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梁启超“清白寒素”家风略考

作者:华夏来源:《炎黄地理》日期:2024-01-19人气:199

梁启超首次提及清白寒素家风,是在1916年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当时蛰居上海统筹护国运动的梁启超,在家书中谈及“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计划此后不再为官,要让子女们“长育于寒士之家庭”。此后,梁氏家书中屡次提到寒士家风,并以此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培养出梁家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成才”。了解梁氏家庭教育中“清白寒素”的理念,对学习传承其所倡导的“寒士家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白寒素”源流

东汉桓帝灵帝之时,童谣中就有“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说法。汉代“清白”与“寒素”均为考评人物的术语。《现代汉语词典》将“清白”和“寒素”分别收录,因此将两者分开讨论。

(一)“清白”与品正纯洁

东汉文学家蔡邕之父蔡棱的父亲,因为“有清白行”,死后被赐予“贞定”的谥号。根据《谥法解》的记载,“清白守节曰贞”,这与屈原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的意义吻合。由此可知,东汉时期“清白”是对品行纯洁,忠诚守节的人的评价。

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取士,要求“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童谣中“清白寒素浊如泥”中的 “清白”,即为选官科目。“清白”逐渐成为品评人物的术语,也与选官制度的变化有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人物之风大盛,并且沿用了汉代品评人物的术语。“清白”在《后汉书》《三国志》等魏晋南朝人撰写的史书中多次出现,“操节清白”“治身清白”“清白节操”等都用以评价人物操行。《现代汉语词典》对“清白”的解释为“纯洁,没有污点”,也是沿袭了“品格纯洁”之意。

(二)“寒素”词义之流变

《现代汉语词典》对“寒素”的解释是“清贫”,多作形容词使用。《华阳国志》中记载了一则东汉时期的故事:出身“寒素”的杨姬替蒙冤入狱的父亲申冤,得到尚书郎杨涣的赞赏。杨涣将她纳为儿媳,杨姬“遂世为宦门”。此处“寒素”与“宦门”相对,也印证了东汉时“寒素”为“出身平民、无权势可依”之意,强调社会地位低下。

西晋时期“寒素”则和“清白”一样,是当时的察举科目,朝廷常有征召“寒素”之举。“寒素”包括门寒与身素两个条件,门寒为“无世祚之资”,身素为“有德礼可闻”。根据《晋书·范乔传》记载,范乔因为“立操高洁,儒学精深”,尚书郎王琨荐其为“寒素”。据此可知,举“寒素”的对象,必须兼具高尚品德和精深学识。因此“寒素”者虽出身平民,但学识渊博,品行高洁,因自身学行道德获得时人的敬重。受此影响,“寒素”的意义也渐向学行与道德转移。

与晋朝相比,南朝时期“寒素”一词更为强调人物出身低下,不再代表学行与道德并存的文人士大夫。如《宋书》中记载了南朝宋名将颜师伯出身寒微,尽管因为平叛有功受到孝武帝重用,却仍被士族出身的宰相宋粲“以寒素凌之”。南朝社会更加注重士庶之别,社会风气亦从两晋时注重品德修养的“素”,到强调社会地位的“寒”。

综上所述,所谓“寒士”,一般指传统中国社会中出身低微、地位卑下的读书人,“寒”为家世门第,“素”为修身目标。梁启超家书中对家族“清白寒素”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政治经济状况为“寒素”,道德风貌为“清白”。梁启超自述“吾家自始迁新会,十世为农”“余自顾一山野鄙人……祖宗累代数百年,皆山居谷汲耳”。其耕读之家的身份,与“清白寒素”的定义相符。

二、梁氏“清白寒素”家风之内涵

(一)以“清白家风”修养德行

清白用来形容家风品格清正纯洁,没有道德污点。梁启超家风中的“清白”,包括“诚实以正心”“修德以立身”。

1.诚实以正心

梁启超在《我为童子时》讲述自己六岁时母亲赵夫人对其说谎行为严加惩戒。赵夫人教育他:人之所以说谎,无非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或者该做的事情没做。这些罪过本来改起来都不困难。但是说谎是自欺欺人,万恶都从说谎中产说产生。人无法取信于人,人无信不立,最终就会一事无成,落得成为乞丐的下场。母亲的教诲让梁启超铭记终生。“意诚”“心正”是安身立命之本,清白纯洁的品行和严格自我约束,只有诚实可靠方可自立于世,取信于人。这也令梁启超在风起云涌的近代中国,即使不断“自我革新”,依然能够表里如一,并且以清白家风骄傲,正是因为诚实为品格清白之本。

2.修德以立身

梁启超在《为学和做人》中提及“求学问是为做人”,将“知、仁、勇”视为做人目标。1927年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长谈中,他提到将个人修养视为改造社会风气的伟大事业。

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梁公极为看重品格行为的培养。1916年3月梁父在香港病逝,梁思成和梁思永在家书中没有任何哀悼的话语,梁启超直指他们“非知礼”。1926年10月的家书中,提及在徐志摩婚礼上做演讲训词,梁公评价“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因而有所感触在信中向子女们讲述。

梁启超评价家中数子,认为“我们家几个大孩子大概都可以放心”“我们家孩子断不至于才留,大概总可放心”。与梁家子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康有为的子女。康有为1927年去世后,梁启超等学生协助料理后事的过程中,发现康家女婿连偷带骗坑诈家产,子女则一点事都不懂,“活是两个傻大少”。梁公在家书中提及此事,也是为了引导子女重视品格修养,严于律己,不因优渥生活养成纨绔子弟习性。

(二)以寒士门风磨砺品格

梁启超虽出身乡野,但在民国初年已成为集政治文化优势资源于一身的国内名士,但他仍强调“寒士门风”,这与他认同并推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密不可分。

1.安贫乐道以自立

梁启超强调家门“寒素”,意在让子女在困难中砥砺意志,自强自立。梁启超参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运动”时,向长女表明“不再仕宦”的心志,并以“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自豪。在家书中他计划未来让子女成长于“寒士之家庭”,意在通过寒门磨砺子女志向,“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

此后梁家家书中数次出现“寒素”和“寒士门风”,均与教育子女自强自立有关。梁启超将寒门出身与所面对的物质短缺和忧患困境相联系,将吃苦视为磨炼人格的大好机会。1926年,梁思顺来信向父亲诉说生活困境,不愿丈夫调到外交部。梁启超在回信里分析女儿女婿均为“寒士家风出身”,鼓励他们在困境中磨炼人格。信中提及思顺的子女,梁公认为身处乱世,能吃苦才能自立于世,孙辈也应当体会“寒素风味”,对孩子们的成长“实属有益”。

梁启超教育子女在困苦中磨练坚强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流亡日本时,梁启超生活上“贫乃彻骨”,困顿不已,但给二弟梁启勋的家书中坦言“心境坦然,其乐乃无极也”。护国运动时梁启超遭到跟踪监视,生命处于危险中,却仍笔耕不辍,“每日孜孜”,保持振奋的精神和愉快的心境。家书中教育子女“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等话语,绝不只是言语上的教诲,更是他本人安贫乐道精神的身体力行。

这种安贫乐道、视吃苦为乐事的精神,通过言传身教贯彻在梁家子女的教育中。1923年5月,梁思成即将前往美国留学,却突遭车祸,骨折住院。由于伤病延误学业,思成心急如焚。梁启超却在家书中建议思成藉住院之机会认真温习《论语》《孟子》,在学业上也并无损失。他告诫儿子人生之路很长,所要争取的不在一年半月。“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炼德性之好机会”。——把“小挫折”看成了“好机会”,这不仅是父亲对孩子的开解,更是梁公一贯的人生信条。

梁启超挚爱子女,却并非姑息溺爱,无论是生活挫折,还是困苦环境,均将其视为磨炼人格的机会,坦然面对并且劝慰子女以吃苦为乐,这就是梁启超对“寒士家风”最直观的定义。

2.超脱物欲之困

如果说梁公把艰苦的环境和人生挫折视为磨炼子女品格的机会,藉吃苦锤炼坚毅人格,那么“寒士门风”的另一面,在于通过勤俭使子女摆脱物质欲望的支配。

在1927年5月13日的家书中,梁启超提到人生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将幸福与物质享受进行区别。民国年间,梁公著书讲学,收入大为可观。尽管自述梁家为“寒门”,但梁家并非拮据之家,只不过家庭收入多用于子女的教育,而不是在物质上骄纵子女,因此家庭教育中依然以勤俭朴实的“寒素”风气教育子女。

1928年2月12日在写给思成的家书中,梁启超如实说明自己为思成夫妇筹措的游学款项“颇觉拮据”,“但学业所关,我总要玉成你,才尽我的责任。”并在信中详细说明款项必须“撙节使用”。在思成归国择业时,面对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的橄榄枝,梁启超为其拒绝了生活条件更好的清华大学,理由是清华的生活太舒服,会使人懒于进取。

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并不认为只有艰苦环境才能磨炼人格,在物质丰盈的条件下更应该克己自律。能够做到不因物质的丰富而安逸,也不因物质的贫乏而气馁,才是真正锻炼人格。

因为家庭理财需要,梁启超将部分资金交由女婿周希哲进行投资。在投资获利后在家书中和女儿思顺说“若资本丰富一点,经营三两年岂不成了富翁吗?”,此后还在家书中和女儿商量,考虑通过投资解决家中经济问题。由此可见,梁启超并不避讳与子女谈及财富。

三子梁思忠留学时曾担心安逸的环境会消磨掉志气,害怕“把人格送掉”,因此计划回国参军吃苦。梁启超告诫他“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明确反对思忠退学回国。得知女儿思庄留学时用钱格外节省,也不止一次写信告知女儿“不必太过节省”。梁启超相信子女们“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这种精神正是来是他本人安贫乐道精神遗传和教育。

梁启超对子女“寒士门风”教育的目的,并非盲目追求困难,而是无论外在物质丰盈或贫乏,均能坦然面对,不受环境影响加强自身品格修养。这正是他不为功利所动,终身以“寒士”自居的底气。

现代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如何面对金钱和物质,父母往往容易走入误区:或是一味盲目满足子女物质欲望,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任性妄为,变成纨绔子弟;又或者刻意隐瞒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物质需求一律否定,导致子女懦弱自卑,难有建树。

事实上,正确面对物质享受,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最终才能不为金钱所左右,不因外物而折腰。梁氏的家庭教育,勉励子女不因物质匮乏而气馁,也不因为经济宽裕而骄纵,让子女知道每一分钱均来之不易,最终才能更加理性对待金钱,这种教育方式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3.求学与进取

“寒素”一词中包含“门寒”和“身素”双重条件,“身素”不仅是功名有无,更需要“有德礼学识可闻”。

梁启超极为重视学业。1916年1月参与反袁斗争,仍孜孜不倦读书,告知女儿“每日读书甚多”,并计划撰写《泰西近代思想论》一书。3月26日的家书提及大病初愈,却已完成《国民浅训》一书,病中笔耕不辍。即使在晚年病重之时,他仍坚持编撰《辛稼轩先生年谱》,学而不倦贯穿其一生。

因此,梁公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他不仅亲自给子女讲解《孟子》,更是以《四书》《李杜全集》《论语》《史记》等典籍作为礼物奖品馈赠子女。将文化典籍作为礼物,对子女求学上进,精神陶冶德性养成均有潜移默化之用。

另一方面,“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学术追求也影响了梁家子女。梁启超汲取“内圣外王”传统思想,将“内圣”发展为“磨炼人格”,而“外王”则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他提出“不以学问为手段”,不将学术作谋求私利之用。

1924年,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时,担心所学专业在国内用处不大。梁启超回复儿子不必着急“将来成就如何”,只要尽自己能力去学习做工作,不骄盈自慢,不怯弱自馁,终将会对社会有所贡献。1925年9月给梁思顺的家书中,提到次女思庄英文不及格的事情,梁启超安慰孩子学业成绩“不在区区一时一事”,正是他“为而不有”求学精神的延伸。在父亲的影响下,梁家子女端正态度,不借家族权势猎取名利,而是默默在学术界耕耘,最终各有建树。

结语

综上所述,梁启超“清白寒素”之家教和家风的精神实质和文化根基,是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精神的延伸。梁启超以“清白寒素”家风培养子女,让“寒素”成为涵养自己与子女延续“清白”家风的基础,使子女在“寒士”家庭成长,避免他们走上纨绔之路。其涵养品格、磨炼人格以及求学上进等理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依然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炎黄地理》https://www.zzqklm.com/w/xf/310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