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协同推进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实施“4+6”“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

作者:李亚东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日期:2021-12-13人气:2028

如何有效贯彻“课程思政”和“心理育人”理念,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新形势下高校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坚持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积极拓展了“3+2+X”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的广度,积极探索和构建了“主题层、内容层、理论层、问题解决层、协调发展层、核心价值观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建立了更有效的“培养四种核心发展要素”+“六位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的“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

一、强化多元互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3+2+X”教学体系广度

为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高校应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形成“理论教学+体验教学+行动参与”多元教学模式,通过叙事心理疗法、音乐疗法、沙盘心理分析等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借助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参与互动的形式,启动学生的积极体验,达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和谐统一,推动“德育”和“心育”有机结合。深化教学体系研究,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时空、全覆盖式的“3+2+X”的心理教育教学体系,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健康宣教微课堂、团体心理辅导课3个主题课+线上线下课程+实践体验课程,通过强化多元互动,拓展教育教学体系的广度。

二、协同推进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实施“4+6”“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培育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助与互助素养,增强合作解决意识,增强个人发展规划能力四种核心发展要素,积极探索和构建“主题层、内容层、理论层、问题解决层、协调发展层、核心价值观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建立更有效的“培养四种核心发展要素”+“六位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的“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

(一)注重培育四种核心发展要素,为“4+6”“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实施明确目标和方向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载体,提高育人品质,坚持学生活动课程化、学校课程学生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发挥课堂育人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与终身的成长。

提升学生自助成长素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生自助成长为指引,坚持心理育人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加强合作解决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提高个人发展规划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对自身(兴趣、学习特点、价值观等)和外在环境的了解,确立提升方向、学习目标,确定教育学习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二)探索六位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为“4+6”“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运转指明重点内容

为有效推动“德育”和“心育”有机结合,应积极探索和构建“主题层、内容层、理论层、问题解决层、协调发展层、核心价值观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

明确课程重点涵盖的主题。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德育功能圈要明确课程涵盖的主题,应重点涵盖入学适应性教育、压力与情绪调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有效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将叙事心理疗法、ABC理论、自我意识、沙盘心理分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注重植入心理体验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入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缓解他们的压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协同发展发力。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在开展各项思政教育活动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合与渗透进去,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得大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高校思政工作要求,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育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方面面,坚持与课堂教育紧密结合,有计划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激活课堂内外的协同协作,为“4+6”“德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模式提供联动保障机制

(一)打造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助人自助全方位心理教育服务模式

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布局,促进校内外各种实践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利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鼓励师生走进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系列活动,与妇联、社区、学校合作共建,共同开展家庭教育入社区进社会等讲座活动,对未成年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助人自助全方位心理教育服务模式。

(二)激活协同协作、同向同行的全员心理育人合力队伍活力

构建校内外的心理专家顾问、学生家长和校内的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学生等心理育人实施者队伍,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激活课堂内外、校内外、同向同行的全员心理育人合力队伍活力。

(三)探索“适应——发掘——拓展——成长”学生成长机制,贯穿课堂内外的学生成长全过程

创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培养”等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项目,实施“学生心理品质优化计划”等,使心理育人工作贯穿于课堂内外,贯穿学生入学、成长、毕业发展全过程。探索“适应——发掘——拓展——成长”学生成长机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于学生的学业、生活和成长等方方面面,服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四、结语

开展“德心共育”的心理课程育人模式,是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重要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和尝试。探索与构建“德心共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新模式,坚持“德心共育”的基本思路,以课程育人为载体,以学生自助和互助为指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为目标,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有机结合,提升育人质量。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