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及资源潜力
上二叠统龙潭组是四川盆地重要的烃源岩层系,被视为元坝、龙岗及普光等二叠系和三叠系气田的主要供烃源岩[1]。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龙潭组页岩气勘探也受到重视。钻遇龙潭组的不少井都存在明显的气测异常[2-3],表明龙潭组烃源岩在演化过程中除了生、排烃,还残留了大量油气。众多学者就龙 |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油气藏勘探发现与启示
二叠系茅口组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四川盆地最早勘探的层系之一。早期以川南和川东高陡构造灰岩裂缝储集体为主要目标,采用“占高点、沿长轴”勘探思路和布井原则,圣灯山构造隆10井在茅口组获气,揭开茅口组勘探的序幕,自1井在茅口组二段(茅二段)测试获得17 × 104m3/d产 |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特征 以四川盆地中部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六段为例
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能源供给格局,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1-5]。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非常规天然气是发育于煤系地层的连续气藏[6]。该储层表现出低孔、低渗的岩石学特征,具有“大面积、低丰度、局部富集”的分布特点[7-8]。以岩性圈闭为主,低 |
微生物碳酸盐岩“三因素”控储地质认识和分布规律
微生物碳酸盐沉积是由底栖的原核或真核微生物群落通过捕获或粘结碎屑颗粒,或由微生物引发的碳酸盐沉淀而成的碳酸盐沉淀物[1-2]构成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的微生物组分主要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参与生物膜和微生物席生长的物质[3]。微生物碳酸盐岩(尤指叠层石)最早出现在接近3 500 M |
渤海湾盆地束鹿凹陷“牙刷状”油藏成藏特征与模式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最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广泛发育富油气凹陷和区带[1-3],其中束鹿凹陷就是一个典型的富油气凹陷[4]。束鹿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5-6],但是其油气勘探程度一直不高,截至2014年,凹陷内部的油气探明程度仅有30 %[7],因此束鹿凹陷成为了华北油田增 |
中国海域煤型油气成因理论
煤型烃源岩包括煤系及来自煤系的陆源分散有机质,是重要的烃源岩类型之一。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吉普斯兰盆地,俄罗斯西萨哈林盆地,印度尼西亚库太盆地,尼罗河三角洲盆地等大型-巨型油气区的烃源岩都是煤型烃源岩[1-2]。中国成煤时代多[3],煤系分布广泛,以贺兰山—龙门山、大兴安岭— |
新疆北部油气晚期成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沉积盆地油气晚期成藏是指油气聚集成藏的定型时间较晚,通常是新生代,所以成藏效率高,是很多大中型油气区形成的重要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研究意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1-2]。晚期成藏至少包含生烃演化与调整成藏两方面的内涵,据此可划 |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不同断裂带油气充注能力表征研究与实践
2015年以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油气资源勘探成果,顺北1号断裂带整体建产,顺北2井获油气流,顺北5号断裂带多口钻井均获高产油气流,表明顺北地区具备巨大的油气潜力。实钻表明,顺北地区油气藏沿走滑断裂带分布,高产井大多集中在油气充注强、缝洞发 |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生界复杂岩性风化壳储层特征、质量控因与甜点模型
近期,中深层风化壳储层的油气勘探备受关注且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在渤海湾盆地2017年发现了储量超千亿方的渤中19-6凝析气田,2018年发现了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达亿吨级油气当量的渤中13-2油气田,2019年在珠江口盆地发现了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 000 × 104m3油当量的惠 |
成熟探区“勘探层单元”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应用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国不少勘探区已逐步成为成熟探区,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各探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等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国不少勘探区已逐步成为成熟探区,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各探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酒泉盆地酒西 |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吸附控制因素
页岩油是指存在于页岩层系中,以微纳米级孔隙为主要赋存场所的石油资源。中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是常规油气的重要接替领域[1-5]。自2012年中国石化率先完成页岩油资源评价伊始,众多学者针对页岩油进行了近十年的探索攻关研究[6-11],目前在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落实页岩油甜点 |
全氟己酮抑制航空煤油燃烧实验及化学动力学研究
航空煤油凭借其燃点较高、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成为飞机使用的主要燃料,但航空煤油也是燃油泄漏火灾事故中的重大危险源[1],引发航空煤油火灾爆炸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因而,科学合理地开展航空煤油燃烧抑制研究,从现象及本质上探究新型清洁高效灭火剂对航空煤油燃烧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就 |
不同可燃液体层高度下浸润多孔介质砂床组合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可燃液体浸润多孔介质燃烧现象,广泛存在于化工、能源、环保等行业[1],其燃烧蔓延行为明显区别于液体火[2-5]。对于可燃液体浸润多孔介质燃烧的研究和理解不仅有利于此类火灾的安全防控,还有利于多孔介质环境(土壤、砂地)中可燃液体泄漏污染的去污化处理。相比纯液体燃料燃烧获得广泛研 |
定向生物质多孔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能源在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存在时空上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储热技术能够将热能暂时储存起来以供合理调配使用,从而改善能量在生产与使用中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开发高效的蓄热手段是当今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1-2]。现有的储热技术主要分为化学反应储热、显热储热以及相变储热三种方式。良好的 |
活性炭的微结构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构效关系
活性炭作为一种多孔炭材料,因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能源、航空、食品、医药和电子等领域的产品分离、精制、催化、储能等方面,特别是作为储能材料中的电极材料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模板法 |
调控炭化过程优化煤基硬炭负极储钠性能
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逐年增加,借助电化学储能技术可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1]。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转化效率较高,颇受人们青睐。但是锂的全球储量有限、价格高昂、资源分布不均匀[2],而且锂离子电池由高活性的电极材料和有机电解液组成,受热时非常容易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而热失 |
基于二苯并-18-冠-6基体改性的K+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电渗析技术已在海水淡化,废水资源化和化工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7]。随着工业生产的进步,电渗析的应用领域也在拓展,这对电渗析的核心组件离子交换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10]。尤其在盐湖提锂、粗盐精制、废酸废碱的回收等领域,对具有高性能、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的需求迫在 |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氨吸附性能的研究
氨(NH3)是全球生产量较大的化学品之一,其年产量超过1.82亿吨[1],在农业、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氨分子中氢含量达17.6%,近年来作为能源载体受到了广泛关注[3-4],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唯一一种无碳的氢能载体,其在交通运输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5- |
水溶性带电聚合物黏结剂修饰炭电极用于增强电容去离子性能
淡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人们对洁净水日益增长的需求,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如反渗透、热分离和多效蒸馏等[1-3]。其中电容去电离子技术(CDI)因其能耗低、运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海水及苦咸水处理技术[4-8]。一般来说, |
电阻抗成像原位在线监测超滤膜污染行为研究
膜分离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膜污染的限制,膜污染会导致膜渗透性降低[1],因为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膜表面和孔内积累。膜污染导致更高的跨膜压力、频繁化学清洗以及缩短膜使用寿命相关的运营成本增加[2-3]。因此,快速、直观获取膜污染的相关信息十分必要。当前在膜污染监测方面,可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