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执政者社会管理能力的创新之道-管理论文

作者:武警北京指挥学院—刘明伟来源:《领导科学》日期:2012-07-21人气:818

摘要: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研究、引导、化解不良社会心态,把握和调试社会心态并将其引导到健康轨道上来,因此加强执政者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创新的一项重要挑战。

关键词:社会心态 社会管理创新

The road of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Abstract:China is i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 is highlighted period. How to studying, guidanceing, dissolving adverseing social mentality, holding and debugging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making its into healthy track. So strengthening the ruling party's innovation ability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Key words: social mentality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一、社会心态的扭曲拷问执政者社会管理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社会的急剧转型促使部分人心态失衡。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不良心态大有燎原之势,正在抵触消解着改革发展的进程。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它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下,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等成为普通社会成员的压力来源。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多元化的心理压力感长久积累并日益强化,造成人们心态的浮躁性、不稳定性,这种压力一旦穿透了承受的底线或受某些因素的诱发便以极端化情绪宣泄。当下部分社会成员极端化情绪的宣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自焚抗拆 、以杀害无辜学生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撞人后不是及时医治而是彻底碾压致死了之等等,这些恶性事件听来让人毛骨悚然,令人悲叹、扼腕,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属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炒作情有独钟,越来越多的人说“我爸是李刚”等等,这些社会现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仇富恨官、炫富装穷、忽悠炒作、喧嚣浮躁、迷茫失落、暴戾冷漠、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成为时下最常见的不良社会心态,此外,不久前发布的我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还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

诚然,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些阶段无法逾越,有些困难难以规避,一些不良心态的滋生很难避免。但必须意识到,如不及时对不良社会心态妥善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也必定影响国家发展宏旨。如何研究、引导、化解不良社会心态,把握和调试社会心态并将其引导到健康轨道上来,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二、辨证施治,探寻矛盾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本世纪初,中国总体上已经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化,这个发展是指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生物性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安全的需求、归宿的需求、社会公平和尊重的需求、友爱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社会性需求。人的物质性需求出现了边际递减,社会性和精神性需求大量地上升。社会性、精神性需求的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性需求多层次特征;另一个是精神性需求多样化特征。社会需求不像原来通过经济建设满足人们的温饱和财富需求那么简单,而是安全的需求、归属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等多层次社会性需求同时出现,这为我们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前30年,满足人民群众共同的物质需求,解决温饱问题,举国上下发展经济,容易达成共识。但是,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建立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职业的利益群体也逐渐形成,这意味着社会性需求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特征。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存在。这个时候,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利益取向,社会整体难以达成共识,对执政党的考验就是如何做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协调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如果这些社会性、多样性的合理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端着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 

如果在制度层面和公共政策层面,社会的公平问题没有解决好,如果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就会出现改革过程中一些利益受损群体对改革和发展的不满,会导致社会的“抱怨”情绪蔓延,这些情绪如果没有相应的渠道去表达和解决,会形成社会“火药桶”,只要有刺激性事件出现,就会爆发,例如群体性事件中那些与事件“无直接利益冲突者”就是那些在其他方面社会性需求没有满足而心怀不公平感的社会成员。

社会心态问题事关国家稳定,事关改革发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早已引起执政者的高度重视。2005年“社会心态”首次写入五年规划,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近期决策层多次研讨社会管理创新,逐步确立在刚性法度之外,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提升民族素质等“软治理”理念,以求破解改革发展进程中难题的良策。显然,我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单纯靠经济快速发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必须摈弃以GDP为纲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视民生福祉。十二五规划对幸福感的强调无疑是执政思路转变的一个表征。

从国家的各项行动部署可以看出,高层试图以软的文化治理理念来塑造人的思维、规范人的行为,以期达到解决社会冲突、协调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秩序的目的。这种“社会软治理”理念,强调从人的心灵出发,通过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提升和心智的开发来调节和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范人们的基本信念和原则。

三、社会管理能力创新从“心”开始  

2011年2月9日,党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高层研讨班,专门研究社会管理以及创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他的讲话中提出: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那么,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性和精神性需求上升这一新的社会心理变化,从政府这个层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是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首先,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是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的首要步骤。转变传统社会管理理念,树立政府与社会共治的新理念,必然要求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厘清政府的职能定位,解决好管什么和怎样管的根本问题。政府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不到位,必然出现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必然出现政府管了不该管和管不了而该管却没有管好的现象。要强化政府制定规则和进行监管的“掌舵”功能,科学设置政府的社会管理机构、划分政府的社会管理部门的权限,避免出现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走向“总揽一切”或“过渡退让”两个极端,避免政府对那些管不好也管不了的社会事务进行直接干预和管理,避免政府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管理权限的交叉和重复,以免造成社会管理效率低下和成本提高等。

其次,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转变。变管理为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的必经路径。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政府必须坚持公共服务是社会管理的前提,没有社会服务,也就谈不上社会管理,建立服务政府的理念,改变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式管理模式,而注重社会服务、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建立公共性财政体系,从满足公民社会需求出发,大力进行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投入,逐步从管制走向服务。

政府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要加强社会管理,更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目标。服务重于管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改革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对那些对社会有怨言的人群必须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疏导。这些群体可能包括: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拆迁户等,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在服务中实现管理。

2.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点是加强社区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逐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社区。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开发社区资源,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行街道与驻街单位成立党建联席会、经济发展理事会等,整合各部门在社区中投入的力量,统一各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作为,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升社区功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社会积极支持的社区管理体制,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交给社区办理的事务性工作繁杂,疲于应付日常事务而无力真正实现自我管理的尴尬局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各项工作制度,逐步规范各项社区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行社区工作申报准入制度,着力解决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问题,切实减轻社区负担,使社区居委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社区服务和居民事务管理工作,强化社区综合功能。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保社区组织保证。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一是要加强组织建设,形成横向联系、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要突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路子。三是要整合资源,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四是要突出协调功能。

注重社区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整体素质。社区思想文化建设具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必须致力于繁荣社区先进文化,为城市社区注入源源活力。一是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机关、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群众开放,以避免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二是完善社区与周边设施配套的文化广场,大力加强社区硬件建设。三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通过社区文化站、馆、室及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向广大社会居民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自觉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良好氛围。四是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氛围。不断强化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发挥社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居民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怀的关系,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3.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诉求是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良好的社会心态既指向未来发展的“软实力”,也承载“以人为本”的具体诉求。作为管理者,政府部门既需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以公平正义为百姓熬制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消除不健康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根本大道。

要为奋发进取心态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付出就有回报,让奋斗者有收获,消极者受鞭策;让强者有的,弱者亦有获。在这样的社会中,奋发进取自然会成为社会心态的主旋律。

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通过发展民主、建设法治、使得社会公众能有须参加政治发展,社会公众的权利能得到有效保障;社会诉求与愿望能在民主的制度下得以实现,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能再发炸的框架下公正解决;违法必须得到惩处,不存在“法外施恩”,不能搞“上下为例”。让潜规则不再管用,让小圈子不再嚣张,让我爸是李刚不再出现。

要为开放包容心态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阶层群体多样化是事实,是趋势,但是某一个群体的发展不能以影响其他群体的生存为代价,所有社会群体都要在同一个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当指责老百姓存在“仇富”心态的时候,也许更应该深思,一部分人的一些暴富行为是不是已经影响了老百姓的基本生存? 

最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态的培育亟待高度重视,但也不能急于求成。紧要的是,我们把社会环境营造好,并附之以科学的引导,使健康的社会心态在我们的社会中生长并形成气候。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人民日报,2011年2月20日

2.易小平,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创新管理,求是理论网,2011年08月04日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