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作者:孙琳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2-09人气:88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脑已成为大学生们的必备学习用品。在接受调查的近800名大学生中,有73%的大学生表示进行过网络消费行为。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是高校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几种形式

1、校内网络BBS的剩余物品交易。随着教育网络在大学的普及,网络BBS也成为了大学生交流信息的渠道,这也促成了大学生在网络上互通有无,学生们将平时剩余的物品在“校园网上二手市场”(诸如自行车、教材、生活用品等)二次使用。这个现象可以视为大学生网络交易的雏形,而且这种交易方式至今仍然在高校运行。其优点在于交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交易双方均为大学生,交易风险小;其缺点在于交易品种、交易范围有限,可选择余地小。

2、发展于网络交易平台的商品交易。伴随着网络交易平台的广泛兴起,大学生网民的增加,物流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依托网络平台购物成为了大学生购物的手段之一。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品质、足不出户的便捷使得网络交易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3、兴盛于大学校园的网商一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对网络的了解、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网络交易在大学生中有良好的市场空间。部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起了网店,由买方转变为买方。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

1、网络消费风险威胁大学生网络交易

网络消费风险主要是指网络购物当中的风险,即指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利用网络购物可能不够安全或者会产生不好的结果【1】。例如网络注册过程中的个人相关信息会被盗用,商品名不副实甚至第三方欺诈。作为开放的网络系统,有效的法律手段和相关的规范仍然没有健全。一旦网上交易发生纠纷,消费者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2、网络消费引领消费潮流

大学生在正处于喜欢追求时尚、渴望他人评价与承认的年龄。即使身处大学校园,尚没有经济收入,甚至部分还处于经济贫困边缘,但是当代大学生在服装、发型、饮食甚至是恋爱观的变化速度都在迅速的与时尚接轨。

而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交易平台,各种新奇而又具有个性化、标签化的商品符合了喜欢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需求。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网络商家具有现实市场中无法具备的优势。此外,网络交易上使用信用卡交易诱发学生的消费冲动,同时信用卡的办理在大学生中的泛滥将大学生的购买冲动进一步激发,导致非理性消费。

3、网络消费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他们渴望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得到自我实现。限于经济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消费不尽相同。为了追求一种平衡,一些大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形成我们所谓的攀比型消费。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所变化和创新【2】。网络消费以其物美价廉和便利性满足了学生的炫耀心理、求异心理和享乐主义的心理。而心理防御特别脆弱,容易受到影响的大学生对便利的网络消费极易成瘾并沉溺其中,最终养成互相攀比的消费习惯。

4、网络消费使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出现偏失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人们的价值观念都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多元文化形态下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使他们陷入对现实价值选择的迷惑、终极价值迷失的困境中。呈现出自我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人本位的价值追求日益凸显、价值标准的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对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态度更加宽容等特征【3】。

同时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消费文化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思想时,由于生活阅历及思想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往往缺乏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容易凭一时冲动和个人好恶进行直观判断,显得不够理性和成熟。由于网络消费的娱乐性,休闲、享乐等消费需求成为许多青少年发展的主导动力,消费变成一种感官的享受,追求享受成为人生目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促进消费主义的滋生【4】。

5、大学生网络交易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的了解相当缺乏。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近50%的学生认为网络法律法规重要,35.6%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但是对于网络法律法规的知识却是极为缺乏的,有46%的学生反映不太清楚,40.2%的学生反映知道一点,很了解的仅有2.9%。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5】。

可见,网络法律知识缺乏、网络是非观念混淆,是大学生网络法律素质现状的真实反映。网络法律知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网络世界中的是与非、荣与辱、罪与非罪的价值判断非常模糊。对诸如窃取他人密码和账号,网上诈骗、网上卖淫等种种违法犯罪行为,多数大学生认为有些行为有损小节但无伤大雅,谈不上违法;有些虽道德败坏,但不是犯罪;有些虽然明显触犯法律,但危害不大,处罚不会太重。

三、如何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1、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凸显出思政教育相对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屡屡提到“思政上网”、“QQ思政”,然而却大多停留在思想政治的宣讲教育,主要是将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到网络上,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却还是比较空泛。网络教育往往停留在网络公德公约阶段,而对于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却没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事论事”的这种宣讲。

各种思想政治宣讲活动流于形式,缺乏行之有效的消费道德教育计划,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消费道德评价。同时大多数大学生并非出于自愿参加活动,仅是迫于教师与班集体的压力,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而实践活动的非经常化和无计划性,使得其行为只受到一般性的纪律约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知行脱节,消费道德认知水平不能与消费道德行为相结合。

2、思政教育模式必须多元化

在传统商店中,所能容纳的商品是有限的,而互联网是虚拟空间,只要有产品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消费者因获得这样的多样化而进行购买。多样化的产品也就促成了多样化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可以从全球范围内获得所需要的商品,而不用考虑这些产品是在哪个国家或地区。

多样化的网络商品消费行为使得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捉襟见肘。现阶段的思政教育方式,尤其是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说教式阶段。思政工作者们将消费道德教育作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附属,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方向、政策的教育,往往忽视对其消费道德的培养。在各层次的教育体系中,既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财课来引导学生,也缺乏与消费道德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对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等具体问题缺少关怀。脱离普通人实际生活的教育也导致部门大学生的消费道德认知水平不高,消费道德认知和消费道德行为脱节。其结果是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而难以发挥育人作用。

3、充费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树立健康理财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的灌输教育仍然是当前思政教育最主要的方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两颗”教学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课的有效补充,两课教学更应该贴近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的高度,去积极引导学生。

首先,在思想正职理论课中增加有关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展开理财教育,提倡消费道德;有条件的学校增设《经济伦理》、《消费伦理》等课程,使大学生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做金钱的主人,养成良好消费行为,自觉抵制不良消费行为。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对大学生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消费伦理观,努力使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