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语文中人格教育探究

作者:徐华容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4-15人气:628

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运用母语能力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要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通过阅读、思考、共同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而更多地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生动形象的体悟,因而是有血有肉、深入心灵的综合性整体效应,其促成人格素质建构的潜在能量。

心理学上的人格含义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外的给人的印象性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与此角色相适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人格的重要内涵,在于有意识的追求人生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协调人我,均衡群己的利益,珍重自己的自然人性,善于体贴他人,维护他人人格尊严,坚持人生理想。健康人格应具有以下标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健康人格是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的统一、平衡、协调。

有着近三千年教育历史的中国,具有相当丰富的人格教育的理论资源。关于人格,我国早就有过论述,其中著述较多的,可以追述到现在战国时代或秦汉之际就已完全作成的《周易》一书。根据我国心理学史学家燕国材的研究认为,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概括为以下 18 项心理特征:1.天人合一的观念;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5.谦逊谦让的美好德行;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11.与人和同的待人态度; 12.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4.刚柔并济的处世方法;15.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18.特行独立的完善人格。《周易》中所提出的理想人格特征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也有体现。按孔子的言论来看,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君子,即塑造仁义礼智相统一的理想人格。

中国古代的诗教、 礼教、 乐教,其要义都是人格的感化。 我国传统文学的人格教育其实就是中国文学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大学语文显著的人文色彩,它可以在人的感性、情感层面上发生影响,从而改变人的品行、气质和人生境界。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大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历史人物传记处处为我们提供了榜样的作用,人应当怎样正直地活着,怎么无愧地死去。司马迁忍辱负重,凭着坚韧的意志发奋著述,终写成伟大巨著《史记》,韩愈在逆境中总结出来的治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至尽仍是我们读书做学问的格言和座右铭。曹雪芹用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终成《红楼梦》。古人所建立的功业已成为历史,但他们那种志在千里,奋发有为,要求人生有所建树的精神,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辉,对当今的大学生依然有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唐代的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特别是诗歌上呈现出一种博大、雄浑、豪放的气象和风格。诗歌高度的政治热情,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处处透露出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大学生作为一代天之骄子,应该是中国时代精神的体现,在对优秀文化精神的继承中回归和创造。

有抱负有事业心,使人生的目标明确有追求,可以分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高尚情操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对大学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效应。

二、和而不同的处事风格

讲求和而不同,不仅需要辨证思想,更需要宽阔胸襟。先贤认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当在承认差异中求得和谐相处;而不明事理、 缺乏容人雅量者,则往往强迫别人服从自己。只有胸襟博大,才能真诚平等地存异求同。和而不同,对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有毋庸置疑的积极意义。与人和乐,就要正确地看待和乐,和乐易于沉溺,必须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和乐应该是众乐,随和众意、众利,方可获得幸福,达到安和乐利的目的。与人和同,必须破除私心,重视大同,不计较小异,要本着大公无私的精神,以道义为基础,异中求同,积极广泛的与人和同,处事上刚柔并济,外圆内方,做事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在积极的交流、讨论中学会与人和乐,与人和善,与人和同,在社会整体和谐安宁的前提下,既不损害群体利益,也不放弃独立思考而简单认同,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健康人格。

三、胸怀天下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个优良传统,它是一种道德意识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位卑不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深刻的文学名句,体现了对人生、对国家、对未来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忧患,才能有备,有备,才能无患。忧患意识是仁爱的良知,是强劲的责任,是奋斗的动力,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忧患意识,使大学生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国家负责。

四、子尊尊人的人格意识

大学语文精选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和人格力量的体现。

不畏强暴,坚持人的尊严,歌颂人的高洁的情操,礼赞崇高的人格力量,肯定人的尊严,人的高贵,这种文学资源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并不乏见。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陆游的“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到陈确的“一身如可赎,万死又何辞”;从谭嗣同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章太炎的“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不挠”,这类坚贞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气节,都表现为“中国脊梁”的知识精英的人格力量。

孔子为宣传“仁政”、“德治”的主张,先后到过卫、陈、曹、宋、蔡等诸国,十四年的奔走游说,那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屈原更具有典型意义,“亦余心之所善西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最终以结束自己的生命表示了对自己理想的坚持,这种为坚持真理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是中国许多文学家和志士仁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人格力量不仅表现在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和高昂的时候,也表现在人生受到打击、挫折乃至屈辱所呈现的那种旷达的心态。这也是一种人格魅力。苏轼一生多坎坷,多次贬官,而他遇挫折而不悲,处逆境而不苦。他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的生命范式蕴涵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的坚毅、乐观、旷达精神是更值得珍视的一种人生态度。

“离开精神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过程离不开理论式的导读和总结,在阅读中通过反复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最终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信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健康理想的人格。教师可通过情境式和启发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把优秀作品中的人格力量传导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实现理想人格的熏陶作用。同时,教师的个人示范作用和人格魅力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隐性的教育。课内的引导、点悟和示范,加上课外的鼓励、帮助、支持,可以使学生悉心体悟,从而举一反三,深入其髓,深得其义。《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论学品艺”是学习,和而不同是相处,心怀天下、品格修养是基础,创新是发展,教育最终的目标致力于塑造灵魂,其实也就是致力于塑造理想的人格。未来中华民族的强盛寄希望于今天的青年,而强盛的支柱是人格力量。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