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高校舞蹈教学改革探索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深远文化内涵的重要艺术形式,既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文化精髓,又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其不仅仅是一种美的表现,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途径。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各自拥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表现手法,二者如何在当代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实现有机融合,已然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 |
跨学科视角下中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探析
体育舞蹈是力与美的融合,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能够激活中学生的参与兴趣,保持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跨学科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学体育舞蹈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解决中学体育舞蹈教学遇到的问题,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推动中学体育舞蹈的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1.相关概述1.1体育舞蹈 |
风格性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以陆丰钱鼓舞教学为例
陆丰钱鼓舞作为具有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在民间舞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如何有效地将这种风格性传授给学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技巧,又能深刻理解文化内涵,成为目前教师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需结合陆丰钱鼓舞的艺术特色与现代教学方法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江西非遗舞蹈特色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为例
1.相关概述1.1混合式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普遍关注。该教学方式的学习范式中,“混合”二字特指“线上+线下”。“线上”并非教学的辅助,而是教学的必要环节,“线下”也非传统课堂的复制,而是基于“线上”的深入探究。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了传统 |
气息在现代舞中的重要性与运用
现代舞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对传统舞蹈规则和形式的一次颠覆性改革。它摒弃了古典舞蹈中的刻板姿态和规定动作,将身体运动和情感表达更自由地结合在一起,强调舞者通过身体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现代舞也正是凭借着自由、创新和多元化的表演风格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在现代舞 |
民族舞蹈作品选材角度探究
在我国民族舞蹈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多样丰富的舞蹈作品,其中不乏各类精品内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迭,在民族舞蹈创作实践中,“选材”逐渐发展成一个棘手的难题。选材作为民族舞蹈作品创作的一大前提,其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思想深度、高度,还影响着观众对作品思想情感的感知领会。在民族舞蹈创编 |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典舞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中国古典舞课程体系概述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历程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舞蹈学校的筹建,历经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材编纂等多个发展阶段。自建国初期,随着剧场艺术在中国大地的萌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致力于构建专业化的舞蹈团队,以推动剧场艺术的蓬勃发展。随后,“教材选用”这一 |
美育视角下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价值探析 ——以棉北后溪英歌舞为例
20世纪末,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之下审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美育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门类的热情。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美育的是王国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并论,强调美育有其独特的价值,美育旨在通过对美的学习从而去发现美、感受 |
谈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和发展对策
幼儿园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在3~6岁,对世界的认知面较窄,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喜欢用眼睛、鼻子、手等部位感知世界。通过舞蹈练习,幼儿能够在肢体运动中探寻世界,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获得快乐。在当今社会,教师、家长愈发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结构与性格特点,充分 |
新媒体背景下体育舞蹈短视频传播的现状研究 ——以江西5所高校2019级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为例
体育舞蹈短视频是短视频的子视频,也是普通群众接触舞蹈艺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2017-2018年是体育舞蹈短视频发展关键的一年,体育舞蹈短视频用户和数量骤然增多且视频内容截然不同,无论是专业舞蹈家、舞蹈演员还是大学生、普通农民纷纷进驻短视频。目前,对于体育舞蹈短视频的文字资料极 |
论舞蹈教育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1.舞蹈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分支,是实现艺术教育价值与功能的重要内容。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和语言载体,是传达、表现、体验美的重要途径,透过舞蹈教育,使人感受和体验艺术之美,体验创造、感受文化,是语言无法替代的教育形式和手段。而舞 |
舞蹈在戏剧表演中的身体美学与情感表达研究
身体是戏剧表演的重要载体,演员通过身体表演来传达角色的情感、性格和内心世界。身体表演不仅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更需要他们深入理解角色,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身体语言精准地表达出来。舞蹈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和节奏变化来传达情感,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生动。而身体表演则可 |
思政元素在舞蹈创作与表演中的渗透探索
随着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加强思政教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舞蹈作为情感与文化的直接载体,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旨在探讨在文化艺术领域强化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聚焦于舞蹈这一情感表达与文化传承的桥梁,分析其如何有效融合思政元素,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 |
从传统迈向现代——中国红色舞蹈的创作研究
1.中国红色舞蹈的发展1.1“红色舞蹈”的星星之火(1921-1949年)自1921年起,中国“红色舞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逐渐地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随后便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三大“赤色跳舞明星”的出现,点亮了“红色舞蹈”的星星之火,推出了许多喜闻乐见的 |
朝鲜族舞蹈创作的发展研究 ——以《长鼓舞》《残春》《扇骨》为例
朝鲜族民间舞蹈以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动态风格著称,反映了朝鲜族的民族心态及审美情趣。朝鲜族舞蹈来自与宫廷及民间两种途径,宫廷舞蹈在经过加工规范后形“剑舞”“杖鼓舞”等形式;而民间舞蹈源于生活的创造,同时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如“瓶舞”“纱帽舞”。中国的朝鲜族舞蹈则是于19世 |
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1.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概述舞蹈形体课程是高校中一门艺术类基础训练课程,同时也是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首要选择。对于非艺术类舞蹈专业学生而言,舞蹈形体课程已成为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艺术类舞蹈的必然选择。该课程从基础的身体姿势、站位、步伐等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的专项体系训练,从而帮 |
四川高原地区民俗文化符号在舞蹈编创中的应用研究
1.藏族民俗文化符号的瑰丽图谱民俗文化符号的产生与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代表了该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和生活的缩影,它们丰富多彩、寓意深远,是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
舞蹈戏剧的现代美学意义
1.舞蹈戏剧的起源与发展舞蹈戏剧的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初 expressionism 舞蹈的实验与探索。在表现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德国舞蹈先驱玛丽·维格曼开始尝试将舞蹈与戏剧合二为一,将舞者的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外化。至20世纪20年代,包括鲁道夫·冯·拉宾、莫里斯·贝雅在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舞蹈课程教学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专业素养、健全思想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舞动其容也。”可见,在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学 |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布努瑶铜鼓舞的舞蹈形态分析 ——以南丹县王尚小学铜鼓舞表演为例
1.布努瑶铜鼓舞的概述布努瑶传统铜鼓舞即“勤泽格拉”又被称为“猴棍舞”或“猴鼓舞”。布努瑶是瑶族三大支系之一,主要分布于广西都安、巴马、大化、南丹、东兰等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山林,地形崎岖复杂,树木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为布努瑶族人民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别具一格的铜鼓舞是布努瑶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