为衡量一名编辑是否优秀的标准。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