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先生始终是勤奋的——纪念季羡林先生百年诞辰-文学论文

作者: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尚阳阳来源:原创日期:2011-11-07人气:1126
谢冕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先生始终是青春的——林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今天,我假先生之名,借以纪念我们伟大的永恒的质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一个人远去了,但是我们始终记着他,记着他飘逸的神采,爽朗的笑声,记着他宣父似的儒雅,沉默的背影。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他留给我们的独特文化,独特精神。先生已作古,牛棚杂忆小牛犊;斯人还未老,罗摩衍那新翰林。他在我们心中,是不落的黄昏——落日心犹壮,季先生病榻笔耕,把勤奋和执着楔入骨髓,刻进历史。
今天,我在古城商丘,缅怀先生,不只是因为他是我们中国的一面文化大旗,更重要的是,他首先是我的老乡。然则,于我这里是无所谓私情不私情的。从小就敬佩先生,听说过先生,仰望过先生,只是素未谋面,待到我上了大学,想要去拜谒的时候,先生却已经作古,只留下大运河边的那个还在一直抬头张望的孩子。先生是山东人,鲁西北大地上,从来哺育的是朴实勤奋执着的人民,先生继承的就是冀东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最精神的血液。古往今来,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夏商传奇,燕赵品性,好汉风骨,还有义和拳的民族气概。先生正是这片土地上诞生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老而弥坚。
我们怀念先生,怀念他的文化,怀念他的作品,但是,先生留给我们最恒久的东西于我看来当是其朴实的人格魅力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先生的作品,好多我是没有拜读的,一个是太深奥,就像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篇》,我怕是消化不了的,但是,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怕挤时间。说实话,我是确实怕挤时间的,因为,好多的青春都浪费在看书上,害怕以后回忆时没有可以嬉戏的青春。可是现在,将近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我,回忆从前,却也感觉空虚。忆德州,最忆是西塘,童年留下的也就只有这些。一直到了大学,我在这里,忆长沙,最忆是云塘,却发现大学留下的也只是匆忙的背影,不时还能听见《天天向上》的“民谣”。前次我临着湘江水,感叹古人逝者如斯夫之感,今次我临着红旗渠,长感先辈勤坚之力长。与先生相比,我恐怕就只是个“汤屠夫”吧。因为我确实把打包的青春快给捂死了。所以,幻先生,怀先生,梦先生,只为了遗承先生:勤且意坚矣。
漳河和卫水流了千年,鬲津迷烟也恋了千回。如今的大运河,已不是“至今千里赖通波”,却唯有先生的精神和影响还在艄公的歌谣里传唱。我迷恋着先生,敬佩着先生,于是我追随着先生,一直来到紫禁城,海淀园,来到北大,来寻访先生的足迹。朗润园里,风声又起,先生的荷塘又是亭亭如盖了。只是,我把乡音带来了,独缺不见了古人。遥想当年,红楼书生,意气风发冠九州,水木清华,曾记否,大浪歌罢掉头东。我来寻先生,来寻我们鲁西北大平原上那个让我为之痴醉的翩翩鸿儒,我把鬲津的水也带来了,这水从临清一直流到宁津,然后流进大海,先生似海,远眺难以望其远,低首亦不能见其底。而先生的人格就像扎根于黄土地里的红高粱,把根深深的扎进土壤,扎进黄沙下的大地,北风呼啸,纵使狂风劲吹,难倒根深之大物。就像先生的作品,先生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最原始的地方汲取最新鲜的营养。这次,我未寻着先生,却看到了先生手植的荷花开的正浓。清水白荷花,一如中山装下的你。百年来,我们都一直在跟你在做中山先生的弟子。振兴中华,你振兴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的鲁北有四大才子,先生高寿渊博,乃当之无愧于首。其一人,乃是曾经的北大“文化大鳄”,学生运动的领袖,山东“大炮”傅斯年,傅先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为中国文化之传承和发掘亦作了不朽的贡献,其提倡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但是,傅先生却真真是去黄泉找东西了,而且走得还很急。另一人,则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北大名师任继愈先生,任先生之功乃是破解了千古之谜孙子故里,并领导了新中国佛学的研究史。而且两位先生均是同日乘化,想必百年后,都做了如来的弟子吧。还有一人,是当今世界名校哈弗大学的毕业生,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领导人之一,北大教授齐思和先生。齐先生是近百年来鲁北大地上唯一的哈佛生,其影响可见一斑。我谓此四人“鲁北四大才子”当之无愧。
此四人中,独有先生,始而发奋,勤且意坚,老而弥久。承平年代自不必讲,动荡时期,更显先生风骨。至今牛棚,群犊出谷,燕园荒径,已草长莺飞。亦唯有先生于民族家国之中寻着人类的文明,至今两古国,弥勒玄奘说大乘。塔克拉玛湮没史,吐火罗文颂真经。
我在前面讲过,先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朴实的作风,实际上先生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从济南的高等学堂,到北大清华的图书馆,先生一生致力于学习,他就像红高粱,找根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曾经的风云大鳄傅斯年其实是可以有如先生之成就的,可他偏偏从黄土地跑到红土地,而后又跑到了椰树林,失去了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最本真的营养来源,于是乎,状元府第轰然倒下。先生从最穷的县最穷的村走出来,以东方为归宿,虽德国之古堡与莱茵之清冽不为折倒。战火烽烟,夜夜仰望北国的大熊东方的轮船,安逸自在,难以磨灭那颗虔诚的心——回到东方,回到祖国。就像当年向警予在法国马赛尔港口一样,他焦急“中国,我伟大的中国,你什么时候可以真正的强大。”于是,一袭素装,万里归国。简简单单,未名湖从此多了一个穿中山装的人,从中年到壮年再到晚年,唯一变的就是那渐白的稀疏头发。“我不认为我有什么优点,若有的话,那就是勤奋。”这是先生遗世前对自己的评价。而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出现,他只说了四个字:受之有愧。这就是先生,一生为众之先生。“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同样是山东人的臧克家先生的话于季先生,我感觉亦是恰到好处。季先生就像《老马》一样,把东方文学扣进了肉里,把中华文化扣进了肉里。
“遥睇 燕云十六州 ,商量旧学几经秋。”是先生一生的写照。
晨际惊闻大师陨,七月风悲雷震明。大运河注入了长江水,先生铸进了中华气。伏惟尚飨,谨记之。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