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鳏寡孤独救助研究

作者:呼和那日苏来源:《炎黄地理》日期:2024-01-19人气:124

一、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历史背景和鳏寡孤独的生存处境

(一)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历史背景

清代,归化城两翼为直属于理藩院的都统旗。都统旗属内属蒙古,以旗为单位军政合一,旗内的基层组织是佐领,一般是由清朝任命的官员主掌旗政,所以也称为总管旗。清廷对归化城土默特地区采取的管理措施与其他蒙古盟旗截然不同。

清代的归化城土默特境内有三种不同级别的管理机构,分别是绥远城将军衙门、归化城都统衙门和旗务衙门、归绥兵备道衙门。绥远城将军衙门是本地区最高管理机构。清朝为了防备和用兵准噶尔,于乾隆二年(1737年)开始修建绥远城,修筑完成后,驻防官兵和家属移驻绥远城。归化城都统衙门是清朝在该地区最早设立的行政机构。专门管理两翼旗务。从17世纪开始,随着内地农民不断流入土默特地区,土默特都统衙门无法有效管理,因此专门设立管理汉民的机构,即设置了归绥兵备道衙门。

清以降,内地农民大量流入土默特地区,开始大规模的开垦荒地进行耕种,从而带动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土默特地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推动下,从传统的游牧社会向农耕并举的多元社会转型。清代自然灾害频发,尤其鸦片战争发生以来清朝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交加。处于边疆地区的归化城土默特也未能幸免于难,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生活环境的恶化,导致鳏寡孤独者的数量日益增长。使得鳏寡孤独的生存处境更加艰难。

(二)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鳏寡孤独的生存处境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鳏寡孤独人群生存处境是非常艰难的。据《归化城厅志》文献资料发现,满、蒙、汉族遗孀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如“遗孀富关氏,满洲正蓝旗人,连祥妻,咸丰三年夫没,时氏年二十八岁,家贫无子,守节二十四年。遗孀某氏,察哈尔库伦蒙古参领满读护妻,夫没时年三十二岁,守节六十三年。遗孀龚张氏,民人龚秀峰的妻子,夫没时年二十九岁,遗子二,长甫二岁,次在襁褓。家徒四壁,日食一餐。守节三十余年”。这些遗孀遭遇生活变故后生活处境非常艰苦。对此,当地政府给予她们帮助。如“佐领遗孀半俸五十二两五钱,防御遗孀半俸四十两,骁骑遗孀半俸三十两,领催和前锋遗孀半饷二十四两,马甲遗孀半饷十八两,步甲遗孀半饷九两。丈夫无官位的普通八旗孀孤每月一两,随月支领”1。此外,将军贻谷仿照各省设立专门收留八旗遗孀之所,名曰恤纬堂。收留了四十余名遗孀。由地方官给她们提供衣食住,并教缝纫纺织的技术。将制作的军衣作为该机构的运营经费。对家境贫寒的土默特穷苦蒙古每人每年给3.1633两银,以资赡养。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孤苦老人数量也多,因年老体弱,无法解决自身生存问题。地方政府按月给孤苦老人发放钱两。“旗人老人每人每月赏银1.5两,遇到红白事,按照养育兵的标准给予赏银,即红事3两、白事6两”2。归化城土默特贫穷老人每年每月领3.1633两。光绪三年(1877年)归绥道阿克达春建立济生院,收留大量民人老人。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因地处偏远,民风闭塞,弃婴、溺婴等陋习十分严重。而在弃婴之中多为女婴。对此,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各地建立了育婴堂,收养这些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婴孩。

二、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救助鳏寡孤独机构

(一)养济院与济生院

养济院主要是由官方出资,收养鳏寡孤独者的机构。乾隆元年(1736年),建立归化城养济院。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归化城都统丹津负责、同知永恒协助,兴建。院址在归化城西龙王庙路南。将旧把总营署改成收养孤贫之所。以百名为额。“每人给口粮日一仓升,岁支仓石米三百五十余石,遇闰照增。每秋、冬之间,人给布一匹。日给大炭三斤,其炭自九月至次年二月止。所需米、布、炭价银两,由归化厅详请副都统,从牲畜税项下,提交乡耆经管。著为例”3。土默特地方官员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按清政府指示发放口粮、衣物等。来保障鳏寡孤独的基本生活。清朝统治者出于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目的,全国各地,多数养济院遵循原地籍收养,但归化城养济院收养了大量的外籍贫困人口。如“乾隆五年清代归化城养济院收养,王国臣、龚如意、王福成等7人,乾隆九年收养,陈俊、张仲祥、郑明、樊氏等13人”4。乾隆年间收养鳏寡孤独者姓名中有很多汉姓,虽然并不排除土默特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而改姓的可能性,但是从17世纪开始,大量的内地汉民移民到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形成蒙汉杂居的局面。这与归化城土默特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光绪三年(1877年)由归绥道阿克达春筹资建立济生院。收养对象中有鳏寡孤独中的孤幼和老人。于每年“九月二十日收养起,至来春二月底止,凡属老幼残废、无所依靠之人,无论何处人民,尽先收养入店”5。“每年霜降前三日开放。每人给小米二合。谷雨前一日放出,令各谋生路”,“济生院收养人数虽以五百名为额,而有时贫民较多,或六、七百名不等”。“济生院西边添买破院地基三处,与济生院破屋一并拆盖后院住房十七间”6。增添房屋,是为容纳更多的鳏寡孤独。济生院收养的群体是面向土默特地区全体孤幼、老人。

(二)育婴堂

归化城育婴堂。光绪三年(1877年)建立,由归绥道阿克达春创办。专门收养被遗弃的婴孩。院址在道署西坡,堂内事务由归绥道署派员管理。《育婴堂章程》中言:“原定工学兼施。成人后,男使自食其力,女为之相当择配。惟婴孩年龄稍长,即有人领出。通常在堂最大者仅四五岁,故未能实行教学”7。将这些孤儿抚养长大,成年后,男则自食其力,女则择配。除归化城育婴堂外还有萨拉齐县育婴堂,包头县育婴堂。萨拉齐县育婴堂在县城耶稣堂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瑞典人鄂牧师创办,称三妙救婴堂。经费由瑞士教士捐助。包头县育婴堂在县城南门街。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圣教会会友创办。经费由会友分担。在育婴堂里有哺育婴孩的乳妇,由她们照顾堂内婴孩。育婴堂的管理者随时稽查乳妇哺养婴孩时是否用心。“婴孩未满周岁时,每年给棉衣一件、棉裤一条。已过周岁的婴孩,每年给棉衣一件、单衣一件、棉裤一条、棉小被子一张。均由本堂制给。至三岁以上,每年加给鞋袜制钱八百文,令该抚养之嫗代制给穿”8。育婴堂收养的是土默特境内所有被遗弃的婴孩。

综上所述,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养济院、济生院、育婴堂的建立,让许多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鳏寡孤独者有了容身之地。

三、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救助鳏寡孤独措施

(一)发放实物救助鳏寡孤独

清代赡养养济院内鳏寡孤独者已成为政府职责。归化城土默特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给他们提供居所、口粮、衣物、煤炭等。清政府对土默特养济院财政收支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归化城养济院每年九月初一起至次年二月底止,每月支煤炭银不得过四十两;每年支给布匹价银不得过九十两;每年四季给养济院院头工食银七两;,共三百五十两,均有记档项下支领(按,乾隆五年即1740年议定)”9。但土默特养济院实际发放的米粮、布匹、煤炭等都远远超出规定数量。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 “遵谕旨设养济院,每月供给乞丐米数、人口数由同知处另造细册呈报外,本处按同知处呈送之文,自二十六年( 1761年) 十一月初一起,至二十七年( 1762年) 十月二十九日止,连闰共十三个月,支米三百八十三仓石。以上用米共计六百零七石五斗八升九合四勺,销除动用,现实存米五百三十三石四斗二升四合九勺二撮八,粮二千仓石”10。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养济院贫民约300名,每人每日给煤3斤,共900斤,每斤时价4.54厘,应领银4.086两”11。“乾隆十一年十月,前月存米十四石三斗三升,领米八十仓石,在院贫民二百七十九名,每名每日给米一仓升。初一日贫民二百七十九名,共给过米二石七斗九升。初二日新收进院贫民一名,计贫民二百八十名,共给过米二石八斗。初三日新收进院贫民三名,计贫民二百八十三名。初三日起至初六日止计四日,统计贫民一千一百三十二名,共给过米十一石三斗二升。初七日新收进贫民一名,计贫民共计二百八十四名。初七日起初八日止二日,统计贫民五百六十八名,共给过米五石六斗八升。初九日新收进院贫民一名,计贫民二百八十五名,共给过米二石八斗五升。初十日新收进院贫民一名,计贫民二百八十六名。初十日起至初一日止计二日,统计贫民五百七十二名,共给过米五石七斗二升。十二日新收进院贫民二名,计贫民二百八十八名。十三日开出院贫民一名。十三日起至二十一日止计九日,统计贫民一千五百八十三名,共给过米二十五石八斗三升。二十二日新收进院贫民二名,计贫民二百八十九名。二十二日起至二十九日止计八日,统计贫民二千三百一十二名,共给过米二十三石一斗二升。共贫民八千二百九十九名,共给过米八十二仓石九斗九升。除给过净存米十一仓石三斗四升”12。归化城养济院始建时清政府规定以收养一百名为限。可从实际收养的人数来看不止百名。

除了实物发放外,政府还给鳏寡孤独者赏赐土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归化城副都统等奏准,将撤出之地亩200顷上下,交五厅代征税银,作为土默特鳏寡孤独赏项,每年征银300余两。至清末未变”13。由此得知,归化城土默特鳏寡孤独地亩数是固定的,每年租给他人耕种,将征租银均赏赐给鳏寡孤独,作为赡养之资。

(二)设粮仓赈济鳏寡孤独

归化城土默特粮仓,建立于雍正三年(1725年)。“土默特仓在归化城驼桥街,内设隆字一廒,可储2000石,支放副都统衙门俸米并托里拉克喇嘛口粮和养济院月米”14。建立粮仓,是为了在灾荒年间或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多时,以赈济的方式救济贫困人群。这样不仅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还能维护社会的稳定。“照归化城同知所呈领文,支给购买土默特仓应购二千仓石粮谷之银四千六百两”15。从乾隆年间始,“每年由归化关拨银1500两,以备5年采买一次米石入旗库,供副都统俸米、寺院喇嘛口粮米及养济院贫民口粮”16。由此看出,为了正常支放养济院鳏寡孤独者所需粮食,土默特仓储备粮食使仓廒处于供应稳、储备足的状态。如1891年(光绪十七年)秋,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发生严重灾害,受灾人人口众多,对此归化城厅向外借米谷,赈济鳏寡孤独等受灾群众。据查1891年冬、1892年春,两次借出仓谷共8584.15 石。救济受灾人群中包括鳏寡孤独者。“1892年(光绪十八年)春大旱,秋陨冻禾。设局赈抚。五月,山西巡抚派候补知府锡良来绥抚恤,极、次贫民共132 932口,六、七两月散放赈粮仓米24 108.29石。秋,赈过银10 114.299 两,粮1467.77石,制钱6 023吊684文。1893年(光绪十九年)春,锡良复来办理春抚。赈册载:“自十九年二月至六月底止,共放钱米3次。第1次每大口放给一个半月口粮,仓米1.35斗;第2次每大口放给一个月口粮,仓米0.9斗;第3次每大口放给一个月口粮,仓米0.9斗。此次赈济地区甚广,总计归化、萨拉齐、和林格尔、托克托、清水河五厅,小口折合大口(两小口折一大口),共济灾民50 余万口”17。除了归化城土默特粮仓外还有萨拉齐厅、和林格尔厅、托克托厅、清水河厅皆有粮仓。遇到灾荒,各粮仓皆放谷米救助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

四、结论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满蒙汉民族在长期的交错杂居中形成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友好关系。而且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共同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方面,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兼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特质,形成了归化城土默特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救助文化。

经过200余年的民族交往交流,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社会整体上已有较大变化。随着满蒙汉民族长期杂居共处,原有的民族界限弱化,产生了基于地缘关系的地域共同体。有清一代,随着旗人、汉人不断增多且长期与归化城土默特蒙古人杂居相处,不断交融汇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文来源:《炎黄地理》https://www.zzqklm.com/w/xf/310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