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心理体现
众多学者、评论家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读D.H.劳伦斯最后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时,大多把焦点放在女主人公康妮的身上,通过对她的本我、自我、超我的解读来赞许她在残酷的工业文明这一大背景下对人性的追求;或是通过对梅勒斯的分析,来表达诸君对他的怜悯之心;亦或是对克利福德做 |
经历是一种幸福——读《行走中的玫瑰》有感
一次次的痛苦,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快乐,一次次的微笑。一切的一切皆源于曾经经历。有人说经历是磨难,也有人说经历是财富。读罢《行走中的玫瑰》,我更确信经历是一种幸福。起初被闾丘露薇所吸引,是因她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唯一华人女记者深入战斗现场深度报道而享有盛名,被誉为“ |
《纯真年代》中女主人公——梅·韦兰的希伯来主义寓意
一、拥护家族元老的监督基督教过去式犹太教的一个分支,经历了很长且很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才发展成一个新的独立宗教。“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根源,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古希伯来人”。(阿尔伯特,1992:147)希伯来基督教中的爱,很明显不是古希腊似的对原始欲望的放纵,而是通过理性 |
《西游记》与明代民间宗教的信仰生活
在《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中,我提出:百回本《西游记》的创作受到嘉靖万历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僧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升华。孙悟空形象中蕴藏的宗教精神是明中叶民间思想文 |
中外遥相共振——《睡谷的传说》与《桃花源记》之相似性解读
作为一门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比较文学不仅显示了各国文学独有的民族风格,更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学审美过程、方式及结晶物的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这些文学现象可能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可能因地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差异而存在年代上的距离,但在审美特征或形式上却极为相似,正如钱钟书先 |
谈古代诗歌中物情与人情乖离的现象
一、“迁怒”于大自然中风物的永恒不变,突显物情与人情的乖离,从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如今早已人去楼空。庭树,指梁园中残存的 |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作为现代英国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9篇长篇小说、350篇批评散文和2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同时也是较早引起中国文坛注意的作家之一,对中国现代创 |
论李长之“反功利”的批评态度
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领域里,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他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始终秉承对批评本身的“反功利”态度。他认为批评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应该为了批评本身而批评,而非其他。这种“反功利”的批评态度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需要作家保持个体精神以真我形象进入批评状 |
浅析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生死与共的情怀。我国诗歌一直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先秦楚国之时,面对楚国复兴无望时,诗人屈原吟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选择“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自沉汩罗江而死,以死明志 |
论《灰蒙蒙的天》中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原理
一、引言欧内斯特·J·盖恩斯(Ernest J Gaines 1933-)是当代著名的非裔美国作家。1933年,盖恩斯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伯恩特库佩教区。就像这篇短篇故事《灰蒙蒙的天》中的主人公小詹姆斯那样,盖恩斯本人也曾有过一个悲惨的童年。盖恩斯从九岁就开始工厂做童工。父亲去 |
《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形象文化意蕴及人性演变
一提到吸血鬼,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恐怖和血腥,它们没有情感,也没有人性,以杀人为乐,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安妮笔下的吸血鬼却是让人爱恨交加。它们以吸血为生,却也渴望着与人类为伍;它们苦苦地追寻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找不到归属;它们拥有着超于常人的神力,却依然受到死亡的威胁。安 |
《诗经》中的审美意蕴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诗歌诞生于其他艺术形式之先,是人类语言艺术的最初形式。自古以来,诗歌又以其本质特征——诗意美渗透于各类艺术形式之中,一直被视为文学艺术领域的最高形式,各类艺术形式中莫不以诗的境界、诗的语言、诗意效果等为完美追求。《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 |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论晏殊词的生命意识
人为何而活?人活着的意义何在?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就已经表明你开始在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意识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它是指人对自身存在的审视,关注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状态,人生的归宿和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人生的执著和对与生命痛苦的超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生命的叩 |
“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
这里所要讨论的“五四”乡土小说作家主要是指以鲁迅为先驱的乡土写实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王鲁彦、蹇先艾、裴文中、许钦文、徐玉诺、潘训、彭家煌、许杰、王任叔等作家,他们的创作几乎涉及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创作的初潮。“五四”是一个开天辟地的时代,他崇拜破 |
《鼠疫》的叙事视角及其功能分析
《鼠疫》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的一部代表作。故事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的北非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沿海城市奥兰城爆发的一场大规模鼠疫,以贝尔纳·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众城市居民依靠自己的方式来与鼠疫作斗争。鼠疫席卷整座城,夺走大部分人的生命,被隔离的孤岛奥兰城仿佛地狱一般。在一 |
新儒林的众生相——《围城》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浅析
从1944年到1946年,钱钟书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是他写成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从1946年12月起,郑振铎主编的《文艺复兴》杂志开始连载这部小说,至1946年结束。连载时,人们争相传看,影响很大,李健吾等人盛赞:“刊物以发表这部新《儒林外史 |
米勒“重复观” 背景解析
1. 学术思想转变J.希利斯·米勒是著名的美国现象学文艺评论家,同时也是耶鲁批评派的一员主将,解构主义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1954年就读欧柏林学院的米勒开始接触新批评,他的文艺理论生涯自此拉开序幕。后来米勒转到哈佛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威廉姆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 |
如何安放的尊严——《推拿》中尊严的书写
毕飞宇最新的长篇小说《推拿》用敏捷独到的眼光捕捉和挖掘出盲人们敏感的人性特质,用让人拍案称奇的细节描写刻画盲人微妙的人性世界,用犀利而内敛的语言展现出健全人与盲人世界的隔膜与障碍。小说中盲人们那让人心疼的痛楚,以及与健全人之间的隔膜都与“尊严”密不可分,毕飞宇曾说:“在我的心 |
文本互涉:经典文学教本阅读对话策略分析
随着现代教学步入网络多媒体时代,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文本的兴趣和能力逐渐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构建流行与经典、人本与发展相融合的文本阅读空间,日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心。注重阅读者与文本对话,是随着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而深入展开的。在米伊尔·巴赫金提出“文本的互动理解”,即 |
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目的在于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免除神灵的责罚,神具备了超人的力量,成为人的主宰,因此,这时的祭祀是人们祈祷乃至报答神灵的重要意识。然而,孔子的祭祀观却与之不同,更多的是表达对往生者,特别是祖先的恭敬,身怀哀痛,缅怀故人。在孔子的祭祀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